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00吨D城市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20000吨D城市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2万吨/天城市污水处理项目设计方案设计人:殷娇娇二零一一年一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设计依据、原则和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进、出水水质水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污水处理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污泥处理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设备优选ﻩ8第三章工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总平面布置ﻩ93.3 高程设计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3.4污水处理构、建筑物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工程概述1.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某城市污水处理工程1.2设计依据、原则和范围1.2.1设计依据1.2.1.1项目的基础资料:1)污水进水水质、水量2)污水处理工程出水水质要求3)雨污合流4)厂区征地面积25亩,预留深度处理单元。

1.2.1.2我国现行的有关水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防治法》(1984年5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9年7月)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法》 (1986年3月)5)《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 (1986年3月)6)《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1989年5月)7)《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年11月)8)《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1983年3月)9)《关于防治水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1986年11月)10)1989年12月26日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各项有关环境保护法规的基础和依据,其要点如下:a)环境监督和管理规定了各级政府在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监督大纲方面的职责,由中央政府制定国家环境标准,各省、市级政府可根据地方条件补充项目和指针。

b)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各级政府必须制定工业排污的程序和制度,并提供各种环境保护措施。

c)法律责任授权给各级环保部门采取适当的法律程序来警告和惩罚污染者。

有关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全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的报告及文件。

1.2.1.3设计采用的相关规范和标准: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9-20025)《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01年修订)6)《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7)《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 CJJ31-89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1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3)《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332-20021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 50108-200115)《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 50191-9316)《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138:200217)《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18)《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021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20)《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8-200121)《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141-902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 50119-200323)《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JGJ 111-982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 18-200325)《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19942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199527)《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199528)《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GB14050-19932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 年版) GB50057-199430)《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19923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19943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0433)《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 GB/T 18268-200034)《雷电电磁脉冲防护》GB/T 19271-200335)《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J63-903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范》 JGJ/T16-921.2.2设计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和工程当地现行有效的有关规范和标准。

在设计中,充分考虑新的国家规范及出水水质标准的提高,选择适合工艺以满足要求。

(2)在满足工程建设目标的前提下,方案设计不仅要考虑建设的技术经济合理性,更应结合当地的生产条件、习惯和管理经验,考虑生产运行的安全、可靠、便捷和低成本。

(3)方案设计应积极响应国家近阶段提出的宏观调控政策,充分考虑节约天然资源、能耗和尽量减少工程建成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积极响应最新技术规范,积极稳妥的利用新技术。

(4)设计方案的总体布局与区域现状格局及规划合理衔接,并充分考虑现状进场污水管及电力进线管,方便将来二期建设预留用地。

(5)在设备选型中,充分性价比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国内同行业中节能效果好的新设备。

污水泵采用高效不堵塞污水泵,其工作效率大多达到82%以上,大大降低了常年运转电耗。

(6)在工艺设计中尽可能做到各构建筑物、各工段流程合理、布局紧凑,尽量减少各物料周转的距离,降低能耗。

总图布置中,能耗大的构筑物尽可能靠近各动力站房,以降低实际生产中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7)在工艺高程布置上,尽量做到合理紧凑,减少构筑物之间的水头损失,使泵的能耗降低,各构筑物之间尽量利用重力自流形式。

处理构筑物进行合理分组,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

(8)建筑外观设计要体现时代风貌,简洁、美观、大方,注重环保意识和景观设计,力求污水厂厂区景观与周边环境和谐。

(9)结合工程实际,考虑部分中水回用,以满足污水处理厂生产过程中的污泥脱水冲洗用水及厂内绿化、景观、厕所冲洗等用水。

第二章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2.1进、出水水质水量根据提供资料,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规模:2×104 m3/d。

