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事故、事件调查处理控制程序

事故、事件调查处理控制程序

1.目的:
对已经发生或存在的事故(包括未遂事故),做出及时的调查和处理,防止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并最大可能降低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事故、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3.职责:
3.1公司总经理对事故负法定责任、主管安全的领导负直接领导责任。

3.2管理者代表负责对各类事故的调查和处理进行协商、监督,负责组织死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3.3综合科负责组织重大、特大事故的的调查和处理。

3.4公司各单位组织对一般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4.工作程序
4.1事故分类:
按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影响程度,将事故分为未遂事故、一般事故、特大事故、伤亡事故、职业病。

4.1.1未遂事故:没有造成疾病伤害或其它损失的事件。

4.1.2一般事故:财产损失在900元以下,人员轻度受伤。

4.1.3重大事故:财产损失在900元上以,5000元以下,人员一般受伤。

4.1.4特大事故:财产损失在5000元以上,人员严重受伤。

4.1.5伤亡事故:有人员死亡情况发生造成人员致命伤害。

4.1.6职业病:
4.2事故的报告与响应
发生事故时,事故现场人员或领导按照公司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要求及时报综合科或公司领导,报告的同时应采取相应应急措施,防止影响扩大,有警不报和受警不理者,应追究其责任。

4.2.1未遂事故、一般事故:事故单位应在半个工作日内报告综合科,同时组织救援工作。

4.2.2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事故单位应立即口头或电话报告综合科和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视情况报告总经理),同时按《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开展救援工作。

4.2.3伤亡事故:事故单位应立即口头或电话报告综合科,管理者代表和公司总经理,同时按《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开展救援工作。

4.2.4综合科在事故发生24小时内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

4.2.5职业病:当公司员工被医疗机构确认患有职业病后,党群部按规定上报所在地职业病监督机构,公司及时安排患职业病的职工进行治疗,并按国家规定保障其合法权益。

4.3事故调查
对事故进行调查,查明事故的原因、性质、经过、伤亡、经济损失情况。

4.3.1未遂事故、一般事故的调查
由事故单位自行组织调查,应于事故发生3天内将调查报告报送综合科备案。

4.3.2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的调查
由综合科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调查,应于事故发生后一周内完成,事故调查和处理报告应报送管理者代表和总经理,如果存在重伤事故,按规定填报《企业伤亡事故登记表》,报送所在地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4.3.3伤亡事故的调查
管理者代表会同所在地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等共同进行调查和处理一般应半月内结案。

4.3.4职业病调查
综合科会同所在地职业病防治机构等部门共同进行调查和处理。

4.4事故处理
4.4.1事故调查部门在事故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对事故责任人要做出行政或经济处罚决定,必要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事故处理必须遵守“五不放过”的原则;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员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有效实施不放过,有关领导责任没有追究不放过。

4.4.2综合科依据“事故调查与处理报告”等资料向有关单位发出《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并按《不符合、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要求,对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

5.规范性引用文件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不符合、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记录
《事故调查与处理报告》
《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
《企业伤亡事故登记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