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信工程专业认知实习报告

通信工程专业认知实习报告

2011级通信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报告1 实习目的通过两周的专业实习进一步掌握和强化通信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了解当代通信新技术及运营商实际情况,认识电子门网络布线、学校网络中心设备运行状况,学习其工作原理及领域。

理论联系实践,为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实习时间安排3 实习任务及内容3.1 实习任务1.做好实习笔记。

2.联系所学专业知识,多思考,多请教。

3.总结实习中所学的知识及心得体会,完成实习报告。

3.2 实习内容3.2.1参观计算机学院407网络布线实验室,了解电子门网络布线,知道其功能。

认识了布线过程中用到的设备。

动手做网线和水晶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综合布线实训室是综合布线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布线系统拓扑设计、工程施工、测试、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使我们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拓朴结构,计算机网络工程的规划与建设,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中的传输介质,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等内容,分析典型的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项目,学会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项目的设计、施工与管理等知识,为我们走上相应的工作岗位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3.2.2参观安全学院高性能计算平台安全学院高性能计算平台为曙光4000系统,理论计算峰值:2.9万亿次浮点运算/秒。

硬件配置:基础架构:机架式高性能计算机集群,可动态扩展。

现有节点35个,其中30个计算节点,2个胖节点,1个管理节点,2个I/O 节点。

此外包括:结点机柜、供电系统、布线系统、散热系统,主控制台,KVM 等。

计算节点:曙光天阔I620r-G。

CPU:Intel Xeon E5530四核64位处理器,2.4GHz×2颗。

内存:16G硬盘:146GB 15000RPM热拔插SAS。

网络:双千兆以太网。

SMP胖节点:曙光天阔I840r-H。

CPU:Intel Xeon 7440四核64位处理器,2.4GHz×4颗。

内存:32G。

硬盘:300GB×2 15000RPM热拔插SAS。

网络:双千兆以太网。

管理结点:管理结点胜任NIS服务器以及编译服务器,可以承受长时间、大用户量的并发访问,基本配置同计算结点。

节点硬盘:15000RPM 10TB,热拔插SAS 结点操作系统: Suse Enterprise Server 103.2.3 参观校园网络中心,了解服务器、交换机的作用。

2010年10月份以前,校园网从网络中心主活动中心学生区为两条1000M。

网络主干存在“活动中心—基建处—三好教学楼”一条环形冗余网,在活动中心或三教设备故障时起到应急作用。

2010年10年以后,校园网主干结构更改为双核心,万兆连接。

全校分为四个区域,西南教学楼,东部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家属区,图书馆和服务区6个区域。

办公区和家属区各取消楼内三层交换机,直接连接区域汇聚,避免楼内交换机性能瓶颈。

改造后校内主干网为双重树状结构,各部分以两条万兆链路互取,带宽较改前扩大二十倍。

3.2.4听学校一卡通讲座,学习一卡通系统运行过程。

校园IC卡采用当今技术成熟的非接触式IC卡,它成功地将射频识别技术和IC技术接合起来,解决了卡内无电源和免接触的技术难题,具有操作方便、快捷、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安全性好和一卡多用的优点。

随着VLAN(虚拟局域网,VirtualLocalAreaNetwork)技术的发展和防火墙技术的加强,校园一卡通系统是基于校园网进行设计与应用的。

首先要求校园网的网络设备支持VLAN功能,其次要对校园网进行VLAN进行划分,在VLAN中划出一卡通专用虚拟网的网段,该网与其他校园网之间取消路由功能,从而在逻辑上与校园网分开,保证了一卡通专网的安全性。

而用户查询部分,采用了动态Web发布技术,采用了客户机/Web服务器/服务器三层结构(见图4)。

后台为同一个数据库服务器,客户端为Web浏览器,中间层是一个Internet信息发布服务器,一方面它根据用户的操作以及脚本的定义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数据库请求,另一方面接受数据库服务器反馈的信息,并转换成标准的HTML格式,发送给客户端。

3.2.5 参观联通公司机房。

了解联通运营过程以及交换机、路由器等核心设备的功能、作用。

参观联通公司的中心机房、网络监控机房和程控交换机房。

在机房里接触了实际设备;了解各种设备配置情况和实际通信网络的功能、构成;聆听了工程师的讲解;熟悉各个机房的运行维护内容及其流程。

经过在联通公司的参观、学习,使我受益匪浅。

计科学生了解和熟悉了现代企业运营理念和工作方式,也了解到许多专业知识,例如:CDMA技术、G网交换、ADSL技术等与我的专业息息相关的内容。

对学生所学的程控交换控制、通信原理、光纤通信等科目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学生在这次学习中更深入的了解了通信部门实际运营中的职能分工,进一步了解了通信这个行业。

3.2.6联通高级工程师讲座,讲解网络知识,以及通信行业的前景。

3G无线移动网络大大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当前,大部分3G运营商已经升级到3G增强型技术,下行传输速率提高到21Mbit/s,3G增强型技术所提供的高带宽,使得占用带宽较多,实时交互性较强的互联网业务可以在3G网络上广泛应用,为运营商的业务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发挥空间。

