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教研总结

语文教研总结

思茅第五小学2014——2015学年下学期语文校本教研
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要点为依据,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教育创新为主线,以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为突破口,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坚持教管教研一齐抓,充分发挥教科研在教育改革中的灵魂作用,教学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课程改革迈出一个新的步伐,教学研究工作开创一个新的局面。

二、主要工作
(一)、认真学习理论,更新了教育观念
作为学校最大的学科组——语文教研组,我们深深地感到应该始终站在课程改革浪潮的前头,为学校的语文教学,为推动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发挥我们的智慧和才能。

开学初,每组老师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了解了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开展了新课程理论下的课堂教学标准讨论。

通过加强对新大纲、新教材、新教法的研究,引导教师转变思想,探索“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尊重、民主、平等、合作”为特点的新型师生关系,确保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同时,引导教师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开阔眼界,及时了解最新教育思想和先进教育教学理论,与新思想接轨,与先进同行,确保教学研究的前瞻性。

之后又通过个人自学、组内交流等多种方式来学习新课程,把握新课程,以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

学无止境,为自己能更好地为教育服务,展现教师的人生价值,我们常常教导自己和教师要有
终身学习的观念,平时多读书看报,有机会多学习取经,鼓励教师多写心得体会、教学所见所感、教育教学论文,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

(二)、加强教师业务培训
积极参加星期二教研活动,周五下午教师政治业务学习。

组织老师在学校进行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研讨活动,推动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研究风气的形成,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新课程实施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组织各教研组进行教研活动,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注重实效。

为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抓好、抓细、抓实教研活动,从小处着手,确定每次教研活动解决的重点,不怕问题小,就怕没实效,切实注重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每次教研活动,相应教师都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动、以求得共同进步。

一期来,我校教师做到了人人上研究课,参与率达100%。

在学期中,为了让每位老师能更好的学习、实践新课程理念,老师们积极参加业务学习和学校开展的听课、评课活动,本学期人均听课在18节以上。

(三)、狠抓教学常规、教学过程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坚持推门听课。

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坚持推门听课活动。

通过听课,全面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的水平,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及时诊断,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2、坚持教学月检查制度。

我们采取“三查”的形式,即:教研组长检查、教导处督查、校长抽查。

检查结束后,学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和教师面对面的总结成绩、指出问题,对于存在的问题督促教师整改。

3、组织教学检测,每次检测结束后,学校要求教师写好单元检测分析,对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教学改革意见。

认真抓好期中、期末教学常规检查,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培优补差和质量测试等工作采取跟踪检查制度,找出薄弱环节,
及时反馈,及时督促改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4、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狠抓有效课堂教学。

继续实行“每人每期一节”公开课的教研活动.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是教学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不仅为教师们才能的施展提供了一个自我挑战的舞台,更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实践基地。

在这样的活动背景之下,每组每位语文老师认真备课,尽量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出本班学生特点,备出新意。

平时,老师们经常讨论,共享教学资源并不断完善教学设计。

为了上好每一堂课,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寻求知识,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开学前夕,各组每位老师熟悉本册教材并进行细致地梳理,明确了本册的教学重难点。

为此我们提倡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相关教育刊物上的教学实例,认真总结每堂课的得与失,及时撰写课后反思,并在校教研活动中积极承担教研课。

5、加强集体备课,注重实效,不走形式。

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重点、难点,有效教法,结合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机动地运用集体智慧,同时抓好教师个人的二次备课。

每位教师都能做到集体备课与独立备课相结合,明确教材的重、难点及目标要求,积极参与有效教学方法的探讨,明确教学思路。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如果能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扬长避短,我们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

但由于种种原因,以往集体备课常常流于形式。

本学期我们认真落实教导处有关规定,严格纪律要求,改进组织方式,在备课组内实行定课题、定时间、定主讲人、全体参加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集体备课的质量。

