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2018年地理学科考试说明(定稿)一、命题围与原则(一)命题围以人民教育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地理》上下册、八年级《地理》上下册(共四册书)为基准。
重视地理教材中“活动”容的掌握。
适度考查最基本的乡土地理知识。
(二)命题原则1.以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参考。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是命题的唯一依据,而教材作为核心的课程资源,其容是命题的重要参考。
初中学业考试地理学科的容要素、能力要素及其考核标准的确定,都必须遵循课程标准。
坚决不准超出国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2.要注重初高中教学的衔接,但不准超出国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可以在试题的情境化设计、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灵活性、问题解决等方面多加考虑。
(1)试题命制不仅要兼顾考试的目的要求,还要兼顾初中地理教材的容体系,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学科价值,及初中学生的身心特征。
(2)要兼顾初中学段本学科素养形成情况的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的选拔考试相结合,但必须是在不超出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的前提下。
(3)试题容不必受教材容的制约,但必须体现学生学习教材容后所形成的学以致用能力的考查。
(4)要特别重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识、地理视野等方面的综合思维能力。
(5)要重视课程标准上“活动建议”的要求和地理教材中“活动”板块的容。
3.充分体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侧重考查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
注重考查对形成学生学科素养及有利于其后续学习的知识与能力。
努力避免考查对一堆琐碎知识的简单记忆,杜绝不用理解而单纯凭死记硬背就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现象出现。
4.试题设计要特别注重区域性、综合性,要体现地理知识的部联系和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并做到试题文字叙述简练、准确、严密。
注重考查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善于寻找规律、解释原因、展示解决问题的思路。
5.试题设计还要注重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尊重学生生活经验。
在引领学生学习地理基础知识和提高学科能力的同时,注重对身边地理和生活中地理的考查。
贴近生活,关注热点,引导学生体会地理学习的价值,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6.突出地理学科特点,保证地理试题的地理性。
以利于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利于促进学生改进学习,利于学生正确的地理思想和地理观念的形成,利于检测学生真实的学业水平,利于引导义务教育地理学科提高教学质量。
二、主要考查容与说明(一)考查容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考点1.地球和地球仪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3.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
掌握的地图:七年级上册“地球的大小”图;“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图;“经纬网”图。
必练的活动题:七年级上册P6、P8、P10活动题。
【附注说明】以上1、2、3点,是初高中教学的重要衔接点。
考点2.地球的运动1.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方向、地理意义。
2.记住回归线和极圈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围,能在地图上判读地球上五带的位置。
掌握的地图:七年级上册“地球公转示意”图;“地球上的五带”图。
了解的地图:七年级上册“昼和夜”图。
必练的活动题:七年级上册P15活动题(2和3)。
【附注说明】以上1、2点,是初高中教学的重要衔接点。
考点3.地图的阅读1.了解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
2.会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
3.会用地图上的比例尺计算图上两点间的实地距离。
掌握的地图:七年级上册“一些常用图例”图(洲界、国界、铁路、沙漠、长城、居民点、山峰等)。
必练的活动题:七年级上册P22活动题(第1题)。
【附注说明】以上1、2、3点,是初高中教学的重要衔接点。
考点4.地形图的判读1.能够区分海拔和相对高度,并会计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2.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掌握的地图:七年级上册“等高线示意”图,“等高线地形图上山体不同部位”图。
了解的地图:七年级上册“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重在了解五种主要地形类型的特征)。
必练的活动题:七年级上册P26、P28活动题。
【附注说明】以上1、2点,是初高中教学的重要衔接点。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考点5.陆地和海洋1.记住海陆面积比例(71%、29%)2.掌握七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知道之间的主要分界线;知道面积最大的洲和面积最小的洲;知道面积最大的洋和面积最小的洋。
3.说出世界著名山系,火山地震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综合掌握)掌握的地图:七年级上册“和大洋的分布”图;“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图;“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七年级上册“红海、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位置示意”图。
了解的地图:“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及主要山系的分布”图。
必练的活动题:七年级上册P35、P37—38、P40、P43—44。
【附注说明】和大洋的分布及之间的主要分界线,火山地震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是初高中教学的重要衔接点。
考点6.天气与气候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认识几种常用的天气符号。
知道空气质量指数的含义,并知道其与空气质量级别数的大小、空气质量状况之间的关系。
能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知道卫星云图上绿色、蓝色、白色分别代表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
3.理解气温日变化、气温年变化、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等概念。
4.掌握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5.掌握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6.知道气温垂直递减率并会计算气温的垂直变化。
