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狂”做真题1.(2017年高考全国1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世界第一颗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遨游太空,5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世界领先,“蛟龙号”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新的世界纪录,超级计算机排名稳居世界第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①凸显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②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③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④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②④入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能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也有利于我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①错: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③错:科技创新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也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而不是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
【答案】C2.(2017年高考全国2卷)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
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这表明()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②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③只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④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①④入选: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表明优秀传统文化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也表明只有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②错:优秀传统文化并非只有赢得市场才有价值。
③错: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推陈出新。
【答案】B3.(2017年高考全国3卷)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的史诗,引起强烈反响。
这表明()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①②符合题意:我国的红军长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表明了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同时也充分反映了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④错:文化的内涵不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革命文化的价值也不是由大众传媒的传播决定的。
【答案】A4.(2017年高考江苏卷)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
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
今天要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就要()A.超越生活、改变社会B.立足实践、扎根生活C.继承传统、满足大众D.博采众长、海纳百川【解析】超越生活观点错误,A项不选;文艺创作只有立足实践,扎根生活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这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B项正确;继承传统,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不是根本途径,故C、D项不选。
故本题答案选择B。
【答案】B5.(2016年高考全国1卷)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现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
2016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与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
“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试题分析:“华阴老腔”的成功说明传统文化要不断创新,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才能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①②适合题意;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③是错误的;传播手段和形式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但不是前提,排除④。
故本题答案选A。
【答案】A6.(2016年高考全国2卷)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
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
我国现在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在观众的审美需求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我国杂技加入了音乐、舞蹈等元素,体现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故③符合题意;这些时代元素和效果是我国运用现代技术展现民族文化的表现,故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现代传媒的作用,故①和题意不符;现代流行艺术能够融入传统艺术之中,但是不能说取代,故②错误。
故选D。
【答案】D7.(2016年高考全国3卷)2015年,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
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②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体现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而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造力的源泉,②的说法不正确;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保证,③的说法不正确。
故本题选B。
【答案】B8.(2016年高考江苏卷)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
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
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A.鲜明的民族性 B.相对的稳定性 C.时代的先进性 D.强大的包容性【解析】“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不变,仍被人们所运用,这说明了传统文化的“稳定性”,“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这体现了“礼”的基本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相对性”特征,故材料整体是想体现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B项正确;ACD都不符合材料主旨。
故本题答案选择B。
【答案】B9.(2016年高考江苏卷)尽管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但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
这说明()A.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 B.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C.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 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解析】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这说明中西方文化各有其特点,文化是民族的;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这说明中西方文化又有共通之处,文化是世界的,结合起来,材料体现的知识点就是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古代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B项的说法不科学;创造力的源泉应该是实践,C的说法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择D。
【答案】D10.(2015年高考广东卷)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美学气质;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仍投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
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
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①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②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③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④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①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通过比较传统戏曲、古典诗词、书法,得出共性的结论,说明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题中强调体现一脉相承的气质,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故入选。
②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观点是通过比较传统戏曲、古典诗词、书法,得出共性的结论,并没有涉及纵向上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同时本题通过比较,找出传统文化的共性,而不是强调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故排除。
【答案】A二、“狂”做好题11.(2018湖北襄阳四中)陕西蓝田县近年来积极挖掘本地传统乡约家训中修身、立业、齐家、交友等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围绕“品行端正不违法、勤俭持家借物力、邻里互帮不生非、崇文尚德重教育”等内容,对千年以前由“蓝田四吕”兄弟制订、我国第一部成文的村规民约《吕氏乡约》进行重新修订并形成了《蓝田新乡约》。
这表明()①传统的乡约家训促进着人的全面发展②要批判继承传统乡约家训并推陈出新③乡约家训主导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要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中树新风、立正气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②④适合题意;传统文化具有双重作用,积极合理的乡约家训促进着人的全面发展,①是不科学的;③夸大了乡约家训的重要性,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C。
【答案】C12.(2018届安徽安庆一中)从《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到《朗读者》,2017年上半年,这些有着独特民族文化气质的节目接连“火”遍电视网络,引发关注。
创作者们从汉字、诗词、书信这些最习以为常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寻找承载节目风骨和精、气、神的支撑。
这启示我们()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②文化创新的源泉来自对传统文化的继承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④包容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解析】材料中优秀传统文化到今天仍被人们借鉴使用,这说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①正确;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②错误;汉字、诗词、书信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气质,到今天仍被使用,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③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④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