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为加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披着蓑水涨起来A . suō,zhàngB . suō,zhǎngC . shuō,zhàngD . shuō,zhǎng2. (2分) (2017七上·祁门月考) 选出无错别字的一项()A . 禁锢余辉骏俏据为己有B . 料悄关健斑澜遂成枯落C . 诅骂辨护酷热气喘吁吁D . 呼啸转悠浇灌见异思迁3. (2分) (2019九上·广州期末) 下列语段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群体性袭医事件与日俱增。
在医院经常看见患者家属怒不可遏地要向医生讨说法。
其实,医生群体里也有真正的白衣天使。
为了保证春节期间的医疗安全,维护百姓的健康,他们放弃和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他们坚守岗位、恪尽职守,为病人吹毛求疵,品尝着另一番“年味”。
A . 与日俱增B . 怒不可遏C . 天伦之乐D . 吹毛求疵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典藏,为我们心灵的驰骋提供了广阔的牧场。
B . 3月5日德令哈市文体广电局开展的书画捐赠活动,给“雷锋日”增加了一袭书香味。
C . 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创建,使得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D . 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5. (2分)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 .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市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 . 本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
C . 《山海经》一段是文章的动情点,也是作者情思的触发点,正因为《山海经》,长妈妈才会让作者如此感激和难以忘怀。
D . 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6. (2分)(2016·昆明) 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A . 古代文人常用字、号(谥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
如《欧阳文忠集》《柳河东集》《太史公书》就分別用了谥号、籍贯、官职来命名。
B . 淸代文学家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他写的《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以谈鬼说狐的方式反映现实。
C . 《端午日》选自《沈从文小说选•边城》,沈从文的创作中影响较大的是乡土小说,小说富有风俗美和人情美。
D . 19世纪的俄国涌现了一批世界级的文学大师,并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学巨著,如列夫•托尔斯泰和契诃夫,以及他们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和《羊脂球》等。
二、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7. (14分)文言文阅读。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①又何间焉________ ②肉食者鄙________;③小大之狱________ ④故克之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3)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曹刿的远谋?8. (19分) (2019八上·柯桥月考)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闽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故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蒙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李士衡①为馆职,使高丽② ,一武人为副,与之俱使高丽。
高丽礼币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
时船底疏漏,副使以士衡所得缣帛藉③船底,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
至海中,遇大风,船敏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难免倾覆。
副使仓皇,悉取船中之物投入海中,曼不暇拣择,约投及半,风息船定,既而,点捡所投,皆副使之物。
士衡所得在船底,一无所失。
【注】①李士衡:北采人,当时在昭工馆为官。
②高丽:古国名,位于今朝鲜半岛。
③藉: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沿溯阻绝沿:________②清荣峻茂荣:________③与之俱使高丽俱:________④船欲倾覆欲:__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
(3)【甲】文第一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4)【乙】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 (10分) (2017九上·兴化月考) 阅读李煜的两阕《相见欢》,完成下列小题。
(一)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二)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这两阕词均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后被囚禁宋朝都城汴京时所作。
(1)这两阕词里,作者选择“残月”“梧桐”“深院”“朝雨”“晚风”等意象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试结合词的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愁”和“恨”的?有什么表达效果?四、默写 (共1题;共10分)10. (10分) (2017九上·彭水月考) 古诗文默写填空。
1、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
(温庭筠《望江南》)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________,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月夜》)4、足蒸暑土气,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5、________,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6、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7、李清照的《武陵春》化虚为实,语意新奇,化无形为有形,描摹愁思的绝妙佳句是:________,________。
8、《渔家傲·秋思》中表现戍边将士思家却不能归的矛盾心理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
(1)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
(温庭筠《望江南》)(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 ________,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月夜》)(4)足蒸暑土气,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5) ________,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6) 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7)李清照的《武陵春》化虚为实,语意新奇,化无形为有形,描摹愁思的绝妙佳句是:________,________。
(8)《渔家傲·秋思》中表现戍边将士思家却不能归的矛盾心理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11. (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环境污染、温室效应、干旱和浪费,正使人类面临着严重的水危机。
②解决水危机,既要节流,更要开源开发新的水源,如海水淡化等,已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除向大海要水外,大气已成为重点开发对象,科学家认为,大气是个天然水库,据统计,地球上每年降水总量达5. 7 x 1014吨,地球表面约有30%被云层覆盖,一块不大的积云,所含的水分竟达10万升至100万升,人类早已采用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大气要水了③除了云以外,雾也是极具开发价值的对象,雾是水的同质异态物,可以直接转化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淡水捕雾取水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干旱的山区、沙漠地区及海岛、海轮等解决淡水不足的重要途径一门新的技术体系—“雾水工程”正在兴起④雾水工程的原理非常简单,雾是由密度很大的细小水珠组成的,可以吸附在各种物体的表面,遇冷就会结成大的水珠,凝聚成水露水就是由雾遇冷而凝结成的为了从雾中大量取水,采用散热快的金属,如铭,制成表面光洁的圆筒,竖立于多雾的空气中,其表面附着的雾很快便凝聚成水,不断地往下流,源源不断地去生成淡水在沙漠地区和一般性陆地,晚上湿度大,而在海岛及海洋中(如舰船上),白天和晚上湿度都很大,均可因地制宜利用这一原理,从雾水中取水国外不少舰船,已采用这项技术,在航行中不断补给淡水在一些多雾地区,效果更为理想如智利圣地亚哥以北的琼贡果村,地处阿塔卡马沙漠,背靠圣金佛山,白天气温很高雨水很少,年降水量仅有400毫米,生产和生活用水十分紧张但圣金佛山顶是一个多雾区,且湿度很大科学家在山腰装置了巨大的雾水转换装置—网眼极细的塑料纤维巨网,每夜可采水一万多升,在多雾季节每昼夜可采水10多万升,从而解决了居民的用水困难⑤西班牙科学家还发明了一种可使沙漠变良田的人造树,这种人造树的枝叶皆由吸水性很强的酚泡沫塑料制成,树干则由多层密度不同的聚氨基甲醋塑料制成将这种树“种植”于雾区,由于酚泡沫塑料吸水性能非常强,与雾的接触面积又很大,散热很快,所以吸附的雾和凝聚的水分相当可观,这些水分通过树干渗入沙漠中白天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水分又通过树干、树枝蒸发出来,使周围的空气湿润,温度降低,甚至能形成冷空气团和云,出现降雨据说,大量“种植”这种人造树,10年内可使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大为改善,有可能成为绿洲⑥科学家认为,雾水工程近期可为干旱山区、海岛、沙漠地区解决饮用水不足问题,从长远来看是人类解决水危机的一条重要途径(1)对文中“雾是水的同质异态物”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 同质就是本质相同;异态就是不同形态B . “同质异态”强调的是形态C . “同质异态”是说雾与水都是同一来源,而形态则有所不同D . “同质异态”是说水与雾并没有什么区别(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 向大气要水与向雾要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B . 露水的水珠是由雾转化而成的C . “人造树”实质上解决的是沙漠中水的吸取与散发这一难题D . 人类向自然要水的领域是十分宽广的,关键问题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3)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 . 所谓“雾水工程”就是利用雾能吸附于各种物体,并且遇冷会结成水珠,这一特点而建造的吸水工程B . 由于技术难题尚未解决,目前向雾要水还没有形成工程技术体系C . 由于沙漠地区很少有雾,所以只能用“人造树”取水D . 由于人工降雨的问题已经解决,所以向云要水也是目前解决水危机的主要途径之一(4)对文中画线部分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 . 晚上湿度大,那么晚上就是温热的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