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祝贺词介绍
节日祝贺词介绍等同欢乐的人群一起,组成了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
游行结束,人们聚在公园或其他公共场所共同欢度节日。
英国的国庆是女王的官方生日。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真正生日是年月日,而其官方生日则定在每年靠近月日的那个星期六。
这时候,伦敦天气比较好。
主要活动是由女王亲自检阅军旗敬礼分列式。
我国目前做法,每逢国庆,在月日晚由国务院总理主持,在首都人民大会堂举行招待会,招待中外宾客。
月日北京各大公园向群众免费开放。
晚上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联欢晚会。
二新年与春节有些国家有自己的法历。
他们的新年元旦是按照自己的历法确定日期的。
例如,伊朗的新年是月日;泰国的传统新年是宋干节(梵语求雨的意思,因此也叫泼水节),在每年的月日至日;柬埔寨的新年也在月日。
有的国家以大自然的某些现象为依据,确定元旦的日期。
非洲的乌干达每个月就有一个雨季和旱季,所以他们一年有两个元旦。
而居住在寒带的爱斯基摩人,把当地第一次下大雪的日子作为新
年的开始,称为雪花元旦。
月日是公元纪年的新年元旦,是世界各国普遍通行的节日。
在辞旧岁迎新年的时候,人们都有要欢娱庆贺一番,表达除旧布新驱灾避邪祈求丰收恭喜发财互相祝福吉祥如意的愿望和追求。
但各地的习俗不尽相同,迎新年的方式各异。
英国人在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必须瓶中有酒,橱中有肉,否则便会认为来年要受穷;有的人在除夕深夜,带着糕点和酒去亲友家拜访,他们进屋后首先去拨弄壁炉的火,象征开门大吉。
加拿大人以白雪为祥瑞。
过年节时,在住宅周围堆一道雪墙,以阻止邪魔侵犯,并企求幸福与欢乐。
意大利人在除夕之夜拥上街头,欢乐起舞。
到午夜时分,由家人拾些旧物,如旧盒子等,从窗口抛出去,以示丢掉烦恼与噩运。
元旦这天,各家各户都燃起一炉火,日夜不熄,以求一年里一切顺利。
法国人在除夕夜里必须把家中剩下的最后一滴酒喝完,以迎接新一年的好日子。
元旦这一天,法国人最关心天气,观察风向,认为南风预示一年风调雨顺;东风预示水果高产;西风预示捕鱼和挤奶将丰收。
德国人过新年有传统的爬树比赛。
元旦那天,人们组成乐队,沿街游行演奏。
美国人在除夕之夜,喜欢在外举行篝火晚会。
午夜时,把一些旧物扔进火里烧掉,并围火跳舞。
瑞士人过年时,从屋外取些白雪,洒在地上压尘,然后进行清扫。
匈牙利人除夕忌食飞禽和鱼类。
据说,吃了这些食物,幸福就会像飞禽那样飞走,鱼儿那样游走。
在世界各国,守岁是比较普遍的,除夕之夜,人们一般都要守候到新年的钟声响起。
新年到来则走亲访友,互相拜年。
送贺年卡更为普遍。
早在有初,人们就开始寄送新年贺卡。
由于新圣诞期间邮件特多,有的国家邮局还特别规定,新年圣诞贺卡要在月日前投邮,以便争取在节前送到。
每逢新年,各国领导人及各方人士之间,亦多互送贺卡或互至贺电。
有些国家还举行新年团拜,邀请外交团参加。
由外交团长代表全体使节致新年祝词,驻在国领导人致答词,并备酒水小吃招待。
春节,是中国的农历新年,也是全世界华人最主要的民间节日。
除中国外,日本越南朝鲜新加坡也有过春节的习惯。
遍布全世界的几千万华侨和华人把中国习俗和文化带到了侨居国。
春节时,他们贴春联穿新衣吃团圆饭相互拜年。
有的还举行游行庆祝,舞狮子玩龙灯,十分热闹。
中国驻外使领馆也往往在春节期间,同当地华侨举行联欢活动。
西方人虽不过春节,但他们对于中国农历每年有一个生肖属性,以及天干地支,年一个小轮回,年一个大轮回等习俗却很感兴趣。
我国发行的生肖邮票,在国外也很受欢迎。
美国总统逢春节时要向美籍华人表示祝贺。
三圣诞节公元年,罗马教会宣布月日为耶稣生日,因而这一天便成为圣诞节。
这一宗教节日,现在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信仰基督教的西方国家,一个群众性的传统节日。
在圣诞除夕,教学要举行宗教仪式。
年轻人高唱圣诞颂歌,走家串户,祝贺节日幸福。
圣诞节当天,人们合家团聚,共进节日盛餐。
圣诞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菜是火鸡。
火鸡原产于美洲大陆,世纪下半叶后传入欧洲,成为圣诞节最流行的大菜。
但是在产火鸡的墨西哥和其他拉美国家中,西班牙的烤羊羔和乳猪却成了圣诞餐桌上的主菜。
圣诞餐有的安排在中午,有的在晚上,主要是家人团聚,不请外人。
偶有例外,是请家在外地的朋友。
如果你是单身在异国他乡过圣诞节,有时会有幸被邀请去参加这种家庭团聚。
圣诞树是圣诞节期间最重要的装饰。
圣诞树通常选用冷杉展品罗汉松等不太高而又挺拔的常青植物挂上五彩缤纷的装饰品,在圣诞期间,彩灯点亮,光华照人。
现在,人造圣诞树也普遍受到欢迎,它在价格和耐久性方面比某些树种更占优势。
信基督教各国的领导人之间,在相互祝贺新年的同时,也相互祝贺圣诞节。
英国女王在圣诞节下午一般都要通过广播电视发表圣诞讲话,向全国和英联邦各国表示祝贺。
四复活节复活节在信仰基督教的西方国家中,是仅次于圣诞节的第二大节日,是纪念耶稣复活的日子。
其日期在每年春分(月日)后第一次月圆后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