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黄岛区)2019_2020学年高三生物4月模拟考试试题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黄岛区)2019_2020学年高三生物4月模拟考试试题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黄岛区) 2019-2020 学年高三生物4 月模拟考试试题、选择题:本题 1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8 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携带特殊“癌症蛋白”的“微泡”结构。

当“微泡”与血管 上皮细胞融合时,“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并向肿瘤方向生长。

下 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 .“癌症蛋白”的形成需要核糖体、高尔基体参与B .“癌症蛋白”作为膜蛋白成分参与新生血管的生长C .“微泡”的活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且消耗能量D .“癌症蛋白”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 右图表示一种酶与其对应底物,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 .高温导致该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B .高温下该酶失活是因其活性位点与底物不吻合C .降低至最适温度时此酶的活性位点结构能恢复D .酶的专一性是由酶和底物的空间结构决定的3.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可以与 O 2 结合,随血液循环将O 2 运 输至人体各处的细胞, 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

下图为喜马拉 雅 登 A .随海拔高度增加,人体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山 B .血液中的 O 2 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组织细胞 队 C .红细胞数量增加,利于增强机体携带氧的能力 的 D. 回低海拔时,人体红细胞对高海拔的适应性变化 队 会逐渐消失 员 为字母分别代表不同的胞外信号,则下列有关细胞外信号的说法正确的是期14. 最新研究表明,决定细胞“命运”的内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外因则取决于细胞对细胞 们 外信号的特异性组合所进行的程序性反应,下图为部分信号决定细胞“命运”的示意图,图中 在A.只要有胞外信号 D 和 E,细胞就一定会进行分裂B.对于癌细胞而言,细胞外信号A~ E可能会持续起作用C.只有细胞外信号 F和 G能诱导细胞内的基因选择性表达D.由于细胞凋亡无胞外信号作用,可证明细胞凋亡与基因无关5.牙鲆鱼(染色体数目 2n=48 )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

为获得经济价值更高的雌鱼,研究人员设法使牙鲆鱼次级卵母细胞直接发育为新个体,称为初代 P 品系。

取部分初代 P 品系胚胎在 27 ℃高温下培养,这些胚胎发育成为雄鱼。

让这些雄鱼与正常温度下发育成的 P 品系雌鱼交配,可以产生二代 P 品系。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次级卵母细胞中性染色体为 X 或 Y 染色体B. P 品系鱼胚胎细胞染色体数目为 4n=96 条C.二代 P 品系在正常温度下均会发育为雌鱼D.牙鲆鱼性别由环境温度决定,与性染色体无关6.某研究小组为研究自然选择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直毛长翅果蝇( AABB)与分叉毛残翅( aabb)果蝇杂交,杂交后代作为第 0 代放置在塑料箱中,个体间自由交配。

装有食物的培养瓶悬挂在箱盖上,使残翅个体难以进入。

连续培养 7代,检测每一代 a 、b 的基因频率,结果如右图所示。

已知A 、a 与B 、b 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第 2 代成年果蝇的性状分离比为 9:3:3:1B.种群数量越大, a 基因频率的波动幅度会越小C. a 、b 基因频率的变化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培养至某一代中无残翅个体时,b 基因频率为 07.某种噬菌体外壳蛋白基因突变使 mRNA 中部出现一个终止密码子,导致外壳蛋白无法合成,噬菌体不能增殖。

但这种噬菌体能在大肠杆菌 C 品系中顺利增殖,释放子代噬菌体。

下列假设最合理的是A.大肠杆菌 C品系中某种突变型 tRNA 能识别并结合该终止密码子B.大肠杆菌 C品系中的某物质能定向诱发噬菌体 DNA 回复突变C.大肠杆菌 C 品系中的核糖体能够跳过终止密码继续向前移动D.大肠杆菌 C 品系中存在该突变 mRNA 的互补 RNA,辅助其翻译8.研究小组探究萘乙酸( 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得到图所示结果。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清水处理大部分扦插枝条不能正常生根B.NAA 对扦插枝条生根率的影响具有两重性C.生产上应选用 200 mg/L NAA 处理插条D.400 mg/L NAA 会减少扦插枝条的生根数9.右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胞胞细细A.K+内流是神经纤维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B.bc 段 Na+大量内流,膜电位变成外负内正C.cd 段电位下降的原因是 K+的大量外流D.动作电位发生是一系列离子通道顺序开关的结果10.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2( ACE2)是人体内一种参与血压调节的蛋白,在肺、心脏、肾脏和肠道细胞中广泛存在。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 RNA病毒,其囊膜的刺突糖蛋白可与人体细胞膜表面的ACE2蛋白结合,然后入侵人体细胞。

以下关于新冠病毒引起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新冠病毒B.新冠病毒不能激发人体的细胞免疫C.新冠病毒感染会导致病人患自身免疫疾病精品文档,名师推荐!欢迎下载,祝您学习进步,成绩提升D.康复的病人体内会有相应的记忆T、B 细胞11.新型“零废弃生态农业”利用酶催化剂,将鸡粪、猪粪及农田废弃物变为无臭无味溶于水的粉末,随水施撒在土壤里,实现了农田有机垃圾的零废弃、无污染,让农田秸秆和卖不出去的废弃农产品代替化肥改造盐碱地。

