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交大经济学原理案例作业

北交大经济学原理案例作业

北交大经济学原理案例作业————————————————————————————————作者:————————————————————————————————日期:ﻩ课程名称:经济学原理题目:中美移动通信业务价格差异分析课程编号:学生姓名:学号:授课对象:2013级经管本科生任课教师:授课学期:2013 2014学年第二学期2014年6月【摘要】在不久前网上发表的文章《一毛7分打到美国Skype要革谁的命?》中,提到了用Skype打国际长途只需要0.17元/分钟,而在国内往美国打电话的话,每分要8元人民币。

正是这种资费上的巨大差异,让Skype的优势尽显。

同时,这样的对比也体现出了具有垄断性质的国内电信业暴利的存在。

那么是很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差异呢?有没有什么措施可以改进我国的通讯费用问题呢?我们从中国的电信市场情况和美国电信的发展过程中的差异进行比较来看待这些问题。

【关键词】通讯价格寡头垄断美国通讯发展历史【目录】目录1.1背景介绍 (4)1.2中美电信费用差异原因分析 (5)1.2.1中国电信行业分析 (5)1.2.2美国通讯业发展历史中的答案 (7)1.3 对中国电信行业改革的建议 (9)1.1背景介绍通讯费用:电话费是美国100倍中国的电话费也是全球最高的几个国家之一。

在国内打到美国去,如果你使用的是座机或者是国内的开通全球通之类的业务的,最起码每分钟要8元以上。

比较便宜的方式是买一张IP电话卡,打到美国是2.4元每分钟加上市话话费。

而在美国,往国内打电话如果硬要是论每分钟多少钱是几乎无法计量的,因为往往数值小于一美分。

比较常见的价格是10元人民币1000分钟。

经过简单计算,我们得知中国的电话费竟然相当于美国的100 倍。

发达国家互联网使用价格不到其收入水平的1%,而我国的比例超过10%,是发达国家的10倍。

我国网民平均每月实际花费的上网费用为83.5元。

如果按绝对的货币价格计算,美国人只要以中国人1/12.88的价格就能买回相同的信息量。

1.2中美电信费用差异原因分析1.2.1中国电信行业分析中国的通信行业是由国有企业为主导的,根据竞争性程度的高低,属于寡头垄断市场。

在这种市场上,决定市场价格和供应的是厂商之间的相互影响。

由于弯曲的需求曲线模型自身的缺陷(价格的刚性与事实不符)和主导厂商模型不符合实际情况。

联系中国实际情况,这里,使用博弈论的方法对中国的通信行业进行分析。

所谓博弈,就是考虑到其他人的行动和反映情况下的策略决策。

所有博弈都有以下的共同特征:(1)规则:指对参与者如何博弈所做出的具体规定。

(2)策略:指每个参与者所有可能的行动。

(3)收益:指博弈后的参与者的获利(或损失)。

(4)结果:对所有参与者的每一种可能的行动组合。

博弈存在纳什平衡(又称为非合作赛局平衡)(John Forbes Nash,1950),其严格定义为:在博弈G={S1,S2,…,Sn;u1,u2,…,un},策略s*= (s1*,…,si-1*, si*,si+1*,…,sn*)满足条件:对每一个参与者i,都有对所有的si∈Si,ui(s1*,…,si-1*, si,si+1*,…,sn*) ≤ ui(s1*,…,si-1*, si*,si+1*,…,s n*) 成立,则称s*为该博弈的一个纳什均衡。

这里用一经典案例说明:囚徒困境是一个非零和博弈。

大意是:一个案子的两个嫌疑犯被分开审讯,警官分别告诉两个囚犯,如果你招供,而对方不招供,则你将被立即释放,而对方将被判刑十年;如果两人均招供,将均被判刑两年。

如果两人均不招供,将最有利,只被判刑半年。

于是,两人同时陷入招供还是不招供的两难处境。

但两人无法沟通,于是从各自的利益角度出发,都依据各自的理性而选择了招供, 这种情况就称为纳什均衡点。

这时,个体的理性利益选择是与整体的理性利益选择不一致的。

详见下表。

囚犯甲招供不招供囚犯乙招供各判刑两年甲判刑十年,乙立即释放不招供甲立即释放,乙判刑十年各判刑半年基于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的前提假设,两个囚犯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是坦白招供,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不招供从而均被判刑半年就不会出现。

事实上,这样两人都选择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两年的结局被称作是“纳什均衡”(也叫非合作均衡),换言之,在此情况下,无一参与者可以“独自行动”(即单方面改变决定)而增加收获。

囚徒困境说明当参与者按自身最优方法行动却不会带来整体最优结果,是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一种冲突。

这时,我们可以假设中国电讯行业中只有两个企业,这两家企业达成了价格合作合同。

假设都守约则都得到5亿元的经济利润,一方违约则违约方获7亿元经济利润,而守约方出现1亿元亏损。

双方违约则双方经济利润为零。

这时会得到类似上表的一个收益矩阵。

企业甲守约违约企业乙守约(5,5)(7,-1) 违约(-1,7) (0,0)与上述囚徒博弈类似寡头垄断市场上对于一次博弈,双方的占优策略是违约。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利润会降至0,价格同竞争市场上一致。

这与事实并不相符。

这是因为我们仅仅考虑了单次博弈的结果。

现实中运营商之间的博弈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重复博弈。

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探索了经典囚徒困境情景的一个扩展,并把它称作“重复的囚徒困境”(IPD)。