7.会判读本节教材容中所涉及的气候直方图。
(综合掌握)8.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人为因素等。
(注:洋流因素初中教材未提及,故不作为考试要求。
)掌握的地图:七年级上册“常用的天气符号”图。
了解的地图:七年级上册“电视天气预报”图(重点是图左侧的绿底黑印的图文);“卫星云图”(重点是图左侧的绿底黑印的文字);“日平均气温”图;“气温日变化”图;“气温年变化”图。
必练的活动题:七年级上册P47-48、P50(第2题)、P52、P54-55、P56-57、P59-60、P61、P63、P65、P66-67、P68。
【附注说明】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气温日变化、气温年变化、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等概念,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气温垂直递减率的计算,气候直方图的判读,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初高中教学的重要衔接点。
考点7.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1.能够运用地图、资料、漫画,分析世界人口的增长状况和分布特点。
2.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会辩证分析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产生人口问题。
3.知道世界人种分类,了解世界人种分布概况。
4.知道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使用围最广的语言和信仰人数最多的。
5.知道世界三大,并识别三大建筑。
简单了解三大各自的最主要分布地区。
6.了解聚落与环境的关系;知道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7.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划分依据;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8.了解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掌握的地图:七年级上册“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上三个主要人种”图(重点是释图文字关于人种特点的说明);“世界人种的分布”图;“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示意”图;“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图。
了解的地图:“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图。
必练的活动题:七年级上册P71—72、P73、P76、P79、P80、P83、P91、P93活动题。
【附注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的辩证分析,聚落与环境的关系,是初高中教学的重要衔接点。
考点8.我们生活的——亚洲1.知道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
2.掌握亚洲的地形、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3.知道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掌握的地图:七年级下册“亚洲的围”图;“亚洲的地形”图;“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亚洲的气候类型”图。
了解的地图:七年级下册“亚洲地理分区”图;“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图(重点是释图文字)。
必练的活动题:七年级下册P5、P8—9、P12活动题。
【附注说明】亚洲的地形、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是初高中教学的重要衔接点。
考点9.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1.日本(1)能够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了解日本的工业分布及原因。
(综合掌握)(2)知道日本文化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2.东南亚(1)知道东南亚“十字路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知道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2)了解中南半岛的主要国家和城市分布;了解马来群岛的主要岛屿分布(能在图中找出马来群岛中的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及菲律宾群岛)。
3.印度(1)知道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2)了解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印度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4.俄罗斯(1)知道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资源丰富、地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
(2)掌握俄罗斯的海陆位置。
能在图上找出俄罗斯四形区及其分界线。
(3)能在图上找出大高加索山脉、伏尔加河,以及俄罗斯周边的大洋、海、海峡、湖泊。
(综合掌握)掌握的地图:七年级下册“日本的地形”图;“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图;“东南亚的地形”图;“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图;“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城市主要掌握各国的首都);“印度的地形”图;“南亚每年1月、7月盛行风向”图;”“俄罗斯的地形”图;“俄罗斯铁路、管道和城市的分布”图[能在图上找出莫斯科、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等主要城市,找出西伯利亚大铁路]。
了解的地图:七年级下册“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的来源”图;“日本主要工业产品的输出”图;“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东南亚的旅游景点举例”图;“印度水稻和小麦的分布图(与P35活动题结合起来了解);“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图(了解四个工业区的位置。
知道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是其工业最发达地区,圣彼得堡工业区是其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地区)。
必练的活动题:七年级下册P16、P18-19、P23、P27、P32-33、P35、P36、P38、P42活动题。
【附注说明】印度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是初高中教学的重要衔接点。
考点10.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1.中东地区(1)知道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生产的石油主要运往东亚、西欧(欧洲西部)、北美洲。
(2)知道中东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知道中东水资源匮乏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