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LTE下载速率低于5M优化方案(个人整理)

LTE下载速率低于5M优化方案(个人整理)

随时随地低于5M 优化方案(个人整理)
作者wj39016
随时随地低于5M 优化方案(个人资料)
1、指标计算和分解
小区级xM计算思路:
(L.ChMeas.PRB.DL.RANK1.MCS.0对应指标名:对小区的PDSCH调度RANK1时选择MCS index为0时的PRB 数指标ID 152672859)9
(L.ChMeas.CQI.DL.0对应指标名:全带宽CQI 为0的上报次数指标ID 152672739)6
(下行平均激活用户数L.Traffic.ActiveUser.DL.Av指g标ID 152672896)9
计算公式:小区单用户速率=BitsNum/TTI* RankFacto(r *1-传输开销)*下行子帧配置系数/下行平均激活用户数/1000
注:按照上下行子帧配比1:3,下行子帧配置系数0.75左右;2、随时随地5M 原因分析
3、随时随地5M 优化方案
1 指标计算与分解
1.1 指标计算小区级xM计算思路:
考虑上下行子帧配比1:3,传输开销10%;
计算公式:小区单用户速率=BitsNum/TTI* RankFacto(r *1-传输开销)*下行子帧配置系数/下行平均激活用户数/1000
注:按照上下行子帧配比1:3,下行子帧配置系数0.75左右;
1.2 指标分解
1. TBSinde索x 引计算方法:
1) 0<CQI<4,TBSindex=floor(CQI);
2) 4=<CQI<=15;TBSindex=floor(2*CQI-4);flo向or下取整
2. BitsNum/TT通I 过TBSIndex查询
BWBitsNum是根据小区下行带宽BW 和TBS Index一起查表确定BWBitsNum的值,表是参照协议的如下:
3、下行平均CQI 值
=PHY.NbrCqi0~PHY.NbrCqi1的5值加权求和
计算公式:CQI =(PHY.NbrCqi0*0+⋯+ PHY.NbrCqi15*15)/sum(PHY.NbrCqi0~PHY.NbrCqi15)
4、Rank系数-RankFactor
计算公式:
RankFactor={1R* ank1的下行传输TB数} / ( {Rank1的下行传输TB数} + {Rank2的下行传输TB数} ) + 2* {Rank2
的下行传输TB数} / ( {Rank1的下行传输TB数} + {Rank2的下行传输TB数} )
5、下行激活平均用户数(TTI 级)
由于平台用户数(除诺基亚地市外)都为100m用s 户数,在计算小区用户数同时需要
100m与s 1m换s 算公式为:小区平均激活用户数= 0.4*100m用s 户数- 1.6 (6.5<100m用s 户数<40)当100m用s 户数小于6.5 时,小区1ms激活用户数用户数为1
100m用s 户数大于40 时,小区用户速率低于5Mbp;s
2 原因分析
通过上文指标分解可以得出,影响小区低于5M的主要因素有:平均CQI值、RNAK 值以及平均用户,在定义该指标时经过各讨论得出三因素的主要取值如下表所示:
各因素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可见因无线质量导致的CQI 低占比达56,RANK低原因占比达42%,这两者为随时随地低于5M的主要原因。

3 优化方案
1、小区有效RRC连接用户数大于40则进行容量优化;
2、小区CQI 值低于中值门限则进行覆盖、干扰优化,20M带小区为10.07,10M带小区为9.89;
3、小区RANK 值较低,对低于1.4的小区进行RANK值优化;
3.1 容量优化
容量优化与负荷优化方案一致,主要优化思路的负载均衡,处理思路如下
1、排查问题小区周边300米存在影响业务类告警,若存在故障,首先消除告警;
2、问题小区存在与周边300米LTE 站点漏配邻区,将导致部分用户长期占用该小区,UE未能切换至其它小
区,导致小区高用户;
3、负荷分担:通过重选、切换优化,由周围小区分担部分用户;
4、若故障与邻区均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可考虑扩容双载波;
使用小区7天自忙时平均E-RAB 流量按照大、中、小包的小区分类确定标准,当小区自忙时多个
指标(有数据传输的RRC数、上下行利用率、上下行流量)达到门限时实施载频扩容。

