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环境监察工作的现状及措施
摘要:作为环保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基层环境监察工作必须要受到高度的重视。
本文主要是针对基层环境监察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对基
层环境监察工作进行审视,提出有效的措施,为更好的进行基层环境监察工作作
为参考。
关键词:环境监察;现状;措施
引言:
作为环保工作中的基础环节,也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成分。
环境监察主
要肩负着我国大部分的环境执法,对一些环境问题进行有效的监管和处理。
对保
护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是目前我国基层环境监察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环
境保护工作不能有效的开展,使得环境保护问题得不到有效的监管和处理。
所以
采取有力的措施解决目前基层环境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
和效率有十分巨大的意义。
一、目前基层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
(一)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基层环境监察工作的展开主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标准,对环境进行有效的监管
和处理。
完善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保护法律是极其重要的,但是目前存在的法律法
规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标准条例过于笼统和概括,并没有对具体的细节进
行阐述和规定,所以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并不能对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
(二)全民环境保护参与度不高
随着目前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活质
量有了更高的需求标准。
即使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维护自身环境权益意识不断提高,但是实际上在环境保护的参与度上偏低。
难以从自身出发去保护环境,同时
也不能对周围的人带来积极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影响[1]。
所以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
人会对环境问题进行投诉,但是目前整体参与度较低,社会大众对环境的监督作
用不能得到有效的实现。
(三)环境执法形式严峻
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一些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利用法律法规的漏洞
偷排污水,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
同时企业的环保意识不强,对外虚报排污量,在
实际上仍然在暗地里对工业废水进行超量排放,导致监察部门工作难度加大,企
业排污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四)不同部门间配合度较低
要快速有效地开展环境监察工作,环境监察部门必须和相关部门紧密配合才
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环境管理过程中,环境检测部门主要是进行技术支持。
而环境监察部门则是对环境进行有效的监管,这两个部门虽然有本质上的区别。
但是实际上却是紧密联系着的,两个部门配合不当就会导致整个基层环境监察工
作的效率低下,效能产出不高,从抑制了基层环境监察工作的有效开展。
(五)基层环境监察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环境监察整体队伍的综合素质不够,其中包含基本能力素养不够以及相关职
业素养不够。
所以常常会发生一些检查不到位、胡乱收费的情况。
导致监察工作
不能正常进行。
对环境监察不够细致,甚至有个别环境监察工作人员帮助一些环
保意识薄弱企业进行排污掩盖。
所以有效的开展环境监察工作,提高环境监察整体队伍的素质,是基层环境监察的重中之重。
二、改善基层环境监察工作的措施
(一)完善基本的法律法规
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对基层环境监察尤为重要,在对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完善时。
应当充分的听取地方部门的意见,也可以采纳民众的意见。
同时地方政府可以针对本地的具体情况出台相应的规定,这样可以有效的弥补法律法规中的不足和漏洞。
使得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不断加强,明确强化环境法律责任,提高环境监察处罚力度使得环境执法更加高效化和严谨化。
(二)提高宣传力度,促进公众监督
环境保护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不仅关系到社会基本生存质量也关系到后续的经济发展[2]。
扩大渠道对基层环境监察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促进群众保护环境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使得地方政府提高对保护环境的重视力度,营造良好的基层环境监察氛围。
同时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鼓励群众参与,实施匿名举报激励制度,充分调动人民群众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实现全民参与。
(三)促使企业协助环境监察
企业是基层环境监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企业环境保护意识,实施环境保护义务自觉合作促使基层环境保护监察工作的展开。
在工作进行时,基层环境监察部门应该与企业形成良性的交流,提高和企业的业务沟通,促使双方的良性发展。
基层环境监察部门提高服务意识,培养与企业的关系。
从而激发企业对基层环境监察部门的信任,有利于基层环境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企业履行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四)高效开展环境监察工作
环境监察工作不是宏观调控的,而是应当严谨办公,从细微小事做起,严格对待实际数据情况。
利用对企业的具体产出情况和排污总量进行精确的统计,并且对监察现场进行实地取证[3],做好相应的追踪调查。
改变原有的工作模式,将单日工作改成灵活性的工作模式,这样才能摸清具体情况对情况做到准确排查。
利用明查和暗地调查,询问群众,从各个渠道去开展检查工作。
同时升级配套监察设备,提高硬件设施的条件,促进监察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提高基层环境监察的队伍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效率。
(五)构建新的执法理念
由于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执法形式应当随执法理念而变化,传统的执念理念或许不再适应目前的环境执法。
由于基层环境监察的工作主要是在事后对环境进行处理,这是已经造成了环境的污染,虽然有时可及时的发现环境破坏,但是实际上环境破坏已经成为定局。
环境保护应当提前预见破坏环境的因素,并且进行有效的规避,做好未雨绸缪工作。
所以基层环境监察部门应该更新执法理念,及时的为环境污染的预防工作做好准备[4]。
基层环境监察部门应当利用工作的特质,激发相关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的生成,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思想。
从而带领企业和相关部门共同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
(六)加强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合作
环境监察只依靠基层环境监察部门是难以完成的,需要各部门的配合,比如环保部门、城管部门和司法部门。
其中环保部门应该有效的和其他部门进行信息
交换,对相关工作进行分配和调和,做到“各司其职,各行其事”。
有效的防止被监管到的环境破坏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的情况的发生。
在遇到企业单位或者部门不配合的情况时,应当由司法部门进行统筹协调或者强制执法。
同时城管在和工商部门进行相应的合作时,应当多部门配合执法。
加快监察工作进行效率,有效的解决在对环境保护的执法问题。
构建完善的环境监测的系统,使得基层环境监察和基层环境监测能够协调进行,相互联动。
同时环境监察工作需要依靠环境监测部门的具体数据信息进行工作上的调配,所以信息在部门之间是否得到的及时的共享,关系到环境监察工作是否可以有效的进行。
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部门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共同商讨制定有效的工作计划,才能够更好的开展环境监察执法工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层环境监察部门可以有效的掌握环境破坏的情况,并且对此进行积极的处理,为政府治理环境提供数据信息。
这对提高我国的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公众进行监督,促进部门协作以及提高监察部门整体素质等几个方面出发,对基层环境监测工作进行改善。
基层环境监察工作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切实的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
从而使得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能保护好生态环境,促使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馨,李敏.基层环境监察工作现状及对策[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3):130-130.
[2]王乐,宋芸伶.浅谈基层环境监察工作的现状及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8).
[3]王杨哲.浅谈基层环境监察工作的现状及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
保,2016(3):123-123.
[4]孙淘萍.基层环境监察工作现状及对策[J].自然科学:文摘版:00162-0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