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力求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特别是在备教学目标,备学生练习,备教学方法时能集思广益,取长取短,同时通过集体备课,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情况,针对教材的特点,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

6、认真抓好毕业班教学工作。

一学期来,毕业班的任课老师能以夯实双基,促进全面发展,提高学业考试优生率为目标,做了大量工作。

教师能做到精心备课和精讲精练,并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意指导学生学法。

讲评习题能及时解决学生暴露的问题,答疑能让学生学会自己去进一步思考,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

校通过对毕业班学生的养成教育,促进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学校树立正确人才观、质量观,在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的同时,抓好教学质量。

毕业班工作重点通过培优补差,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继续开展校内听课、评课及教学诊断活动
认真积极地开展校内听课活动,促进教师集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校搞好教研工作的传统。

近年来,随着学校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我们语文教研组的教师也逐渐扩大。

如何使不同的教师在教研组这个集体中共同成长呢?我们的做法是:扎实开展如集体备课、专题研讨、公开课、教学诊断、优质论文交流等多项活动。

其中公开课是大家相互取长补短的很好途径。

每次活动,我们都认真抓好以下环节:集体备课,组织听课,评课、诊断、总结。

本学期教研组继续推行和完善“公开课,人人上,人人评”的教研常规活动。

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

每组教师都上研讨课和示范课,还精心组织了“同课异构”的研究,一年级王仙娥、苏琼芝、张洁三位老师共同上了《四个太阳》,二年级丁家正、吴学会三位老师共同上了《画风》,三年级左天玉、李天华、李云辉三位老师共同上了《他是我的朋友》,四年级字晓燕、周继芳、李映红三位老师共同上了《生命、生命》,五年级吴梅芬、沈丽英、杨丽三位老师共同上了《晏子使楚》,六年级鲁德钦、刘向兵、王学莲三位老师共同上了《和田的维吾人》,组内老师都进行了
广泛而深入地研讨,并进行主题式评课。

这样的评课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可探究性,老师们不得不潜心钻研教材、认真听课、深入思考,直面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每位教师针对研训主题,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认真撰写学习心得、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案例,参加了校听课周活动后,及时评课反思,在积极有效的实践探索中共同成长。

三位老师上出了自己的风格,上出了自己的水平。

每组选派一人上展示课,姚建萍老师上了《识字七》,罗惠玲老师上了《蜜蜂引路》,佟雪峰老师上了《太阳》,张会老师上了《乡下人家》,李元杰老师上了《丰碑》。

听完课,各组老师能结合教者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在教研组内进行评点、分析,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水平上有新的提高。

对于不足之处,大家都能虚心接受并能认真改进,这样就有效地促进了每个教师自身的教学工作,让每个人都能吸收他人长处,弥补己身之不足。

龚文秀老师还上一节一师一优课录像课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

认真抓好教师培训工作。

树立“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坚持培训工作的全员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全员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

本学期,我们先后老师到二小学习。

同时我们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狠抓校本培训工作。

其方法是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来要作学习汇报、上示范课,另外,我们还通过远程教育对教师进行培训,减少了培训的经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⑴、我们教师们的听课及评课的基本功仍有待于进步,对于听课的方向、听课前准备以及听课时所要观察的要领(即:听什么?看什么?想什么?)这三个问题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再者我们评课仍较停留在点上,未能从全面的进行综合分析评课。

(2)、我们的理论水平仍存在着欠缺,在下学期我们将更一步鼓
励教师多多地阅读教育刊物,多写写教学反思以进一步提高理论的素质,以理论来指导、武装我们的实践。

(3)虽然我们的教师都在参与学习,但少部分教师的学习还只是放在表面的学习上,并未对学习进行深入的反思和应用,未能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

在今后的学习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探索和吸收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管理水平,从认识上提高,让教师真正把学习落到实处。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短短的12个字充分概括了我们教学教研的方向与精髓,唯有我们在这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勇于开拓,才能在课程改革的瞧石上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
2015年7月25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