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震传感器》PPT课件
大(产生高压),也会在积碳表面产生高温热点,使发动机发生爆震。
三、发动机温度过高:发动机在太热的环境使得进气温度过高,或是发
动机冷却水循环不良,都会造成发动机高温而爆震。
四、空燃比不正确:过低的燃料空气混合比,会使得燃烧温度提升,而
燃烧温度提高会造成发动机温度提升,当然容易爆震。
五、燃油辛烷值过低:辛烷值是燃油抗爆震的指标,辛烷值越高,抗爆
电电感感式式爆震爆传震感器传感器
h
12
电感式爆震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h
13
h
14
压电式共振型传感器
由压电元件、振 子、基座、外壳 等组成,如右图 。当发生爆燃时 ,振子与发动机 共振,压电元件 输出的信号电压 也有明显增大, 易于测量。
1、压电元件 2、振子 3、基座 4、O型密封圈 5、连接器 6、接头 7、密封剂 8、壳体 9、引线
将信号送到滤波器中识
别是否发生爆震。适用
h
10
范围广。
共振型爆震传感器的显著特点是:传感器的共振频
率与发动机爆震的固有频率相匹配,因此其内部设有共 振体,并且要使共振体的共振频率与爆震频率协调一致。 其优点是输出电压高,不需要滤波器,因此信号处理比 较方便。由于机械共振体的频率特性尖且频带窄,因此 无法响应发动机结构变化引起的爆震频率变化。换句话 说,共振型爆震传感器只适用于特定的发动机,不能与 其它发动机互换使用,装车自由度很小。
检测发动机缸体振动频率来检测爆震的主要优 点是测量精度高、传感器安装方便且输出电压较高 ,因此现代汽车广泛采用。
检测混合气燃烧噪声为非接触式检测,其耐久 性较好,但测量精度和灵敏度较低,实际应用较少 。
h
8
爆震传感器
爆震传感器功用:主要是检测发动机有无爆震
发生及爆震强度,其功用是将发动机爆震信号转换 为电信号输入发动机ECU,以便ECU修正点火提前 角,防止发动机产生爆震而降低输出功率。
爆震传感器
熊聪
h
1
爆震传感器
学习要求: 1.了解爆震的原因及其危害。 2.了解传感器的作用、分类。 3.熟悉爆震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4.掌握对爆震传感器的检测方法
h
2
发动机爆震:是指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在火
焰前锋尚未到达之前自行燃烧导致压力急剧上升 而引起缸体振动的现象。
『右侧高压缩比设定,比高的发动机,燃烧室的压力较高,若是使用抗爆震性低的 燃油,则容易发生爆震。
h
4
避免爆震的措施
使用高辛烷值汽油,燃用过浓混合气,使末 端混合气本身不易发火;降低进气温度,加 强末端混合气的冷却,延迟点火时刻,以降 低末端混合气的温度;利用可燃混合气的湍 流和旋流,提高正常火焰传播速度,或设计 紧凑的燃烧室,合理布置火花塞位置,缩短火 焰传播距离,以缩短正常火焰传至末端混合气 的时间。
按结构不同可分为压电式和电感式两种。
而压电式又可分为共振型、 非共振型和火
花塞座金属垫型。
h
9
爆震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共振型:传感器固有振 动频率与发动机爆震频 率相同,爆震时,发生 谐振,输出电压信号最 大,无需使用滤波器即 可识别爆震
非共振型:爆震时,传
感器输出电压不大,具
有平缓的输出特性,需
h
5
爆震控制系统
爆震控制系统组成:爆震传感器和ECU两大部 分
从硬件上看,爆震控制系统实际上就是加了爆震传
感器的点火控制系统。
h
6
爆震传感器
爆震传感器安装位置
h
7
发动机爆震的检测方法
检测燃烧室压力变化来检测发动机振动的测量 精度较高,但传感器安装困难,且耐久性较差,一 般用于测量仪器,实际应用的压力检测传感器均为 间接检测式。
h
19
爆震传感器检修
利用K81调取爆震传感器的波形,同时分析电路图各针 脚的含义。
1号针脚:“+”信号线; 2号针脚:“-”信号线; 3号针脚:搭铁。
h
20
爆震传感器检修
利用K81读取动态数据流,进行故障分析。
h
21
爆震传感器检修
1.万用表检测(桑塔纳2000)
h
22
爆震传感器检修
2.示波器检测:
安装在火花塞 的垫圈处,每 缸一个,根据 各缸的燃烧压 力直接检测各 缸的爆燃信息 ,并转换成电 信号输送给
ECU。
1、火花塞 2、爆燃传感器
h
17
爆震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爆震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的缸体上,利用压 电晶体的压电效应,把缸体的振动转换成电 信号输入ECU,ECU把爆震传感器输出的信 号进行滤波处理,同时判定有无爆震以及爆 震强度的强弱,进而减小或增大点火提前角 。
h
3
爆震产生的原因
一、点火角过于提前:为了使活塞在压缩上止点结束后,一进入动力冲
程能立即获得动力,通常都会在活塞达到上止点前提前点火 (因为从点火到完 全燃烧需要一段时间)。而过于提早的点火会使得活塞还在压缩行程时,大部 分油气已经燃烧,此时未燃烧的油气会承受极大的压力自燃,而造成爆震。
二、燃烧室过度积碳:发动机于燃烧室内过度积碳,除了会使压缩比增
h
18
当ECU有爆震信号输入时,点火控制系统采用闭 环控制方式,爆震强,推迟点火角度大;爆震弱 ,推迟点火角度小,并在原点火提前角的基础上 推迟点火提前角,直到爆震消失为止,当爆震消 失后,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当前的点火时间角。如 果没有爆震发生,则逐步增加点火提前角一直到 爆震发生,当发动机再次出现爆震时ECU又使点 火提前角再次推迟,调整过程如此反复进行。
h
15
压电式非共振型传感器
与共振式相比,非共振 式内部无震荡片,但 设一个配重块,以一 定的预紧压力压紧在 压电元件上。当发动 机发生爆燃时,配重 块以正比于振动加速 度的交变力施加在压 电元件上,压力元件 则将此压力信号转变 成电信号输送给ECU h
1、配重块 2、压电元件 3、引线
16
压电式火花塞座金属垫型传感器
用木槌敲击传感器附近的缸体;应显示有一振动波形,敲击越重,
非共振型爆震传感器的突出优点是:适用于所有
的发动机,装车自由度很大。但其输出电压较低,频率
特性平坦且频带较宽,需要配用带通滤波器,信号处理
比较复杂。
h
11
电感式爆震传感器
主要组成:铁芯、永久磁铁、线圈及外壳。 工作原理:发动机振动时,铁心振动偏移,线圈内产生感应电 动势,输出电压信号,其大小与振动频率有关,爆震时发生谐 振,输出最大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