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套试题答案

第三套试题答案

应用本科试题(3)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下列刀具材料中,称为立方氮化硼的是[ ]A T10AB CBNC W18Cr4VD YG32. 铰刀属于[ ]A 定尺寸刀具B 成形刀具C 展成刀具D一般刀具3. 由于操作者为了避免产生不可修复的废品,主观地使轴径加工的宁大勿小,使孔径宁小勿大,则其尺寸误差将呈现[ ]A 正态分布B 双峰分布C 偏态分布D平顶分布4. 通过主切削刃上一点,与主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该点基面的平面称为[ ]A 法平面B 切削平面C 正交平面D 背平面5. 在装夹工件时,为了提高工件的刚度和定位稳定性,常采用[ ]A固定支承B可调支承C自位支承D辅助支承6. 削用量三要素中,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A. 切削速度B. 进给量C. 背吃刀量D.三者基本相同7. 同一个工人在同一个工作地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 ]A 工序B 工步C 安装D 走刀8. 工件加工所需限制的自由度必须全部限制,否则就会产生的现象是[ ]A.完全定位B.不完全定位C.过定位D.欠定位9. 某尺寸公差为0.1mm,加工后这批零件的均方根偏差为0.02mm,则工序的工艺能力[ ]A过高 B足够 C勉强 D不足10.常值系统误差将影响机械加工误差分布曲线的[ ]A分布曲线中心位置B均方根偏差大小 C 工艺能力系数D分布曲线形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1. 切削用量三要素包括切削速度、 和背吃刀量。

进给量12. 车削外圆时,工件待加工表面直径为30mm ,主轴转速为500rpm ,此时切削速度 为 m/s 。

0.78513. 某厂汽车的年产量为5万台,每台汽车有四个活塞,每年生产活塞的废品率为3%,备品率为5%。

该厂汽车活塞的年生产纲领 万台。

21.6314. 将铸件在露天放置几个月或几年时间,让其在自然界缓慢释放内应力,使材料组织逐渐趋于稳定,该过程称为 。

自然时效15. 按照在一批零件中出现的规律划分,加工误差可分为_____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 16. 工序 原则的特点是设备数和操作工人多,对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

分散 17. 机床传动链始末两端传动元件之间相对运动的误差称为 。

传动链误差 18. 机床代号“MG1432A ”中,数字“32”表示 。

最大磨削直径320mm 19. 切削力的三个分力中,不消耗机床功率的是 。

背向力20. 加工工件时用加工过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这种定位基准称为 。

精基准 21. 在规定的工作期间内,机床保持所需要的精度,称之为 ___。

精度保持性 22. 设计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位置变动量称为 。

定位误差 23. 在铣床上采用模数铣刀加工齿轮属于齿轮加工方法中的 法。

成形24. 对箱体类零件采用“一面两销”定位,其中一个销子要加工成菱形,目的是为了避免 。

过定位25. 加工脆性材料的切屑属于 。

崩碎切屑26. 刀具磨损的形式包括前刀面磨损、后刀面磨损和 。

边界磨损27. 在工件加工和装配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的封闭尺寸组称为 。

尺寸链 28. 自位支承能限制 个自由度。

129. 某工件外径的设计尺寸为00.0825φ-mm ,其加工误差分布规律呈正态分布,实际尺寸的平均值为24.94mm ,该工序的常值系统误差为 。

0.02mm30. 磨削一根丝杠,已知被磨丝杠的长度为400mm ,其温度比机床母丝杠的温度高1C,工件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为51.1710(1)C α-=⨯ ,则被磨丝杠将伸长 mm 。

0.0047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1. 工艺规程 将零件的合理加工工艺过程用工艺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用以指导生产,该文件称为工艺规程。

32. 系统性误差 在顺序加工一批工件时,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或遵循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系统性误差,其中前者称为常值性系统误差,后者称为变值性系统误差。

33. 特种加工 特种加工是利用化学、物理或电化学方法对工件材料进行去除的一系列加工方法的总称。

34. 夹紧 工件定位后用外力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称为夹紧。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35. 机械加工工序先后顺序的安排应遵循哪些原则?(1)先加工定位基准面,后加工其它表面 (2)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 (3)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4)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 36. 简述无心磨削的工艺特点?不用顶尖支承或卡盘夹持,将工件置于砂轮和导轮之间,并用托板支承定位,工件在导轮摩擦力作用下旋转,这种磨削方式称为无心磨削。

