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18课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18课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1.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 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2.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 形成。
1、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根本原因是()
A A、日本对中国野心由来已久
B、中国政局混乱
C、国民党围剿红军
D、张学良不投靠日本
2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到西安
调停的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CONTENTS
01 九一八事变
02 华北事变与一二九·运动
03 西安事变
课标内容
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 意义。
想一想
九一八事变是偶然还是必 然?为什么?
蓄意!
满蒙
中国
朝鲜 日本
台湾
亚洲乃至全世界
大陆政策
九一八事变
倍。




1932年春 长春
末代皇帝溥仪
日军虐杀中国平民
日军对我平民大屠杀 日军残杀东北义勇军
活埋中国人的万人坑 刺杀幼童之后,集薪待焚 731部队拿活人做试验
近年来,每当9月18日,沈阳都要
鸣响警报,以提醒市民勿忘国耻。
《我的家在松花江上》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 的东北军将士组成 的抗日义勇军
中国共产党派遣杨 靖宇等在东北组织 抗日游击队
东中
北国
抗 日
人 民 局
联部

抗 战
(1936)
中国国民党:东北军抗日将领马占山
东北抗日队伍抗击日军 奉系爱国将领马占山
杨靖宇 “红枪白马女政委”赵一曼 (1905-1936)
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 委,率军民与日寇浴血奋战,为 国捐躯。
十九路军抗战将领:蔡廷锴(右) 蒋光鼐(左)
排挤美英的在华势
何 亲中国日。派
力,支持和平解决。
主中张国:共和产平党解主决张(是什么? 应
钦 掌握实权的亲日主张
“讨伐”张 学良,企图置蒋
亲英美派
亲美全英民派族宋利美益出龄发)
介石于死地,取而代之。 派何应钦主张“讨伐”张学良。
等竭力主张和平
解决。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毛
泽东到延安机场迎接周恩来
历史意义:
(4)蒋介石为坚持内战政策 ——亲赴西安威逼张、杨继续进攻红军
西安事变:1936.12.12
苦谏 ——哭谏 ——兵谏
西安事变的目的:逼迫蒋介石抗日
张学良 杨虎城 兵谏亭(捉蒋亭) 蒋介石
西安事变后,各派政治力量态度如何?
日本
美英
企图挑拨亲日
担心亲日派乘机掌
派扩大内战,
权,日本扩大侵华,
以便扩大侵略
B
C、邓小平
D、 刘少奇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B )
A.长征的胜利结束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 .九一八事变 D.卢沟
( )D
A.力图改善两党的关系
B.粉碎国民党内亲日派的企图
C. 全国人民要求和平解决
D.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为全民族的利益实现 共同抗日
九一八事变
概况:

变 名
时间
地 点

九 一
1931年
八 9月
沈 阳
事 18日

简单经过 结果
日军制造柳条 湖事件,并以 只有四个 此为借口,进 多月,东 攻东北军驻地 北三省全 北大营,炮轰 部沦亡。 沈阳城。
影响
成为中国人民抗 日战争的起点, 揭开了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的序幕。
东 北
东三省面 积为日本 国土3.5
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张学良一直坚持:“作为一个军人,我是应该被枪毙;但是依我的良心,我没有做错!”
张 学 良
张学良和赵一荻在张学良 九十大寿庆贺会上合影
2001年,张学良在美国夏威夷 逝世,享年一百零一岁。
蒋背信弃义,软禁了张学良。1946年,共产党曾提出释放张学良,未获同意。后国 民政府撤往台湾,蒋介石将张学良转至台湾继续软禁。1975年,蒋介石逝世。1990年起 张学良逐渐得以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下午2 时50分,在美国夏威夷首府檀香山,享寿101岁,成为世界上最长寿的将军。
5.张学良是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著名人物,他与
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
C
A.反蒋抗日 B.联蒋抗日C.逼蒋抗日D.杀蒋抗日
6.“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 湖的一段路轨,反诬陷是中国军队所为,并以此为 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 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关东军的这一伎俩可称( )
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1.国际形势——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
2.国内形势——蒋介石政府全力“剿共”,日本 有机可乘。 3.日本对外政策——大陆政策
如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 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1927年7月25日呈给昭和天皇的秘密奏章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1.长城抗战
1933年1月日军攻占山海关,向南推进。中国军队在 长城一线、察哈尔等地与之作战,收复多伦等地。
2.日本策划“华北自治运动”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 动所谓“华北自治运 动”,妄图使华北五省 (河北、山东、山西、 察哈尔、绥远)脱离中 国版图。
一二· 九运动(爱国救亡运动)
A.贼喊捉贼B.掩耳盗铃
A
C.金蝉脱壳D.暗度陈仓
课堂小结
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救国运动的 序幕,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华北危机——北平学生爆发一二九运动,促进了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到来。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 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市民自发为杨虎城将军等烈士送行
杨 虎 城
1937年11月底由法国回到香港,准备参加抗日工作,随后被诱至南昌囚禁。在此 以后的12年中杨虎城一直被监禁,先后被关押于湘、黔、川等地。1949年9月国民 党兵败溃逃时,杨虎城被蒋介石下令杀害于重庆戴公祠,同时被害的还有杨虎城的 二儿子,不满10岁的小女儿,杨虎城的副官阎继明、警卫员张醒民,杨虎城的秘书 宋绮云夫妇及孩子宋振中(小萝卜头)。
时间 领导者 主体
口号
1935年
12月9 中国共

产党
北平 学生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反对华北自治”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西安事变
1、历史背景
(1)中国最主要矛盾 ——中日民族矛盾 (2)中共号召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3)张学良、杨—虎—城蒋的介要石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