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中编简答题第一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产生的背景因素。
答:1、社会政治因素:浪漫主义文学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9世纪初欧洲民主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的产物;2、哲学思想因素: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夸大主观作用,强天才和灵感,宣扬“自我”高于一切的宗教神秘主义;3、文学自身渊源:18世纪英国的感伤主义,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和法国卢俊的创作,都有重感情,要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特点。
2、简析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
答:1、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抒情性;2、着力描写和歌颂大自然;3、重视民间文学;4、艺术上爱用夸张、对比手法,描写曲折离奇的情节、奇幻神秘的环境、激动人心的场面和独特非凡的人物,渲染神话色彩和异国情调,以追求强烈奇特的艺术效果。
3、简析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所表现的“对大自然的爱”。
答: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是浪漫主义的一大特色。
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想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想的美好。
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是浪漫主义运动的形成时期,出现了以“湖畔派”为代表的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
第二阶段:代表诗人雪莱和拜伦。
4、何谓拜伦式英雄?答:1、批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在《东方叙事诗》等作品中塑造的一类人物形象。
他们高傲倔强,既不满现实,要求奋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时又显得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
2、这类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具有矛盾性:一方面,他们热爱生活,追求幸福,有火热的激情,强烈的爱情,非凡的性格;敢于蔑视现存制度,与社会恶势力势不两立,立志复仇,因此,他们是罪恶社会的反抗者和复仇者。
另一方面,他们又傲世独立,行踪诡秘,好走极端,他们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在斗争中单枪匹马,远离群众,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因而最后以失败而告终;3、是个人与社会对立的产物,也是作者思想的特点和弱点的艺术反映。
5、说明唐璜性格的二重性。
答:1、唐璜是一个天真、热情、善良的贵族青年;2、缺乏坚定信念,又意志薄弱,经不住诱惑,故易于随波逐流,随遇而安,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使他也做出一些越轨行为和蠢事;3、唐璜与传说中的唐璜并不是完全绝缘,例如喜好女色、玩世不恭,还能见其原始性格痕迹。
6、评雨果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答:雨果小说中人道主义思想的核心:仁爱感化是改造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善最后必将战胜恶,以自我牺牲来成全他人幸福。
7、雨果的《九三年》如何探讨革命暴力与人道之间的关系。
答:1、肯定革命暴力;2、在肯定革命暴力的同时,雨果也认为暴力并非万能的,因为革命不仅仅是要在肉体上消灭敌人,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和道义上战胜敌人。
8、为何说《克伦威尔.序言》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答:1、内容上论述了浪漫主义的起源和特点,否定了古典主义的陈规旧律,要求扩大文学艺术表达的范围,强调自然中的一切均可成为艺术题材;2、艺术上:全面提出了以对照为核心的浪漫主义创作原则。
9、惠特曼在《草叶集》中是如何表现民主主义思想的?答;1、热情讴歌大自然的美;2、盛情赞美人、劳动者以及劳动本身;3、深切同情黑奴,抨击奴隶制度,为废奴战争呐喊;4、支持、关注世界人民的革命战争。
10、为什么说“惠特曼”式的自由诗体开一代诗风?答:韵律节奏不讲究严格的传统格律,以短名不以音步为基础,大多不用韵脚,也没有严格固定的重音句段格式诗句长短不一,标点符号也用的独特表现手法运用重叠句、平行句和“列举法”,突出主题,加强语势语言采用美国人民口语第二章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1、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2、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
“小人物”;3、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2、什么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答:所谓“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是恩格斯在1888年4月《至玛.哈克奈斯》的信中提出来的。
典型环境是具有鲜明时代感,能够体现特定时期生活的本质方面和历史的发展趋势,围绕并促使人物行动的那个具体生活环境。
典型人物是个性与共性、独特性与概括性完美统一的一个“这个”,是文艺作品的真正中心。
抹煞鲜明突出个性而去追求抽象的、一般的共性,必然会“把个性消融到原则里去”,使人物蜕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导致“一个阶级一个典型”。
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3、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在理解和表现方面有何特点?答:1、概括生活的广阔性、深刻性;2、强烈的暴露性与批判性;3、表个个人与社会的对立,小人物苦难与中小资产者的个人奋斗;4、确立客观写实原则,按照生活本来面目,准确真实反映生活,注重现实生活描绘;5、重视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注重细节描写;6、史诗性与心灵探索。
4、论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发展历程。
答:19世纪30、40年代的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以描写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以及资产阶级内部矛盾为主,在表现出对现实强烈的批判性和揭露性的同时,也流露了对封建时代的依恋之情;2、从50年代起,法国现实主义强调科学精神,表现出了冷峻的风格,早期现实主义的社会批判精神有所削弱;3、19世纪中后期出现的巴黎公社文学,是一种新颖的现实主义文学,又称无产阶级文学。
5、简述19世纪中期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
