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美术《我们的社区》教学设计

三年级美术《我们的社区》教学设计

让学生用美术的专业用语评价自己的作品,再次回归到本课的大问题上来,也是再次回顾本课重难点,用美术的专业用语评价作品,让学生形成对美术作品客观评价的能力和素养。
3.开放式延伸
你发现社区的建设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设想一下,100年以后,你生活的社区会是怎样的?请你做个设计师,用图画把你的设想表现出来。
学生表述对未来社区的美好愿景。
第二课时
五、学生创作
1、想一想,你准备夸一夸社区的哪方面?你想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
2、引导学生总结作业要求。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作品展评
介绍一下自己的社区
1、构图是否饱满
2、造型是否新颖美观
3、人物活动特点是否生动,社区环境是否优美。
4、教师小结,鼓励表扬为主。
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活动,先让基础差的学生汇报,然后再依次汇报……
教学设计
课题
5、我们的社区
Hale Waihona Puke 教时2课时执教日期
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记忆了解自己社区的人物活动、设施和景色,并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及美术表现能力。
2、通过分析、对比、示范,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动态,大胆表现人物活动。鼓励学生运用线描、刮蜡纸版画、彩墨等形式创作出内容丰富的作品。
2.学情分析
学生都知道社区有楼房,有花园等,人们在做着各种娱乐活动或者健身活动,所以本课很容易唤醒学生的生活体会。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对线条的掌握有所提高,已经具备了运用线条和基本形表现人物与环境的基本能力。因此在学习本课内容的同时,通过图片对比、展示写生稿、小组讨论与交流等来丰富学生的观察角度,并能总结出自己居住社区的特点。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建筑物及各种设施的基本结构。
学生欣赏并能分析出创作方法,并根据老师的引导总结出作品的表现内容。
在合作学习中,与同学共同构思。
学生认真创作。
学生自己夸夸自己的社区,有哪些人物和设施,有没有做到画面构图饱满,造型新颖美观,同学互相根据要求进行评价,教师小结。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设置了注重观察、互动、交流的三个活动,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体验、生成、内化,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探究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开放式导入
1、欣赏《清明上河图》。
引导学生鉴赏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问:你对这幅画有哪些了解呢?
2、对比观察:
《清明上河图》表现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的市民生活场景,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表现社区生活的画,回到现在,那我们如何画出一个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景色优美的社区?
学生讨论,师生总结得出:人物动态、位置、社区环境和设施。
学生认真欣赏《清明上河图》,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依次谈出自己的印象。
稳定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小区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2.核心过程推进
一、说一说:
教师展示两幅表现社区的写生稿作品,引导学生对比观察,说一说作品中的人物动态是怎样的?在表现人物的位置关系时应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人物之间的遮挡关系和画面内容的取舍。
二、看一看
教师展示两幅表现社区环境设施的作品,但建筑的造型、结构和角度各不相同,引导学生观察建筑的立体结构,得出画两面立体结构的方法。
三、想一想
欣赏其他同龄人的作品,并分组讨论:
1.这些作品从哪些角度表现了社区?
2.画面上如何表现前后关系?
3.用了哪些表现方法?
四、教师示范
引导学生表现场景时,注意人物之间、人物与建筑之间的前后层次。
3、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巨大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并关注自身生活环境。
二、教学目标的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我们的社区》是三年级下册第五课,是一节造型表现课。本课的内容是通过对自己所生活的社区的记忆、观察和美好愿景,用多种美术表现形式去表现。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对比、示范,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动态,大胆表现人物活动。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建筑及各种设施的结构和角度,表现出社区优美的环境,并通过不同的角度表现出社区文明、和谐的新风貌。
培养学生热爱并关注自身的生活环境。
作业设计
用自己喜欢的美术形式,表现你熟悉的、喜欢的或想象中的社区。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表现同一个社区的新貌,然后接成长卷。
板书设计
我们的社区
画面内容:抓住最吸引你的地方来描绘
表现方法:注意前后关系及遮挡现象
反思重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