光传输是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以光信号形态进行传输的技术。

现在商用系统SDH系统 155Mbps、622Mbps、2.5Gbps、10Gbps。

– DWDM系统32x10Gbps、 40x10Gbps。

光传输技术包括SDH(同步数字系列)、PDH(准同步数字系列)、波分复用技术、光分插复用、光交叉互连及全光网络。

光传送网络技术、光因特网技术、宽带综合光接入技术是光通信发展的动力。

EPON(无源光网络)新型的光纤接入网技术,它采用点到多点的结构、无缘光纤传输,在以太网上提供多种业务。

它在物理层采用PON技术,在链路层使用以太网协议,利用PON的拓扑结构实现了以太网的接入。

它结合了PON 技术和以太网技术的优点:低成本;够宽带;扩展性强,灵活快速的服务重组;与现有以太网的兼容性;方便的管理等。

在不光纤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采用多级分光且分光功率不等的光分路器,可节约光纤的开支。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三合并不意味着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

三网融合应用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等多个领域。

光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综合传送各种业务信息提供了必要的带宽和传输高质量,成为三网业务的理想平台。

统一的TCP/IP协议的普遍采用,将使得各种以IP为基础的业务都能在不同的网上实现互通。

具有统一的为三大网都能接受的通信协议,从技术上为三网融合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对于终端用户而言,三网融合提供的是一种更多的选择方案和更丰富的交互应用。

3.2.7参观校园基站,掌握网络知识。

学习WCDMA网络优化技术,掌握网络优化的基础知识,体会认知网络优化的技术运用。

网络优化是整个无线网络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根据无线网络系统的实际表现和性能,对网络进行合理的调整,逐渐改善网络的性能,达到在现有配置条件下系统性能的最优。

整体优化是CDMA技术的典型特点。

因为频率相同,所以网络优化应当对系统内所有的基站整体同时进行。

对于WCDMA系统的优化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1 小区布局优化:包括站点位置、拓扑结构、是否使用多层、多频网络、天线方位角、下倾角、高度等工程参数的优化。

2 覆盖优化:优化容量与覆盖之间的关系,根据业务特点优化覆盖指标。

3 容量优化:合理控制负载,结合阻塞率、掉话率等指标调整资源配置。

4 无线资源管理优化:包括小区参数、切换参数、接入参数、功率控制参数和各类定时器等参数的优化。

5 导频污染问题:导频污染问题分析及其解决方案。

6 邻区优化:包括邻集列表优化、控制合理邻区数量以及结合实际情况调整邻区参数等。

3.2.8参观电工电子实验中心首先由老师给我们介绍了高频电子实验室,实验室里的设备主要有:示波器,DA22B型超高频毫伏表(20KHZ~600KHZ),BT3-B频率特性测试仪,信号发生器等。

接着给我们单片机,主要是嵌入式及ARM认识实习。

嵌入式系统是设计完成复杂功能的硬件和软件,并使其紧密耦合在一起的计算机系统。

术语嵌入式反映了这些系统通常是更大系统中的一个完整的部分,称为嵌入的系统。

嵌入的系统中可以共存多个嵌入式系统。

同时了解了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使我们了解到PLC的优点及良好的发展前景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先进技术对车辆进行实时的可视化调度,使调度指挥更加及时有效。

3G监控系统,使车辆视频与声音的无线实时传输、远程查看现场、远程回放录像都轻而易举的实现。

电子巡更系统,使夜间公交车辆的安全有了保障,对保障车辆财产及场站的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智能化交通运输系统,是在较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条件下,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和系统综合技术有效的集成并应用于整个运输系统,以解决交通安全性、运输效率、能源和环境问题,从而建立起大范围内发挥作用、适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

在公路运输领域,智能化系统将汽车、驾驶员、道路及其相关的服务部门相互联系起来,从而使公路能够高效地使用公路交通设施和能源。

该系统将采集到的各种道路交通及服务信息经交通管理中心集中处理后,传输到公路运输系统的各个用户,出行者可选择交通方式和交通路线;交通管理部门可自动进行合理的交通疏导、控制和事故处理;运输部门可随时掌握车辆的运行情况,进行合理调度。

济南近年来,济南公交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成果,以建设共享信息平台为主线,加速公交智能化建设。

济南公交信息平台整体架构采用集约化的数据管理模式,建立了以公交指挥中心为核心,各种应用系统为支撑的公交信息化指挥体系。

我们在济南公交调度指挥中心看到,所有上路公交车的位置、运行状态等信息都实时显示在监控大屏幕上。

在这里,工作人员可对运行在济南大街上的公交车辆实现调度、指挥。

在宽7.32米、高1.83米的液晶显示屏上,不断切换先驶出公交场站、公交线路车辆位置,甚至每辆公交车内部的情况,声音、图像同步传输……在大屏幕侧一辆20路公交车的运营情况尽收眼底。

四幅图分别显示该车车门和投币箱、司机、车身和车尾的情况。

大屏左侧则是一张济南市公交运营图,工作人员点击其中一辆公交车,屏幕上立刻显示出该车的实时监控情况,包括公交车的线路、驾驶员、车辆编号、当前位置、当前速度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