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结算实验报告1

国际结算实验报告1

国际结算




实验课程:国际结算
专业班级:经济学院金融三班
学生姓名:张强学号:20135142
学生姓名:黄明博学号: 20135145
学生姓名:黄一笑学号:20135146 指导老师:杨明娜老师
2016年12月25日
国际结算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信用证是目前国际结算领域最为重要的一种结算方式。

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买方首先要根据买卖合同向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

本实验的目的就是要求我们掌握信用证申请的填制方法。

要求我们对信用证的业务流程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掌握进出口买卖合同的相关内容和知识,对国际货物运输,保险业务有基本的了解,熟悉商品品质,数量,价格的表示方法;了解各种贸易术语的含义,还要求我们会严格按照买卖合同要求填写信用证申请书,这也是本书实验的主要目的。

二、实验内容
1. 出口跟单托收业务
1.1 托收委托申请
根据案例信息,填写托收委托申请书并填制单据。

1.2 托收委托审核、登记
托收行收到委托人的托收申请以后,进行托收委托审核和登记。

1.3 托收指示
汇出行向代收行发出托收指示,要求代收行按照托收指示的要求向付款人提示单据要求付款人付款。

1.4 收汇解付结卷
1.5 托收修改
根据案例信息,委托人填写托收修改申请书,托收行根据托收修改申请书,给代收行发出托收修改指示。

1.6 托收催收
托收行根据委托人的要求,向代收行发出催收指示。

2. 出口跟单托收的修改
在托收银行寄出单据后,因各种变化情况而修改条款或托收金额时,委托人应提交“申请书”或“委托书”,经审核后才能通知国外代收行办理修改手续。

如系修改金额或交单条件的,应在出口托收登记簿与电脑系统上做相应的批注,
修改金额同时应做相关账务处理。

3. 出口信用证业务
3.1 来证通知
根据案例信息,通知行收到开证行的STIFT信用证以后进行来证登记,并将信用证通知受益人。

3.2 出口审证和制单交单
受益人收到信用证以后进行审证,检查信用证与合同是否相符、信用证有没有对受益人不利的条款等,在信用证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发货并准备信用证规定的所有单据。

3.3 出口审单、寄单登记、寄单索汇
出口地银行收到受益人交来的单据、信用证、信用证修改(若有)以后审单,然后做寄单登记,并按开证行的指示进行寄单索汇。

3.4 收汇解付结卷
出口地银行收到开证行款项以后将款项入受益人账户。

4. 信用证的修改
4.1 审核信用证修改书的表面真实性
4.2 修改书内容的审核
我行应抽出原信用证留底,仔细审核修改后的条款是否一致,修改内容是否清楚、完整、合理。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提请受益人注意,或联系开证行澄清。

4.3 缮制信用证修改通知书
5. 信用证收单审单
5.1 接单
5.1.1审核单据种类和份数
5.1.2 对提单、贸促会产地证及商检局证明等非出口商出具的单据进行初审。

如有不符点,要及时退交出口商修改。

5.1.3 审核出口商所附的信用证正本以及修改是否齐全和完整
5.2 登记
在交单议付登记簿上登记收单日期、客户名称、发票号码、金额等主要内容
5.3 审单
审核单据的顺序首先应纵向审核,即单证一致,然后再横向审核,即单单一
致。

6. 寄单索汇
6.1 缮制寄单索汇通知书
6.2 根据信用证不同的偿付条款,我行可:
6.2.1 向偿付行索汇
6.2.2 向开证行索汇
6.3 索汇路线
7. 寄单
7.1 信用证项下各类单据及非我行通知的信用证审核完毕后,均需复印一份留底,归入以交单业务编制的业务档案。

7.2 在信用证背面批注出单日期、BP编号、发票号、议付金额、信用证余额等,并由审单人签章。

对于允许分批装运的信用证,当信用证有特殊的货物品种数量规定时,须将货物分装的明细情况在背批时一并注明,以便今后议付同一笔信用证时核对。

7.3 按总行制定的费率表及有关收费规定,将各项费用加议付金额一并向开证行收取。

如信用证指明费用由受益人承担时,由受益人预交或在款项收妥后扣收。

7.4 按照信用证上的寄单要求,将单据连同寄单索汇通知书第一联用快递方式寄交开证行。

三、实验心得
在课程知识的学习后,再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让我受益匪浅。

实际操作的过程和在课本上是有差别的,为以后的操作垫基础要多进行练习。

总的来说,这两个实验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深刻的认识了信用证的业务流程。

同时我也了解到,信用证业务需要银行有熟练的业务技能、良好的信誉,因为银行在信用证的业务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资信差的银行会给进、出口双方带来负面效应。

通过国际结算所有的这些实验操作,能很好的弥补课堂知识掌握不足的缺陷,而且从刚刚了解业务到熟悉业务,再到后来慢慢熟练掌握业务,使我受益匪浅,不仅巩固了国际结算理论知识,而且也能良好的理解实务操作,为今后走上社会从事该方面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