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理部中砂吹填施工方案中铁**有限公司一、工程概况中铁南方基地软基处理工程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临海工业园东六围地块,原场地吹填砂料为航道疏浚泥沙,含泥量较大,且由于工期紧张,场地无足够的时间进行排水晾干,导致现场大部分区域呈泥浆状,人无法在上面行走,不具备上机械的条件,为此,在吹填中砂前必须先铺设工作垫层,使泥面具有一定的承载力。
同时,由于东海堤前沿水深基本在0~-1m左右,不能满足砂船的吃水深度,须在吹填前进行航道的开挖。
预计工作垫层的工程总量为150万方。
二、材料要求1)中砂:采用含泥量小于10%的粉细砂或中砂;2)编织布:编织布采用150g/m2,具体指标见下表:三、施工方案1、工艺流程:测量放线→航道开挖→竹竿及编织布的铺设→工作垫层的吹填2、施工步骤及方法:1)测量放线:施工前,首先对施工区域的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全线复测、校核。
复测精度应满足《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二级导线精度及四等水准点精度要求,如复核的数据有疑义,应及时书面报告监理,共同进行校核。
航道开挖前先进行测量放线,放线的位置用竹竿插入标记,具体航道位置见附图1;随后对要填砂的区域进行放点,保证吹填位置的准确。
2)航道开挖:a、计划进场两组抓斗进行开挖,一条从南至北,一条从北至南;b、开挖的槽底宽度40米,总长800米,边坡1:2;c、边坡控制,按照“下超上欠,超欠平衡”的原则进行台阶式开挖,达到边坡要求,并有效控制基槽的开挖量而不留淤泥;d、槽底边离海堤80米,保证海堤的安全。
e、根据运输船机吃水要求,结合当地水位情况分析、计算开挖深度须达到-4.0m (国家85高程),换算为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高程为-3.6m左右。
3)竹竿及编织布的铺设a、由于场地较软,机械无法行走,所以吹砂前在原泥面上铺设一层编织布(150g/m2)、一层竹杆网格、再铺设一层编织布(150g/m2),形成工作垫层。
b、编织布铺设时采用双排线重叠,用"包缝"或"丁缝"缝合连接;c、竹竿绑扎呈网状,网格密度80cm×80cm,竹竿直径为8~10mm,以保证铺设中粗砂排水垫层厚度及不被淤泥污染,实际间距根据现场情况可作适当调整。
d、土工布和竹排铺设时,边铺设,边压载,防止土工布和土工格栅被风掀起,使土工布和土工格栅紧贴地面,以保证土工布和土工格栅的铺设质量。
压载采用砂包。
4)工作垫层的吹填a、本次吹填工作垫层面积为800亩,由于场地沉降等各种因素,砂量无法按照断面进行计算,只能以现场实际收方量为准。
施工方法为先吹一层50公分粉细砂形成硬壳,使人能在上面行走,再吹一层1米中砂,形成工作垫层。
b、排砂管布设:排砂管由水上部分和岸上部分组成。
水上排砂管由钢管和橡胶管连接而成,用浮筒支承于水面上, 管段间的卡接必须十分牢固可靠,管线布置应近似流线型弯曲,不可形成死弯,浮筒管线一定要留有足够的富余长度,保证挖泥船受风浪影响等情况发生移位时,不致损坏输泥管线。
每隔100m抛设浮管锚给予加固,涨、落水锚间隔布设。
浮筒管线应在重载情况下仍然能露出水面以上,便于维修和减小阻力。
水上排泥管线和陆上排泥管线的联结要牢固以防止漏泥,避免水位变动而出现管段折弯变形。
水上排砂管应布设成平缓的弧形,以便挖泥船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移动。
陆上排砂管一般支承在地面上,在排砌口部分用支架牢固支承,在排砂管与陆上排砂管连接处应设立平台或支架,并采用橡胶管连接。
管线接头要严密、紧固,相邻管段之间必须夹放橡胶垫圈密封,防止泥水渗漏。
管底砌块、衬垫等必须牢固,不能有摇晃、歪斜等现象出现,以避免排泥管接头损坏。
c、吹砂过程中,出砂管口有专人负责移动出砂位置,控制吹砂的厚度。
砂管口用长尼龙绳栓住,绳子由工人控制,每隔3分钟拉动绳子调整出砂管口位置,防止局部吹砂量过大。
吹填砂过程要防止隆起。
区域内按50m×50m的范围插竹竿,在竹竿上绑红线,以控制砂的吹填标高。
d、工作垫层的吹填要求均匀吹填,在吹填过程中要注意经常移管,不得出现局部堆高的情况;e、工作垫层的平整度允许误差为±100mm。
f、吹填施工中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小对水利堤围的影响,吹填管线应跨过水利堤围架设,避免直接搭在围堰堤围上;g、严禁损坏岸堤结构,如有损坏施工后应对受影响的岸堤段进行修补;h、为了避免吹填尾水无序排放,须按要求修筑排水渠沟,将尾水按项目部的要求排放到指定的区域。
四、投入设备前期计划在东海堤布设11条泵船,后期考虑中粗砂进场航道的开挖以及堆载砂的吹填,计划在东侧布置8条泵船,场地西侧布设3条泵船,以满足进度要求,同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增挖航道,满足布船的要求。
五、质量保证措施a、砂料进场前,须抽取砂样(粉细砂每30000万方抽一组,中粗砂每5000方抽一组)送至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具备质量检测资格的检测单位检验。
