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北京首师大附中高一(上)期中化学含答案

2019北京首师大附中高一(上)期中化学含答案

2019北京首师大附中高一(上)期中化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分)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2.(2分)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Mn2+→MnO4﹣B.Fe3+→Fe2+C.CuO→Cu D.H2SO4→BaSO43.(2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A.化合价的升降B.分子中各原子重新组合C.电子的得失或偏移D.氧原子的得失4.(2分)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5.(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纳②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粉末产生③过氧化钠可在潜水艇和呼吸面具中作供氧剂④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3⑤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都能产生白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6.(2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氯气不容于水,因此可用排水法收集氯气B.新制氯水可以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C.因为氯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所以可以杀灭细菌和病毒D.液氯比氯水的漂白作用更强7.(2分)酸性氧化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与水反应生成酸B.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C.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D.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8.(2分)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差异在于()A.是否稳定、透明B.是否有颜色C.分散质直径是否介于1﹣100mmD.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9.(2分)下列关于酸、碱、盐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离出的阳离子有H+的化合物叫酸,电离出OH﹣的化合物叫碱B.氯化钠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和Cl﹣C.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是盐D.NaHSO4可以电离出H+,因此NaHSO4属于酸10.(2分)用N 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 AB.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中含有Na+离子数为0.02N AC.通常状况下,N 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的H2SO4溶液中,含有H+个数为N A11.(2分)下列溶液中Cl﹣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200mL 2mol•L﹣1 MgCl2溶液②1 000mL 2.5mol•L﹣1 NaCl溶液③300mL 5mol•L﹣1 KClO3溶液④250mL 1mol•L﹣1 FeCl3溶液。

A.③②①④B.④①②③C.①④②③D.②③①④12.(2分)下列各组离子在同一无色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MnO4﹣、H+、Na+、NO3﹣B.H+、Ag+、Cl﹣、SO42﹣C.K+、H+、Cl﹣、CO32﹣D.OH﹣、NO3﹣、K+、Na+13.(2分)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把盐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B.混合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HCO3﹣+H+=H2CO3C.把硝酸银溶液滴入盐酸中:Ag++NO3﹣+H++Cl﹣=AgCl↓+HNO3D.把少量NaHSO4溶液加入Ba(OH)2溶液中:H++SO42﹣+Ba2++OH﹣=H2O+BaSO4↓14.(2分)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A.加热时有气体放出B.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C.溶于水后滴加BaCl2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15.(2分)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

不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⑤②④①③B.⑤④②①③C.②⑤④①③D.①④②⑤③16.(2分)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B.向某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C.向某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D.向某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无色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CO32﹣17.(2分)把2.1g的CO与H2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固体的质量增加()A.7.2g B.3.6g C.2.1g D.无法确定18.(2分)在反应A+3B═2C中,若7g A和一定量B完全反应生成8.5g C,则A、B、C的摩尔质量之比为()A.14:3:17 B.28:2:17 C.1:3:2 D.无法确定19.(2分)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B.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2C.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D.不同体积等密度的CO和C2H420.(2分)在标准状况下,将V L A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ol﹣1)溶于0.1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 g•mL﹣1,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mol•L﹣1B.mol•L﹣1C.mol•L﹣1D.mol•L﹣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21.(11分)现有下列物质:①氢氧化钠固体②铜丝③氯化氢气体④稀硫酸⑤二氧化碳气体⑥氨水⑦碳酸氢钠固体⑧蔗糖晶体⑨熔融氢化钠⑩胆矾(CuSO4•5H2O)晶体(1)上述物质相应状态下可导电的是。

(2)属于电解质的是。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4)上述状态下的电解质不能导电的是。

(5)⑦溶于水后的电离方程式是。

(6)①和⑦混合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是。

22.(16分)(1)铁钉在氯气中被锈蚀为棕黄色物质FeCl3,而在盐酸中生成浅绿色的FeCl2溶液。

则在Cl2、Cl﹣、H+中,具有氧化性的是。

(2)盐酸在不同的反应中,可以分别表现出酸性、氧化性和还原性。

现有如下四个反应,请写出盐酸在四个反应中,分别表现什么性质。

①Zn+2HCl=ZnCl2+H2↑;②NaOH+HCl=NaCl+H2O;③2HCl H2↑+Cl2↑;④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3)用双线桥表示此氧化还原反应: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4)题(2)的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若有5mol还原剂被氧化,则转移的电子数为。

23.(10分)现用18.4mol/L的浓H2SO4来配制500mL0.2mol/L的稀H2SO4可供选择的仪器有:①玻璃棒②烧瓶③烧杯④胶头滴管⑤量筒⑥托盘天平⑦药匙。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仪器中,在配制稀H2SO4时不需要使用的有(填代号),还缺少的仪器是(2)经计算需浓H2SO4的体积为,量取浓硫酸时应选用(选填①10mL,②50mL、③100mL三种规格)的量筒。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NaOH溶液的实验中,如果出现以下操作A.称量用了生锈的砝码;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F.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G.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未加水至刻度线。

H.未冷却至室温就进行定容定容时有少量水洒在容量瓶外对配制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可能造成的影响是(填写字母)偏大的有;偏小的有。

24.(7分)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2CO3、K2SO4、CuSO4、CaCl2、NaCl等混合而成,为检验它们做了如下实验:①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②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③过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试判断:(1)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没有的是(填化学式)(2)写出③的离子方程式(3)固体混合物质中不能确定的物质(填化学式)检验该物质是否存在的方法是25.(8分)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100mL 3.00mol•L﹣1的NaOH溶液(密度为1.12g•mL﹣1)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05mol.试计算(1)原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所得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3)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26.(8分)医学上常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溶液的反应来测定血钙的含量。

(1)平以下离子方程式并在囗中填上合适的微粒:H++MnO4++H2C2O4=CO2↑+Mn2++(2)测定血钙的含量取2mL血液用蒸馏水稀释后,向其中加入足量(NH4)2C2O4溶液,反应生成CaC2O4沉淀,过滤并洗涤沉淀,将沉淀用稀硫酸溶解得到H2C2O4后,再与定量的KMnO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溶解沉淀时(填能”或“不能”)使用稀盐酸,原因是。

(3)若消耗了1.0×10﹣4m ol•L﹣1的KMnO4溶液40.00mL,则100mL该血液中含钙g。

2019北京首师大附中高一(上)期中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应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化合反应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如氧化钠和水的反应,故A错误;B.分解反应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如碳酸氢钠的分解,故B错误;C.置换反应有单质参加,一定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D.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判断,注意把握反应的特点,答题时能举出实例,难度不大.2.【分析】化合价升高元素所在的反应物是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据此分析。

【解答】解:A.Mn2+→MnO4﹣中M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需要加入合适的氧化剂,故A正确;B.Fe3+→Fe2+中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合适的还原剂来实现,故B错误;C.CuO→Cu中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合适的还原剂来实现,故C错误;D.H2SO4→BaSO4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还原剂、氧化剂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熟悉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来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3.【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为电子转移,特征为化合价的升降,以此来解答.【解答】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为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偏移),化合价的升降为特征,而原子重新组合不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氧原子的得失也为特征,故选: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