无心磨削的生产效率高,容易实现工艺过程的自动化;不能磨削带键槽和平面的圆柱面,也不能磨削同轴度要求高的阶梯轴外圆表面。

五、标注题(10分)37. 下图为外圆车刀加工圆柱面图。

根据图形写出代号为1~5的刀具角度名称和符号。

假设机床主轴转速为600转/分钟,根据图中参数计算切削速度和背吃刀量的大小。

参考答案:1-主偏角(r κ); (1分) 2-副偏角(/r κ); (1分) 3-前角(o γ); (1分) 4-后角(o α); (1分) 5-刃倾角(s λ); (1分) 切削速度: 3.143060056.52m min 10001000dnv π⨯⨯===(或0.942m/s ) (3分)背吃刀量:mm 2226302=-=-=m w p d d α (2分)六、分析题(8分)38. 试分析下面定位方案中各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并说明定位方案是否有不合理处,若有提出改进措施。

(8分) 答:(1)固定短锥销1限制x 向、y 向和z向3个平动自由度;(2)可滑动短锥销2限制绕x 轴和y 轴2个回转自由度; 由上分析,工件绕z 轴回转自由度未被限制,属于不完全定位。

七、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39. (本小题10分)如图所示,在尺寸00.1050-mm 和0.07015+mm 加工后,用工件端面E 定位来铣缺口保证尺寸0.2508+mm 。

画出尺寸链图,指出尺寸链中的增环,减环和封闭环,并求工序尺寸A 及其公差和上下偏差。

解:(1)尺寸链图:(2)尺寸0.2508+mm 为封闭环,尺寸A 、0.07015+mm 为增环,尺寸00.1050-mm 为减环。

(3) 8=A+15-50ES(8)=ES(A)+ES(15)-EI(50)EI(8)=EI(A)+EI(15)-ES(50) 于是A =8+50-15=43mmES (A )=0.25+(-0.10)-0.07=0.08mm EI (A )=0+0-0=0mm T (A )=0.08mm 故: 0.080A 43mm +=(4)按入体原则标注0.08000.08A 4343.08mm +=-=40. (本小题10分)现欲在一外圆尺寸为008.040-Φmm 的工件上钻一小孔,要求保持尺寸005.035-=l mm ,如采用如图所示两种定位方案,已知V 形块90α=,第二种方案两个计算V 形块同时移动,具有自动对中功能。

求两种方案的定位误差。

解:方案(a) :(1)定位基准为轴线,工序基准为上母线,基准不重合。

0.080.0422d jb T ∆===方向向下。

(2)基准位移误差:0.080.056902sin2sin22djw T α∆===︒方向向下。

所以:0.096DW jb jw ∆=∆+∆=方案(b ):(1)定位基准为轴线,工序基准为侧母线,基准不重合。

0.080.0422d jb T ∆===方向向右。

(2)由于定心夹紧机构,基准位移0jw ∆=。

所以:0.04DW jb jw ∆=∆+∆=41.(本小题12分)在车床上加工一批直径要求为00.0825φ-mm 的轴。

加工后已知外径尺寸误差呈正态分布,均方根偏差为0.01σ=mm ,分布曲线中心比公差带中心大0.02mm 。

求:(1)试画出正态分布图;(2)计算该批零件的合格率、不合格率及可修复率和不可修复率? (3)系统性误差是多少?(4)计算工序能力系数,判断本工序工艺能力如何?解:(1)分布曲线中心(平均尺寸)为:max min0.0229.98mm 2x x x +=+= 作工件尺寸分布图。

(2)作标准变换,令max min2524.9820.0124.9824.9260.01r l x xZ x x Z σσ--===--===查表,可得max min ()(2)0.4772()(6)0.5z z ϕϕϕϕ===≈(3)故偏大不合格率为:max 0.5()0.0228 2.28%d P z ϕ=-== 可修复;偏小不合格率为:x min 0.5()0P z ϕ=-≈ 不可修复;合格率为:197.72%d x P P P =--= (4)工艺能力系数: 0.08 1.333660.01p T C σ===⨯>1, 说明工艺能力足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