只有经检验合格的砂料才允许进场使用。
b、铺设过程中,测量员要及时进行标高的测量,区域内按50m×50m的范围插竹竿,在竹竿上绑红线,以控制砂的吹填标高,防止局部堆高的情况。
六、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水上方面:a、严格遵守海事局的有关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b、水上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公司《关于穿着救生衣的规定》和船上禁止喝酒和酒后四小时内严禁上船的规定,并按规定的岗位定员组织生产,禁止连续顶班,防止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施工现场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时,必须立即将事故情况上报有关部门并及时通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
c、在已建围堤和施工水域做好安全警戒标志。
d、船舶如在施工中发生碰撞,当班人员必须对碰撞部位进行仔细检查,确定船体损伤程度,以便及时采取堵漏或其它应急措施。
e、各施工船舶昼夜须悬挂准确明显施工标志,并主动与过往船舶联系,及时避让。
f、船上配备高频,实行24小时值班了望制度,保持24小时不间断的通讯联系。
密切注视现场风况、水流、船舶状态,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g、项目经理部要组织开展安全活动,针对施工过程中发生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要找出原因,落实相应的措施。
h、生产调度要每天收听气象预报,根据气象情况合理调度船舶,安排生产。
若遇大风,按有关部门制订的防风措施,组织安排施工船舶避风。
i、做好对船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定期对船机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解决,使船机设备始终保持在良好状态。
j、航行安全措施船舶驾驶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和公司内部关于船舶安全航行的有关规定,航行时应做到认真了望,谨慎驾驶,保持高频电话联系畅通。
船舶进出靠泊必须控制好角度和船速,防止内部船舶碰撞事故。
在风浪大、流速急或遇雷雨风等不良状况,应及时加固缆绳,避免断缆而造成紧迫局面。
船舶雾航要认真执行《海上雾航规则》,控制航速,加强了望,并做好应急措施,必要时船长应亲临驾驶台指挥。
当视线小于雾航规定时,船舶应择地锚泊或停泊,并按规定显示信号或声号。
k、夜间施工安全措施1)注意安排工作计划,劳逸结合,尽量减少夜间作业。
2)夜间施工时,施工现场必须有足够照明。
3)施工作业区域按规定设置灯标示警装置。
l、雨、雾季节施工安全措施1)船舶遇雨、雾或其它任何限制视距情况,应遵循海上避让章程有关规定。
遵行交通部颁布的《海上雾中航行规则》。
2)雨天施工要注意一切用电设施及施工机具的安全,电箱及电缆的布设按安全规程进行,尽量避免露天施工时带电施工。
m、机舱安全措施1)严格执行机舱安全管理制度,对各类设备的操作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工作时加强巡回检查,做到“五勤”。
使用移动式电器及灯具,必须按规定安装触电保护器及使用低压电。
2)检查和操作运转机械应注意防挤伤、碰伤,严禁戴着手套检查和操纵旋转的机械。
严禁在机舱内吸烟。
3)加强对各类仪表的检查,谨防柴油机断水断油,密切注意水温、油压等数据,如发现异常,必须认真检查分析,及时排除故障,并按规定填写轮机日志。
n、防台施工安全措施1)成立防台领导小组及生产现场防台小组,本着“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原则,做好防台工作。
2)台风季节前,应对防台设备及机具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备齐防台专用物资,不得挪作它用。
3)台风季节,指定专人每天收听天气预报,做好危险天气预报记录,并注意收听上级发来的防台指示:当台风有可能影响本工程,必须有人24小时值班。
4)当台风有可能威胁本地区,应召开紧急防台会议,部署防台工作,做好以下工作:将施工船舶拖到专用锚地避风,就地避风的要加抛锚和加强锚缆。
拖轮除做好本轮的防台工作,还应随时听从防台组织的调遣。
5)所有人员、贵重物品、合同、文件等尽早转移至安全地方。
能移动的设备收集于室内,不能移动的设备要加固加盖。
6)做好招风危件的清除、加固,受风动摇的建筑物要张拉稳固,四周排水沟要通畅。
7)在台风威胁中,安排有关人员昼夜值班,各地点、船舶高频电话须昼夜值班听守,加强联系,以及及时处理意外情况。
8)台风信号解除后,立即组织恢复生产,检查船机设备状况,统计损失上报。
陆上方面:由于场地原吹填料为疏浚泥,所以场地内移管人员必须穿上救生衣,兼且在场地内行动时,必须保证至少两人一组,每人身上配备救生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