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省河口县民族中学2018届高三复习检测五 高三历史

云南省河口县民族中学2018届高三复习检测五 高三历史

绝密★启用前云南省河口县民族中学2018届高三复习检测五高三历史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1.西方共和观念传入中国后,当时的人们认为“共和”必须包括对政府权力的宪政约束。

下图中“民主”的使用次数开始超过“共和”的主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B.民初共和政治的受挫C.五四运动D.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2.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李淘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

……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下列各项属于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原因的是()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体地位未改变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日益萎缩D.清政府对“商业性农业”发展的重视4.国防科委主任张爱萍亲自挥笔命名为“银河”,并题诗一首:“亿万星辰汇银河,世人难知有几多。

神机妙算巧安排,笑向繁星任高歌。

”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航天科技步入世界先进行列B.中国航天人流下了许多辛勤的汗水C.中国每秒运算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问世D. 21世纪初中国取得的这一科技成果令人备受鼓舞5.对图中所示事件描述准确的是()A.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首次大捷B.推翻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C.运用正确的战术和平解放北平D.八路军主动向华北日伪军进攻6.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

这一现象是雅典()A.政治体制的产物 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C.频繁改革的结果 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7.中国政府认为:当今各国利益交融、安危与共,处理相互关系必须寻求共赢,维护和做大共同利益。

要始终坚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希望联合国说公道话、办公道事。

中国将一如既往加强同联合国合作,致力于同各国一道,推动实现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公平正义。

与材料相符的中国新时期外交举措有()①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②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③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④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8.有学者引用黄仁宇的话描述我国某阶段经济发展特征:“中国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心,全在于国家如何才能把商人的资本与劳动和生产结合起来,经济要发展,没有劳动者固然不行,没有资本也不行,而没有国家把二者结合起来,引导资本不断投资于劳动,那就更是不行”这一阶段应该是()A. 1949—1956年 B. 1956—1966年C. 1966—1976年 D. 1976—1978年9.1701年通过的《王位继承法》除了明确规定英国国王必须是新教教徒外,还规定以后法官的任免权不再属于国王而属于议会,凡被法院定罪的人,国王不能随意赦免;国王所作的一切决定和政府命令,必须由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

这一法案没有实现的是()A.议会控制了国王的继承权 B.议会对司法权约束增强C.议会部分地制约了行政权 D.议会中贵族势力被削弱10.麦迪逊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从严格意义上讲既不是国家宪法,也不是联邦宪法,而是二者的结合。

”这种认识主要基于该宪法()A.协调了国家政府和州政府间的权力分配B.构建了三权分立的中央政府C.调和了大州与小州关于国会席位的矛盾D.达成了南方黑奴计算人口总数的方案11.下图为“中国近代产业工人人数变化统计资料”。

从该资料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经济领域近代化不断发展 B.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深化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到顶峰 D.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12.下侧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美术流派具有的一些特征。

下列作品中属于该流派的是()A.《自由引导人民》 B.《拾穗者》C.《向日葵》 D.《格尔尼卡》分卷II二、非选择题13.(20分)中日关系在近代历史中一直处于侵略与被侵略的状态中,循着历史的轨迹揭开这段历史,从中汲取深刻的教训是我们今天的责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自身有着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都没有的一些特点:(1)它自古以来是一种弱势文明,因而它善于模仿和吸收其他文明的长处……但却又毫无感恩报答之心;(2)日本文化中没有“绝对正义感”,更多的是功利主义,一切都从自己的实际利益出发;(3)日本文化中还有一种非理性的鄙外主义心态……日本的鄙外主义其矛头往往首指中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材料二在1919年1月28日的辩论中,中国代表顾维钧发言。

他以流利的英语慷慨陈词:“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

……以文化言之,山东为孔孟降生中国之发祥之圣地。

以经济言之……人口既已稠密,竞存已属不易,其不容他国之侵入殖民,固无讨论之余地。

”他把孔子比作耶稣,山东比作耶路撒冷,阐明中国之不能放弃山东犹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以此争取西方代表的同情。

——熊志勇《中国近现代外交史》材料三1936年8月7日,首相、外相、陆相、海相、藏相召开“五相会议”,制定了《国策基准》这个文件提出:外交与国防相互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材料四1939年9月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一阶段的中国抗日战争,在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所起的作用要远远超过英法等国家。