平均时处理量Q =833 m3/h,时变化系数Kz=1.48,最大时处理量Qmax=1233m3/h。

该工程主要为城市污水,其进水水质如下:单位:mg/L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单位:mg/L2.2污水处理工艺目前,较为常见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主要有A2/O工艺、氧化沟工艺及SBR及其变形等工艺,根据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部印发的《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针对处理日规模在10万吨以下的污水厂推荐采用氧化沟工艺、SBR等工艺,因此,结合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及国家有关技术政策,以氧化沟工艺及SBR工艺作为候选方案。

但由于SBR工艺控制复杂、构筑物及其设备闲置率高、设备维修维护麻烦、撇水器出水能耗损失较大,对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人员要求较高等诸多缺点,因此,本方案设计推荐采用氧化沟工艺。

(1)氧化沟的工艺描述氧化沟工艺是50年代由荷兰工程师发明的一种新型活性污泥法,其曝气池呈封闭的沟渠形,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其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氧化沟又名“连续循环曝气池”。

氧化沟工艺不仅能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而且在脱N除P方面表现了很好的性能。

近年来氧化沟工艺发展较快,种类较多,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氧化沟有奥贝尔(Orbal)氧化沟、卡鲁塞尔(Carrousel)氧化沟、多沟交替工作型氧化沟等。

各种氧化沟的处理机理是相同的,区别在于池型和曝气方式不同。

在氧化沟中,几倍乃至上百倍于进水的循环混合液,使进水达到快速混合稀释,对污水的水质水量具有较强抗冲击负荷能力,出水水质稳定。

氧化沟法不必为进行反硝化而专门设置一套循环系统,它自身的循环水量远远满足反硝化的需要,节约了能耗和运行费用。

氧化沟一般不设初沉池,由于泥龄较长,剩余污泥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好氧稳定,无需再设污泥消化稳定装置,剩余污泥经浓缩、脱水后即可最后处置。

(2)DE氧化沟描述本工程设计采用DE氧化沟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

DE氧化沟是丹麦Kruger 公司在间歇运行的氧化沟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氧化沟。

DE型氧化沟为双沟半交替工作式氧化沟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物脱氮功能。

若在DE氧化沟前增设一个厌氧区,可实现生物脱磷。

DE型氧化沟还具有以下特点:出水水质好;可以不需单独设置二沉池,处理流程短,节省占地;不需单独设置反硝化区,通过运行过程中设置停曝期进行反硝化,具有较高的氮去除率。

整个系统由两条相互联系的氧化沟与单独设立的沉淀池组成。

氧化沟仅进行曝气(脱碳、硝化)和推动混合(反硝化),而沉淀过程在沉淀池中完成。

这样提高了设备和构筑物的利用率。

2.3污泥处理工艺由于本工程污水处理工艺采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污泥龄较长,污泥性质较为稳定,剩余污泥量较少,而且工程规模较小(为2万m3/d),对污泥进行消化意义不大,可以采用直接浓缩脱水的方式处理。

污泥的机械脱水目前使用较多的有卧式螺旋离心机和带式污泥压滤机,就脱水效果来看,卧式螺旋离心机和带式污泥压滤机效果相当,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可达75%左右。

就工程造价而言,卧式螺旋离心机:带式污泥压滤机=70:40。

因此,带式污泥浓缩压滤机的性价比最好。

将脱水机形式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经过上述比较,卧式螺旋离心机主要优点是节省药剂、不需冲洗、附属设备少,缺点是噪音大、电耗高;带式污泥压滤机优点是电耗低、噪音小、运行稳定。

本工程在设计上推荐采用带式污泥浓缩压滤机。

2.4 设备优选2.4.1 关于工艺设备选型的几点说明工艺设备选型主要采用节能型、技术可靠的产品,一般设备选用国内成熟可靠的产品,部分关键设备拟选用进口产品。

进口设备为潜水搅拌机、内回流泵和部分自控设备,该部分国内设备与进口设备质量差距较大,采用进口设备效率较高,可降低全年运转费用,安全可靠性高。

紫外消毒设备考虑综合比较进口设备或国产成熟设备情况,待招投标阶段比较筛选后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