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涵台背回填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保障公路建成后平稳、舒适、畅通、安全的运营,在工程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必须消灭、杜绝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通病,常见病、多发病如桥(涵)头跳车、沥青路面松散、沉陷、裂缝等病害,强化工程质量保障体系,彻底消除其隐患。
根据有关技术标准,施工技术规范及设计图纸,特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要求
(一)公路桥(涵)等台背回填要求
1、填是指结构物完成后,用符合要求的材料分层填筑结构与路基之间的遗留部分。
2、构物处的回填,应按图纸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
回填时圬工强度的具体要求及回填时间应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有关规定执行。
3、回填材料除图纸另有规定外,必须选用透水性材料,如砂砾、碎石、碎(砾)石土等,或半刚性材料如石粉土等,或监理工程同意的其它材料: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50mm。
在距路面基层以下1m处,顺路线方向长H×1.5m处,必须采用水泥含量为4-5 %的水泥稳定土分层填筑。
4、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长度,顶部为距翼尾端不小于H×1.5m,底部距基础内缘不小于2m,拱桥台背填土长度不应小于台高的3-4倍,涵洞填土长度每侧不应小于2倍孔径长度。
5、台背的填土应分层填筑,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20cm,其应实度要求从填方基底至床顶面均为95%。
6、当用石矿填料时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有关规定执行。
7、在回填压实施工中,应对称回填压实,并保持结构约完好无损,压路机达不到的地方,应使用小型机动夯具或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其它方法压实。
如对结构物有损坏,承包人应自费进行补救,直到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为止。
8、需回填的基础应及时排水,若无法排除基坑积水时,则应采用砂砾材料回填,并在水中分层铺筑,直到回填该处的水全部被回填的砂砾材料所掩盖,并达到充分压实的程度时,再进行充分夯实。
9、监理工程师应对结构物回填全过程旁站。
施工单位不得用草皮土,垃圾和有机土等回填。
严禁结构约基础超挖回填虚土。
驻地项目执行办(驻地处)应不定期抽检,并根据项目具体要求,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
并协助做好因施工单位违反本协议书的规定而做的处罚措施的执行。
(二)、沥青路面施工要求
具体参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二、检查验收标准
1、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2、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桥涵、检查验收标准
3、合同文件
4、交通部、厅、局有关文件、法规的规定
5、相关的规范和该合同段的专用条款要求
6、交通部颁发的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规范
三、处罚措施
1、在工程开工前,各合同段承包人、监理组,根据施工规范、设计文件及第一条要求的内容,制定出详细的桥(涵)台背填土,沥青路面松散、沉陷、裂缝的施工计划和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措施,否则监理组、驻地处不得签发开工令。
若施工单位无计划、无质量保证措施、无质检人员在场,监理默而开工的,一经现场执行办发现,一律返工,各施工单位、监理组并在全疆范围内通报批评。
2、严格控制台背回填的质材料,必须按要求准备回填料,按要求进行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分层检测,在构造约(台背)明显处划出分层厚度,以及标明含水量、碾压遍数等。
否则,不予开工。
3、严格控制台背回填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必须全过程旁站,按要求抽查,有一项工作不到位者,通报批评,罚金500元。
4、在台背回填过程中,使用不合格材料,不按施工工序施工者,一经发现,立即停工并返工,对当事人罚款500元,监理员(旁站)罚款300元。
5、桥(涵)、路面全部完工以后,产生了桥(涵)头跳水车,按以下条款处理。
(1)合同段内,所修建的桥(涵)有一处以上的桥(涵)头跳水车或沥青路面松散、沉陷、裂缝面积超过5%的,取消该合同
段所在单位在新疆公路建设市场投标资格一年,并取消该监理单位投标资格1年,监理主要负责人(包括在职或聘用)今后不得从事新疆境内公路工程监理工作,全部返工费用承包人自负,全疆通报。
(2)合同段内,所修建的桥(涵)有一处以上的桥(涵)头跳车或沥青路面松散、沉陷、裂缝面积超过2%,撤消该合同段项目经理职务,降低一级工资并降级使用(厅、局所管企业),区外企业的项目经理今后在新疆不得在新疆参与公路建设施工管理。
对监理单位通报批评并取消监理组长职务,一年内不得进行监理业务,罚金1000元。
返工费用由承包人自负,全疆通报。
(3)合同段内,所修建的沥青路面松散、沉陷、裂缝面积超过1%,限期整改,项目经理罚金1000元,监理组罚金500元。
(4)工地项目执行办(驻地处)未按本责任书要求督促各施工单位做好桥(涵)头跳车、沥青路面松散、沉陷、裂缝等病害管理的,公路局将对各项目执行办(驻地处)通报批评并追究各项目执行办(驻地处)领导的责任。
(5)建设单位凶能部门将随时对施工单位的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对违反本协议书有关规定的各单位和责任人按条款作相应的处罚。
四、责任期限
本办法构成合同的组成部分,在双方签订合同后即生效,在按照合同规定的工程施工期完成后自然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