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卷高考文言文练习题《晋书》刘弘

全国卷高考文言文练习题《晋书》刘弘

刘弘,字和季,沛国相人也。

父靖,镇北将军。

弘有干略政事之才,与武帝同居永安里,又同年,共研席。

以旧恩起太子门大夫,累迁宁朔将军;假节,监幽州诸军事,甚有威惠,寇盗屏迹,为幽朔所称。

太安中,张昌作乱,以弘为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

弘遣南蛮长史陶侃为大都护,牙门将皮初为都战帅,进据襄阳。

侃、初等累战破昌,前后斩首数万级。

昌惧而逃,其众悉降,荆土平。

时荆部守宰多阙,弘请补选,帝从之。

弘乃叙功铨德,随才补授,甚为论者所称。

朝廷以前东平太守夏侯陟为襄阳太守。

陟,弘之婿也。

弘下教曰:“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乃表“陟姻亲,旧制不得相监”。

诏听之。

弘于是劝课农桑,宽刑省赋,岁用有年。

弘尝夜起,闻城上持更者叹声甚苦,遂呼省之。

兵年过六十,羸疾无襦。

弘悯之,乃谪罚主者,遂给韦袍复帽,转以相付。

益州刺史罗尚为李特所败,遣使告急,请粮。

弘移书赡给,而州府纲纪以运道悬远,文武匮乏,欲以零陵一运米五千斛与尚。

弘曰:“诸君未之思耳。

天下一家,彼此无异,吾今给之,则无西顾之忧矣。

”遂以零陵米三万斛给之。

尚赖以自固。

陈敏寇扬州,引兵欲西上,弘以侃为前锋,委以讨敏之任。

侃与敏同郡,又同岁举吏,或有间侃者,侃遣子及兄子为质,弘遣之曰:“贤叔征行,君祖母年高,便可归也。

匹夫之交尚不负心,何况大丈夫乎!”陈敏竟不敢窥境。

永兴三年,诏进号车骑将军。

弘每有兴废,手书守相,丁宁款密,所以人皆感悦,争赴之,咸曰:“得刘公一纸书,贤于十部从事。

”弘卒于襄阳。

士女嗟痛,若丧所亲矣。

(选自《晋书•刘弘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
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B. 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
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C. 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
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D. 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
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假节,即借以符节,皇帝将符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以威慑一方。

B. 同年,文中指在科举时代,同榜或同一年中试者,也可以指年龄相同或相同的年份。

C. 从事,古代官名,亦称“从事掾”,汉以后三公及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多称从事。

D. 纲纪,汉魏晋对公府、州、郡属吏中的高级人员的总称,也指社会秩序和国家法度。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弘才能卓越,为政恩威并用。

监管幽州军事时,他用威严和恩德,使盗寇绝迹;
太安年间,他平定了张昌的叛乱。

B. 刘弘无私大度,拥有大局观念。

益州遭受危难之时,他在人员匮乏的情况下,及
时调派粮草,使益州防守得以稳固。

C. 刘弘宽宏仁爱,体恤士兵疾苦。

一名年老士兵没有棉衣,他脱下外衣,摘下帽子,
交给士兵,并责罚了士兵的上司。

D.刘弘待人诚恳,信任重用人才。

他选人注重德行才干,被人称赞;有人诋毁陶侃,
陶侃送来人质,他将人质打发回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弘于是劝课农桑,宽刑省赋,岁用有年。

(2)陈敏寇扬州,引兵欲西上,弘以侃为前锋,委以讨敏之任。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参考答案】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理解B。

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

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

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

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

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

特别要注意“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前后是对称关系,中间断开;每句中的“者”之后表停顿,也要断开;关联词“若……则……”中间也要断开,“安得”是疑问句中的句首的疑问代词,前面要断开,然后和前句句式相当。

因此选B项。

2.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识记A。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行记忆。

B项,魏晋时没有科举制度,文中“同年”指年龄相同。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

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

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C项,“他脱下外衣,摘下帽子,交给士兵”曲解文意,文中是说他处罚了这个老兵的上司,拿出皮衣棉帽,托人转送给老兵。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理解B。

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

该题第一句中,劝,鼓励;课,督促;省,减免;用,用度;年,丰余。

第二句中,寇,进犯;引,带领;以……为……,任命……担任……。

这些词语都是句中关键词,要用心翻译。

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

【全文翻译】刘弘字和季,沛国相县人。

父刘靖,任镇北将军。

刘弘有谋略理政之才,与武帝司马炎同住在永安里,又同年出生,在一起学习。

凭借旧恩被任为太子门大夫,又升官做了宁朔将军,假节,监幽州诸军事,很有威严和恩德,使盗寇绝迹,被幽州朔方之人称道。

太安年间,张昌作乱,朝廷任命刘弘为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

刘弘派遣南蛮长史陶侃为大都护,牙门将皮初为都战帅,进驻襄阳。

陶侃、皮初数次打败张昌,前后斩首数万级。

张昌害怕逃走,其部下都投降了,荆州之地就平定了。

当时荆州各地守宰多缺,刘弘请求补选,惠帝准其所请。

刘弘于是按功劳德行才干予以委任,议论的人大加赞赏。

朝廷让前东平太守夏侯陟任襄阳太守。

夏侯陟,是刘弘的女婿。

刘弘对下属说:“统率天下的人,应和天下人一条心,教化一国的人,应以一国为己任。

要是非要任用自己的亲族,那么荆州有十郡,非得有十个女婿才能管理好吗?”于是上表说:“夏侯陟是我的姻亲,按制度不能互相监督。

”朝廷下诏予以批准。

刘弘于是鼓励、督促民众从事农桑生产,宽刑律减赋税,每年的粮食、用度都有丰余。

一次刘弘夜晚起来,听到城墙上巡更的人哀叹甚苦,就把他叫下来察问,这个兵年过六十,身体瘦弱有病,又没有棉衣。

刘弘怜悯他,处罚了这个老兵的上司,拿出皮衣棉帽,托人转送给老兵。

益州刺史罗尚被李特打败,派使者前来告急,请求支援粮食。

刘弘发公文让郡县供给,而州府的官员认为运输路程遥远,文武人力不足,准备让零陵一次运送五千斛米给罗尚。

刘弘说:“诸君没有好好思考一下,天下本为一家,彼此没有什么区别,我们今天支援了他们,则我们自己也就没有西顾之忧了。

”于是拨出零陵的米三万斛送给罗尚,罗尚借此稳住了局势。

陈敏进犯扬州,带兵准备西进,刘弘任命陶侃为前锋督护,把讨伐陈敏的重任交给他。

陶侃与陈敏是同乡,又同时出仕为吏,有人诋毁陶侃。

陶侃让自己的儿子和侄儿到刘弘处为质,刘弘让他们回去,并说:“你叔出征远行,你祖母年迈,你们可以回去,匹夫之交尚不负心,何况我们是大丈夫呢!”陈敏最终不敢窥境。

永兴三年,下诏进号车骑将军。

刘弘每有兴利除弊的举动,亲手写信给属下郡守府相,叮嘱殷切,由此人人都感激爱戴,争相投奔,人们都说:“能得到刘公一纸书信,胜过很多辅助官吏。

”刘弘卒于襄阳。

百姓为之哀痛,如丧亲人。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