小区分类标准及扩容门限如下:
小区扩容核定逻辑为:[“有效RRC 用户数达到门限”且“上行利用率达到门限”且“上行流量达到门限” ] 或[“有效RRC用户数达到门限”且“下行利用率达到门限(PDSCH或PDCCH)”且“下行流量达到门限” ]。

5、若无法扩容的情况下可考虑规划站点,分担小区用户;
6、若已规划站点的情况下,推动站点建设。

3.2 CQI 优化
CQI:ChanneQl ualityI ndicato,r 信道质量指示,是无线信道的通信质量的测量标准。

CQI 能够代表个给定信道的信道测量标准所谓一个值(或多个值)。

通常,一个高值的CQI 表示一个信道有好的质量,反之亦
然。

CQI>=10是采用64QAM调制的必要条件,CQI>=7 是采用16QAM调制的必要条件,采用
高阶调制方式,在
同等条件下,能获得更高的下载速率。

eNodeB根据CQI 信息选择合适的调度算法和下行数据块大小,以保证UE 在不同无线环境下都能获取最优的下行性能。

CQI值由UE 测量并上报。

LTE 规范中没有明确定义CQI 的测量方式,只定义了CQI 的选取准则,即保证PDSCH 的解码错误率(即BLER)小于10%所使用的CQI 值。

也就是说,UE 需要根据测量结果(比如SINR )评估下行链路特性,并采用内部算法确定此SINR 条件下所能获取的BLER 值,并根据BLER<10%的限制,上报对应的CQI 值。

LTE 系统中规定CQI 取值为1~15,其对应的调制方式以及码率如表1 所示
其中,调制方式决定了调制阶数,它表示每1 个符号中所传送的比特数。

QPSK 对应的调制阶数为2,
16QAM为4,64QAM 为6。

码率为传输块中信息比特数与物理信道总比特数之间的比值,即:码率= 传输块中信息比特数/ 物理信道总比特数= 信息比特数/(物理信道总符号数* 调制阶数)= 效率/ 调制阶数
由此可见,CQI 的不同取值决定了下行调制方式以及传输块大小之间的差异。

CQI 值越大,所采用的调制编码方式越高,效率越大,所对应的传输块也约大,因此所提供的下行峰
UE 根据所测量的SINR 值来确定可用CQI 并上报到eNode,B因此CQI 值主要与下行参考信号的SINR 有关。

除此之外,CQI 还与UE 接收机的灵敏度、MIMO 传输模式和无线链路特性有关。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CQI 在下行调度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UE 根据SINR 值估算CQI 并采用周期性或者非周期性方式进行上报,eNode则B 根据不同的CQI 模式来提取出相应的宽带或者子带CQI 信息,获悉UE 在特定频带上的干扰情况,实现频率选择性或者非选择性调度。

重要的是,eNodeB根据CQI 和
PRB 信息来获取MCS 和TBS 信息,从而直接影响到下行吞吐量。

因此SINR值的提升可以提高CQI, 最终达到提升单用户下载速率的目的。

SINR 值差主要几方面问题:
重叠覆盖:提高主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
模三干扰:根据情况可以通过修改PCI 、调整功率、调整天馈等方法降低邻区中模三值相同的信号电平;
外部干扰:通过扫频仪定位干扰源,减少干扰;
硬件问题:处理天馈接反以及驻波等问题;宜宾低CQI 小区如附件所示:
3.3 RANK优化
“单双流”是指有多少路数据在同时传输。

RI(Rank Indicat)o,r 秩指示,用来指示PDCSH有效的数据层数。

如果秩为1,代表只能传一路独立的信号;秩为2,代表能同时传两路独立的信号。

如在TM3模式下,可根据RI 的数值判断UE的单双流状态。

若RI=1,UE处于单流的传输状态;若RI=2,UE处于双流的传输状态。

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信r 道质量指示。

CQI 用来反映下行PDSCH的信道质量,用0-15来表示,15表示信道质量最好。

双流是否启动,是UE上发CQI给eNode,BeNode得B 到CQI值后会判断当前的PDSCH信道条件从而调度PDSCH,而终端上报的CQI又是由SINR 值决定,所以优化单双流最关键的是进行SINR 值的优化,同时还与天线数量、传输模式有一定关系。

SINR 值优化同3.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