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节_工业的区位选择.ppt
第一节_工业的区位选择.ppt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 啤酒厂、家具厂、印
运输或运输产品成 刷厂、面包厂、石油
本较高
冶炼厂、玻璃厂等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炼铝厂、冶金工业
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廉价劳动力
需要投入大量廉价 劳动力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 包带、制伞、制鞋
技术指向型工业 技术
技术要求高
集成电路、卫星、飞 机、精密仪表
从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和技术等因素考 虑,选出影响下列工业部门的区位主导因素 (在表中用“∨”表示)
优势发展地区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者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
市场导向型工业
五种不同导向型工业
3.动力导向型工业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接近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通电
2Al2O3
4Al+3O2
一个年产10万 吨精铝的炼铝 厂,就需要有 20万~40万 千瓦的发电厂 相配合。
冶金(炼铝或炼铜厂)、化学等重工业、电镀厂
(3)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D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 D.中、西部地区
读三类工业产品成本构成示意图,完成: (1)甲类工业的工资投入较高的
主要原因应是 C
A.劳动力投入数量大 B.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C.技术人员工资水平高 D.产品更新的速度慢 (2)下列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
ks5u精品课件
什么是工业生产?
投
轻工业
入
(产品用于生活)
什
么
产出 什么?
?
重工业
(产品用于生产)
工业生产是指在工厂里,劳动力(工人、技术 人员)等利用动力(燃料、电力)和机械设备,
将原材料制成产品。
探究:分析工业的投入——产出关系,请回答:在 发展钢铁工业时,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分析工业的投入——产出关系,请回答:在发展钢 铁工业时,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 B)
读四种工业布局模式图,其中正确的判断是 A
A.①——啤酒厂 B.②——服装厂 C.③——电子厂 D.④——精密仪表厂
①
②
③
④
读下面炼铝厂、制糖厂、电子装配厂和啤酒厂四种
工业区位模式图,判断哪一组说法是正确的?( D )
A.①是炼铝厂,②是制糖厂,③是电子装配厂,④啤酒厂 B.①是啤酒厂,②是电子装配厂,③是制糖厂,④是炼铝厂 C.①是制糖厂,②是电子装配厂,③是制糖厂,④是啤酒厂 D.①是啤酒厂,②是炼铝厂,③是制糖厂,④是电子装配厂
10.00 8.00 8.00 7.00
下表是四个地区建厂的优势比较(点数越多, 优势越明显),回答1~2题。
1. 某高科技公司若建一子公司,上述四地最有可能选择 ( B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影响甲地工业发展最不利的区位因素可能是
A. 劳动力素质低
B.
( A)
C. 距市场远
D. 劳动力缺乏
优势发展地区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制糖业1吨糖需要甘蔗量约为7.5吨 ; 甜菜制糖业生产1吨糖需要8吨甜菜。 原料导向型工业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者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
五种不同导向型工业
2.市场导向型工业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 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如 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石 油加工厂、食品厂、玻璃厂、 汽车制造厂、造船厂等
技术指向型工业 技术
技术要求高
集成电路、卫星、飞 机、精密仪表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原料和动力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
交通和科技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2、环境质量对工业区位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3、国家 政策
巩固国防需要 20世纪50年代——国防需要多在内陆建厂
缩小地区差距 20世纪80年代在西部建立纺织中心 解决就业问题 20世纪末——西部大开发 改革开放政策 20世纪80年代东南沿海迅速发展
科技进步降低了原料导向型工业对原料、动力的依赖,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3.科技进步使哪些工业区位因素发生变化?补充完成下图空白处的内容。
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
交通改善和运力提高
对原料动力的依赖减弱, 缩短原料生产地和消费地 的距离,区位选择更灵活。
科技进步
市场需求 的变化
机械化和自动化提高 对信息依赖程度提高
下图表示工业区位选择的4种模式,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各因 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的强弱.
工厂区位选择与图示相符的是(
)
A (1)生物制药 (2)食品罐头厂 (3)电脑装配厂 (4) 玻璃厂
B (1)彩印厂 (2)造船厂
(3) 纺织厂 (4)皮革厂
C (1)水泥厂 (2) 造纸厂 (3) 家具厂 (4)烤烟厂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什么是工业?