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外相松冈力主先北进而后南进,但多数人反对,理由是日本的大部分兵力正用于中国,北进实际上办不到。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侵略者陆军总兵力的七成仍用于侵华战争。

如果不是由于日军主力陷于中国大陆,太平洋战争初期英、美、荷的失败还要惨重得多。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材料五根据军事法庭宪章,法庭有权审理三种犯罪:破坏和平罪、普通战争犯罪及违反人道罪。

犯有这三种罪行的战犯通常分别被称为甲级战犯、乙级战犯和丙级战犯。

……此次审判就是“东京审判”,中国派出法学界权威、立法院立法委员梅汝璈出任法官。

——熊志勇《中国近现代外交史》(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日本侵华的重要事件及由此给中国领土主权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代表顾维钧的发言是在哪一国际会议上?简述山东问题是如何得到解决的?(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制定《国策基准》的国际背景和目的,并指出1937年日本由此发动的侵华军事行动。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军民在1939年9月到1941年12月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贡献。

(5)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东京审判”是指哪一法庭?说明审判的法律依据是哪一国际公约?14(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垄断组织纷纷建立和发展。

在1901年12月4日提交国会的咨文中,西奥多·罗斯福认为政府所要做的应该是监督、控制和管理托拉斯而不是简单地禁止垄断。

他说:“我们的目标不是清除大公司,相反,这些大型企业是现代工业发展不可避免的产物,那些企图破坏它的努力必然是无效的……我们并不是攻击大公司,我们只是要去除其中的污垢。

”1911年,美孚石油公司案和美国烟草公司案以联邦政府获胜告终。

通过这些诉讼,终于确立了一项原则,即根据最高法院的判断,徜若涉嫌公司确曾对自由贸易施加了不合理的限制,那么联邦政府事实上拥有宪法赋予的摧毁垄断的权力。

——摘编自刘绪贻《美国通史》材料二危机的最险恶阶段过去后,财政部开始加强薄弱银行和取消不健全银行。

首先,复兴金融公司在1933年8月和1935年7月之间,提供十亿多美元款项,用以帮助六千四百六十八家被认为基本健全的银行。

其次,在这两年中,财政部和各州官员清理了二千三百五十二家银行。

因此,政府就加强了这个资本主义经济最关键和最敏感的部门,并将之交回私人之手。

不过,这个部门将受到彻底的公共控制。

1935年《公用事业控股公司法》是罗斯福自己对这种大规模金融改革工作的贡献。

该法授予证券交易委员会以完全管制控股公司金融活动的权利,迫使庞大公用事业帝国在五年之内消亡。

不过,它允许控制单一、整体的经营体系的小控股公司继续存在。

——摘编自(美)阿瑟·林克、威廉·卡顿著《一九00年以来的美国史》(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奥多·罗斯福政府对垄断组织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历史作用。

(2)据材料二归纳富兰克林·罗斯福金融措施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三、选考题部分(共3小题,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梭伦颁布的第一条法令就是“解负令”。

根据这个法令,平民所欠的各种债务一律废除;禁止在放债时以债户的人身作抵押,废除债务奴隶制;由国家赎回因负债而被卖到外邦为奴的人。

梭伦还对公民的财产进行了一次调查分等,并按照财产等级规定相应的政治权利。

这些新的法令还包括:设立四百人会议;禁止买卖婚姻,保障妇女孤儿的利益;修改死刑法;其他鼓励手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措施。

一一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材料二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

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

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材料三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

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官吏的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说出梭伦和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各自要解决什么社会矛盾?(2)归纳材料三中大久保利通的主要观点,其观点在日本明治维新改革措施中是如何体现的?(3)概述这三次改革的结果,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那些素来不问政治、清高脱俗的教授和学者也加入了“保卫祖国”的大合唱。

爱因斯坦本人则公开表明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

他认为科学是全世界的,因此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那些数不清的对炮弹、潜艇和飞机的研究。

他说:“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

”进入三十年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和平主义者。

1933年4月,有人请求他出面援助因拒绝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时青年,他发表公开信回答说:“如果我是比利时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

我将愉快会参军。

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

”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