答:思想内容描写日益得势的资产阶级和日益没落的封建贵族之间的矛盾以及资产阶级的内部矛盾,形象地体现资产阶级取代封建贵族阶级的历史发展趋势。
批判矛头没落的封建贵族和飞扬跋扈的资产阶级,批判金钱的罪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形象塑造带有英雄主义色彩的个人反抗的典型艺术社会画面广阔,典型丰满生动,笔锋犀利有力6、简述19世纪中期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
答:思想内容主要描写资产阶级内部矛盾和小资产阶级的个人奋斗史,不仅揭露了社会的贫富对立而且直接反映了劳资矛盾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人物群像。
其正面人物多来自平民阶级的“小人物”主张从人道主义出发,宣扬道德感化和改良主义的主张艺术运用了现实主义的精细描写,但不乏理想色彩,特别是小说方面7、简述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概况。
答:形成于30年代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五六十年代走向繁荣屠格涅夫、冈察洛夫、车尔尼雪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涅克拉索夫70至90年代达到高峰陀思妥耶夫斯基、谢德林、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20世纪初趋于没落8、分析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答:1、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在反对农奴制的斗争中,在西欧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2、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始终和蓬勃发展的俄国人民解放运动紧密联系,因此,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很强的革命性、战斗性和民主倾向;3、俄国文学塑造了“多余人”和“新人”形象,这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对世界文学的独特贡献。
9、欧.亨利创作的基本主题及其艺术特色。
答:“美国的莫泊桑”。
他的小说主要描写下层社会形形色色的小人物,真实地再现美国下层社会的生活,反映了19世纪末期美国的社会矛盾,揭露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
歌颂小人物的善良、友爱、真诚、无私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是欧.亨利创作的基本主题。
艺术特色:他不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心理描写,而以情节取胜。
巧于构思,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幽默风趣,逗人发笑;结尾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令人深思。
10、简述《红与黑》的思想内容。
答:1、司达的的《红与黑》以于连的遭遇为线索,形象地展开了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错杂的阶级矛盾,广泛地描写了复辟时期法国的社会风气;2、反对封建复辟势力,揭露教会黑暗,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教会的黑暗和罪恶;3、辛辣地嘲讽了资产阶级贵族唯利是图的本质,崇敬拿破仑,表现了强烈的政治倾向,被誉为“政治小说”。
11、《红与黑》书名的象征意义。
答:1、政治力量;2、主人公于连谋取前程的途径;3、不同的历史时期;4、主人公于连的命运。
12、《红与黑》的心理描写艺术。
答:1、心理描写极其细致、准确,而且紧密配合人物的行动展开;2、分析式心理描写,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细致地描写人物心理,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来塑造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内心冲突和矛盾分裂的情感;3、以深刻细腻的笔调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的心灵空间,广泛地运用独白和自由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法挖掘出了于连深层次的意识活动;4、内心独白与环境渲染。
13、《红与黑》的主要艺术特点有哪些?答:1、塑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2、成功的心理刻画;3、情节紧凑、结构严谨。
14、简述巴尔扎克的思想矛盾与创作关系。
答:1、作为一个出身中产阶级,生活在复杂矛盾的时代,又长期在社会挣扎沉浮的作家,巴尔扎克的世界观是复杂的;2、巴尔扎克之所以能自觉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往往取决于他世界观中进步的倾向;3、巴尔扎克对贵族阶级的同情,对天主教作用的大力鼓吹,反对工人、农民执政,维护现存社会的力场,在他的作品中时有流露,或多或少消弱了作品的揭露意义。
15、以作品为例,说明巴尔扎克的思想内涵。
答: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他创作的《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1、反映了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罪恶发家史;2、反映了贵族阶级没落史;3、描写了一幕幕惨剧,这些惨剧围绕着争夺金钱而展开;4、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其价值堪比职业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提供的材料。
16、简述《人间喜剧》的社会历史内容。
答:1、反映了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罪恶发家史;2、反映了贵族阶级没落史;3、描写了一幕幕惨剧,这些惨剧围绕着争夺金钱而展开;4、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其价值堪比职业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提供的材料;5、描写中小资产阶级的遭遇、下层神职人员的处境、知识青年的个人奋斗及人民大众的高尚品格。
17、简述《人间喜剧》的结构特点。
答:1、采用编年史的框架,以分类研究和人物再现法组成宏大严密的结构;2、所谓分类研究,就是将作品按其类别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三大类,其中风俗研究最为重要,分为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军事生活、乡村生活6大场景;3、人物再现法,就是将同一个人物,让他在不同作品中连续出现。
每出现一次,就展现其性格的一个侧面,最后将这些作品情节贯穿起来,就形成了人物的思想发展轨迹,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再现其性格的全部。
18、概述《人间喜剧》的艺术特征。
答:1、从历史哲学的高度表现现实,描写社会;2、高度个性化的典型人物;3、精细逼真的典型环境描写;4、真实准确的细节描绘。
19、简述高老头父爱悲剧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