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 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服装业 钢铁厂
冶炼工业
煤炭开采业、石油开采业
纺织业
采煤工业
生 产
采掘工业
水电工业
对 象
加工工业
钢铁工业 机械工业
产 品
重工业
生产资料
钢铁工业 机械工业
性 质
轻工业 生活资料 食品工业
服装工业
上海宝钢、 日本沿太平洋工业区
工业区位的选择 ——环境
阅读材料 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 际交往城市。为了适应城市要求,北京首都 钢铁厂要拆迁到河北省唐山市。按照循环经 济理念,新首钢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的、生态环保型、循环经济型、产品高档型、 工艺装备先进型的工厂。
引起首钢拆迁的直接原因是( B )
优势发展地区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导弹与航 天公司
英特尔 公司
半导体 公司
技 术 导 向 型 工 业
文 高等院校 E 高科技企业
工业指 向类型 原料指向型工业
市场指向型工业 动力指向型工业
主导 因素 原料产地
市场 动力
工业生产特点
举例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 运输,或运输原料 成本较高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 厂、水果罐头厂
D (1)啤酒厂 (2)炼铝厂
(3)缫丝厂
(4度的示意 图”,图中数字代表水产品加工工业的是(D )
A.①
B.②
C.③
D.④
劳动力
③
原料
④
②
市场
①
能源
下图表示某些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仅考虑 原料、能源、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判断图
中①②③代表的工业部门分别可能是( D)
读“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力模式图”,图中各点与 中心距离的长短表示各区位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 与图示区位条件相匹配的工厂是(A )
A.①——有色金属冶炼厂 B.②——计算机装配厂 C.③——甘蔗榨糖厂 D.④——采矿厂
阅读某企业区位成本比较表,完成1~3题。
1.该企业属于( A )
A.市场导向型
B.劳动力导向型
要求相符合的是 D
A.包头建棉纺织厂 B.上海建石油化工厂 C.大亚湾建核电厂 D.黑龙江建制糖厂
(3)正由以丙类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向以甲类工业为主的工业
结构转化的地区是 B
A.“硅谷”地区 B.沪宁杭地区C.辽中南地区 D.四川盆地
工业指 向类型 原料指向型工业
市场指向型工业 动力指向型工业
主导 因素 原料产地
A转移污染
B减轻北京市污染
C接近原料产地 D降低成本
工业区位的选择 ——环境 化工厂—炼油厂
水泥厂
印染厂
酿造厂提醒:对环污境染十分敏感污的染一些高技术造产纸品厂及
发 钢食如电 铁生品厂 厂企产业芯,片以、优胶空质卷气固环的体境工废为厂弃区,水位蛋源选糕择房的、主糖导果电皮因厂镀革素。厂厂。
市场 动力
工业生产特点
举例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 运输,或运输原料 成本较高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 厂、水果罐头厂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 啤酒厂、家具厂、印
运输或运输产品成 刷厂、面包厂、石油
本较高
冶炼厂等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炼铝厂、冶金工业
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廉价劳动力
需要投入大量廉价 劳动力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 包带、制伞、制鞋
C.原料导向型
D.动力导向型
2.该企业可能是( B )
A.炼铝厂 B.食品 C.电子厂 D.汽车厂
3.该企业从成本角度考虑在①、②、③、④地点中
最佳的区位是( D )
A.①
B.②
C.③
D.④
选点 工资
燃料费
原料费
成品运输费
①
6.00
3.00
②
6.00
3.50
③
4.00
3.00
④
4.50
3.00
9.00 7.00 6.00 5.00
长江 上海、江苏、浙江等
(1)宝钢和鞍钢规模差不多,但在职职工仅2万,鞍 钢却有50万,这说明其生产过程对劳动力__数_量___的投 入越来越少,而对劳动力___素__质__的投入逐步增加。 (2)鞍钢和宝钢两个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 )
A 原料 燃料;交通 市场 B 劳力 市场;资金 技术 C 环境 交通;交通 原料 D 技术 环境;环境 市场
(3)从“鞍钢”到“宝钢”说明A(D )
A 钢铁工业的区位选择是发展变化的 B 同一类型企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相同的 C 不同类型企业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 D 相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主导因素不同
宝钢接近市场、港口 (市场导向型)
鞍钢接近原料、动力 (原料导向型)
1.宝钢和鞍钢在区位选择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2.大型钢铁企业转向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科技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