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古典诗歌借景抒情的四种形式ppt
中国古典诗歌借景抒情的四种形式ppt
借景抒情 :
诗人通过描写景物来表 达思想、抒发感情的抒情 方式叫借景抒情,也叫融 情于景。
景与情的关系
• 一切景语皆情语。 • 情有乐哀,景也有乐景哀景。 • 所谓乐景,指容易使一般人赏心悦目的 景物,如:和风丽日,啼莺舞蝶等; • 所谓哀景,是指容易使一般人情绪感伤 的景物,如:残阳凄风,颓垣落叶等。 • 景与情或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 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 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 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乐景写哀情)
(二)、指出下列诗歌分别用了借景 抒情的哪种类型
1、 除夜作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以乐景写乐情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提问:诗中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寒山寺。 提问: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请抓住一两种景来具体分析 明确:幽寂凄冷。‘‘乌”加一 ‘‘啼’’字,通过绘 声,令人倍感凄凉。 提问: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写出了羁旅者孤孑清寂、愁绪满怀的情感。
以哀景写哀情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提问: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碧江、白鸟、青山、红花。(绘色) 提问:作者身在何方? 明确:作客他乡。 提问:作者此时心情如何? 明确:归心似箭,思乡殷切,春景虽美,却无 心欣赏。
以乐景写哀情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 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 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 况是蔡家亲。 提问:前四句写了什么景?有什么特点? 明确:描写了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静夜里的荒村、陋室 里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画面充满着辛 酸和悲哀。 提问:后四句写了什么? 明确:写了表弟来访见宿。 提问:表现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喜出望外。
衡阳县一中 常双红
衡阳县一中 常双红
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就是 诗人在其诗中以第一人称“我”为 抒情主体,袒露胸怀,不假掩饰地 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的一种抒情 手法 。
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是诗人借助景、 物、人、事等来委婉地表 达思想感情的抒情手法。
间接抒情:
1 2 3 4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借人抒怀 寓情于事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滿天风雨下西楼。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 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
思考:诗的第二句写了什么景?这些景有 何 特点?此时诗人心情怎样?
• 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 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 彩格外鲜艳,景色越美,越显出别离的难 堪。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提问:此诗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满蹊花、流连戏蝶、自在娇莺。 提问:“流连”、“自在”两词在文中有何好处? 明确:不仅是戏蝶、娇莺姿态的客观写照,也传 出它给人心理上的愉快轻松的感觉。(情态) 提问: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愉悦、欣喜。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诗中写了哪些景?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感情?抓 住景的特点鉴赏。
首尾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写了“残灯”、“幢 幢影”、“暗风吹雨”、“寒窗”,景物阴沉昏暗,而此 时诗人遭贬,又身患重病,忽闻挚友也蒙怨被贬,极度震 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齐涌心头,心境悲凉。(“窗” 前冠一“寒”字,从触觉上给人以主观感受。)
以哀景写乐情
以乐景写乐情
类主 型要
以哀景写哀情
以乐景写哀情 以哀景写乐情
小结 :
以乐景写乐情,愈见其乐; 以哀景写哀情,愈见其哀;以 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 倍增其哀乐。
课堂练习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 年高考全国卷1)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 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从军行
陈羽Biblioteka 海畔风吹冻泥裂, 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 红旗直上天山雪。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 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 红旗直上天山雪。
提问:诗中一、二句可以看出将士面临是怎样的环境? 从“红旗直上”可知战士的精神面貌如何? 明 确 : 环 境 极 为 严 酷 -- 天 山 脚 下 寒 风 劲 吹 , 湖 边 (“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落 光, 枝梢被狂风折断。(绘形) 风雪中红旗不乱,“直上”的动态描写,显 示了从军将士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本诗用 浓重的氛围映衬从军将士的风貌。
提问:全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水、云、早莺、暖树、新燕、春泥、 乱花、浅草、绿杨、白沙堤。 提问:这些景物突出春的什么特点? 明确:蓬勃生机。 提问:写景中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明确:抓住了景物的动态和色彩。(莺争、燕啄、绿杨) 提问: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从诗中找出这个关键词语。 明确:表现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最爱”。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哀 景 写 哀 情
2、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 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为子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