在这个博弈中,参与者必须反复地选择他们彼此相关的策略,并且记住他们以前的对抗。

阿克塞尔罗德邀请全世界的学术同行来设计计算机策略,并在一个重复囚徒困境竞赛中互相竞争。

参赛的程序的差异广泛地存在于这些方面:算法的复杂性、最初的对抗、宽恕的能力等等。

阿克塞尔罗德发现,当这些对抗被每个选择不同策略的参与者一再重复了很长时间之后,从利己的角度来判断,最终“贪婪”策略趋向于减少,而比较“利他”策略更多地被采用。

他用这个博弈来说明,通过自然选择,一种利他行为的机制可能从最初纯粹的自私机制进化而来。

这一机制也被称为惩罚机制。

最佳惩罚机制被认为是“以牙还牙”,这是阿纳托尔·拉波波特(Anatol Rapoport)开发并运用到锦标赛中的方法。

它是所有参赛程序中最简单的,只包含了四行BASIC语言,并且赢得了比赛。

这个策略只不过是在重复博弈的开头合作,然后,采取你的对手前一回合的策略。

更好些的策略是“宽恕地以牙还牙”。

当你的对手背叛,在下一回合中你无论如何要以小概率(大约是1%-5%)时而合作一下。

这是考虑到偶尔要从循环背叛的受骗中复原。

当错误传达被引入博弈时,“宽恕地以牙还牙”是最佳的。

这意味着有时你的动作被错误地传达给你的对手:你合作但是你的对手听说你背叛了。

尽管以牙还牙始终被认为是最可靠的基本策略,但是在重复囚徒困境的20周年纪念赛中,来自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一个小组(由尼古拉斯·詹宁斯(Nicholas Jennings)领导,包括了拉蒂普·达什(Rajdeep Dash)、萨瓦帕里·拉姆琼(Sarvapali Ramchurn)、亚历克斯·罗杰斯(Alex Rogers)斯和皮鲁克里士南·维特林根(Perukrishnen Vytelingum))介绍了一个新的策略,这个策略证明了它比以牙还牙更成功。

这个策略依赖于程序之间的合作,为单一程序中获得了最高的点数。

南安普敦大学提交了60个程序参与竞赛,这些程序的开头被设计成通过一组5到10个的动作去彼此识别。

一旦这些识别被作出,一个程序将总是合作,其他程序则总是背叛,保证背叛者得到最大的点数。

如果程序识别出它在操作一个非南安普敦参与者,这程序将持续地背叛,企图去最小化竞争程序的得分。

结果,这个策略以获得前3位结束了竞赛,也得到了大量接近底部的位置。

虽然这个策略显著地证明了比以牙还牙有效,但是在一方只能控制单一参与者的竞赛中,以牙还牙确实是更好的策略。

(2004年度囚徒困境锦标赛结果显示高波·拉姆琼的南安普敦大学策略位于前3名,尽管与GRIM策略相比,有较少的胜利和更多的失败。

(注意,在囚徒困境锦标赛中,博弈的目标不是“赢得”比赛——通过经常背叛,这很容易就能达到。

)同样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在软件策略(由南安普敦大学的小组开发)之间没有隐含结论,以牙还牙也不总是任何既定竞赛的绝对赢家。

说得更确切些,它在一系列竞赛中的最终结果胜过它的对手。

(在任何项目中,给定的策略能稍微比以牙还牙更适应竞赛,但是以牙还牙更稳固)。

这同样适用于附加宽恕变量的以牙还牙和其他最佳策略:在任何一天,它们可能无法“赢得”一个对抗策略的特别组合。

)不过现实生活中的博弈虽然是重复的,但确是有限重复博弈。

即重复囚徒困境将被精确地重复N次,已知N是一个常数,那么会产生另一个有趣的事实。

纳什均衡就是每次都背叛。

这很容易用归纳法证明。

你也可以在最后的回合背叛,既然你的对手将没有机会惩罚你。

因此,你们都将在最后的回合背叛。

这时,你可以在倒数第二回合中背叛,既然最后一回无论你做什么,你的对手都将背叛。

依此类推,最终博弈各方还是无法走出囚徒困境。

但是由于实际中N是不确定的。

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双方违约的情况,这也可以解释有时中央下达一些改革和调整的命令后(使N突然成为定值),通信资费会出现变化。

1.2.2美国通讯业发展历史中的答案而美国的通讯行业则可以通过对它的发展历史进行分析。

美国通信管制机构产生和构成充分反映了美国政策和文化理念。

从反映规制思路的基本文件来看,伴随着电信技术的进步和电信市场的扩张所带来的电信行业垄断属性的弱化,美国电信规制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AT&T垄断电信市场时期由于电信业固定资产投资巨大,电信运营具有巨大的网络外部性和规模效应,因而电信行业被认为是典型的自然垄断行业。

1984年以前,世界各国的电信业都采取垄断和垂直一体化结构,通常的做法是授权某家企业垄断电信业的全部生产或服务,由政府规制来维持这家企业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或者以国有企业的形式提供电信服务。

美国采取前一种方式。

美国电信行业的监管由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负责,各州的公益事业委员会(PUCs)负责管理州内通信业务,各规制机构主要通过进入规制和价格规制对电信业进行管理。

FCC是一个地位独立、权利集中的管制机构,独立于政府。

只对议会负责。

其核心管理层来自不同领域,由议会任命。

AT&T在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规制之下,独家垄断了美国电信市场近70年。

2.分拆AT&T,长话市场竞争、市话市场垄断的时期20世纪70年代AT&T拥有大约80%的本地电话网,人们认为AT&T使用了它的本地电话网作为瓶颈资源帮助其在长途业务领域与其他对手竞争。

司法部认为FCC难以阻止AT&T 向其他竞争者收取过多的市话接入费用或提供低质量的接入服务以及通过交叉补贴进行竞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