从生态学角度对“零废弃生态农业”的分析正确的是A.“零废弃”改变了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酶催化剂提高了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C.废弃物再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D.促进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并减少环境污染12. 一种角蝉幼虫和蚂蚁长期栖息在一种灌木上,角蝉幼虫分泌的含糖分泌物是蚂蚁的食物,同时蚂蚁也保护角蝉幼虫不被跳蛛捕食。

科学家随机选取样地中一半灌木,将上面的蚂蚁捕净,另一半灌木不做处理,统计角蝉幼虫数量变化,结果如下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题中食物链是灌木→角蝉→蚂蚁→跳蛛B.角蝉幼虫和蚂蚁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C.蚂蚁所摄取的能量直接来源于灌木D.有蚂蚁时角蝉幼虫数量将持续增加13.右图是 3 种抗生素影响某种细菌繁殖的实验结果。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各组实验所用培养基均需要灭菌B.各实验组需分别加入等量的抗生素C .实验需要设置不加抗生素的14. 为了解决杂交瘤细胞在传代培养中出现来自 B淋巴细胞染色体丢失的问题,研究者在单克隆抗激之外,用 EBV(一种病毒颗粒)感染动物 B 淋巴细胞,并使之成为“染色体核型稳定”的细胞株。

这样的细胞株能够在 HAT 培养基中存活,但对乌本苷( Oua)敏感。

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A.杂交瘤细胞染色体丢失可能导致抗体产生能力下降B. B 淋巴细胞来源于抗原刺激后动物的淋巴结和脾脏等C.骨髓瘤细胞应该无法在 HAT 选择培养基中存活D.杂交瘤细胞具有持续产生抗 EBV 抗体的能力二、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5.细菌紫膜质是一种膜蛋白, ATP合成酶能将 H+势能转化为 ATP中的化学能。

科学家分别将细菌紫膜质和 ATP合成酶重组到脂质体(一种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人工膜)上,在光照条件下,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 H+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ATP 合成酶不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 ATP中的化学能C.ATP 合成酶既具有催化作用也具有运输作用D.破坏跨膜 H+浓度梯度对 ATP的合成无影响16.鸡属于 ZW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

如图是鸡的正常卵原细胞及几种突变细胞的模式图(仅示 2 号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正常卵原细胞可产生的雌配子类型有四种B.突变细胞Ⅰ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C.突变细胞Ⅱ所发生的变异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到D.突变细胞Ⅲ中 A和 a 的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17.甲亢是由甲状腺分泌过多甲状腺素引起的。

临床上可通过向检测者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检测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作为辅助诊断依据。

如图是人的检测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对甲、乙两个A.不能用口服的方法向检测者体内注入 TRHB.图示结果表明甲最可能患有甲亢C.ab 段是 TRH直接进入垂体细胞转化为 TSH引起的D.bc 下降说明激素在人体内发挥作用后会失去功能 18.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

研究人员进行的系列实验如下: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 1 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 iPSC悬液,连续 4 周;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 1 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 iPSC的缓冲液,连续 4 周。

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iPSC、DB7(一种癌细胞)和 MEF(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结果见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免疫组数值明显高于空白组数值,说明 iPSC 刺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B.表中 DB7和 iPSC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说明 DB7和iPSC的表面有共同的抗原C.表中 MEF实验数据表明该细胞表面没有抗原而无法与血清抗体结合D.给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皮下注射DB7,一周后形成肿瘤。

随后空白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免疫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缩小,由此推测:抗 iPSC 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可以杀死癌细胞19.下图中甲和乙两条曲线代表两种生物数量N t 和一年后的种N t+1 之间的关系,直线群数量表示 N t= N t+1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于甲种群而言, B 点时其种群数量表现为下降B.对于乙种群而言, F 点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其种群的数量C.东北虎等珍稀濒危动物,容易灭绝,其变化曲线比较类似甲曲D.乙曲线可表示家鼠等繁殖力强的动物,在种群密度低时也能迅速回升20.下图为农杆菌 Ti 质粒的 T-DNA区段结构示意图。

农杆菌附着植物细胞后,T-DNA 首先在农杆菌中从右边界到左边界被剪切、复制,然后进入植物细胞并整合到染色体上,继而诱发细胞异常生长和分裂,形成植物肿瘤。

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Ti 质粒存在于农杆菌的拟核 DNA之外B.植物肿瘤的形成与 A、B 两个基因的表达有关C.清除植物肿瘤组织中的农杆菌后肿瘤不再生长D.利用 T-DNA进行转基因时需保留 LB、 RB序列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小题,共 54 分。

21. ( 10 分)茉莉酸( JA)是植物体内存在的内源信号分子,与植物生长发育以及抗逆能力有关。

为了研究其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研究者开展了下面的实验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