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里巴巴企业文化(精选多篇)

阿里巴巴企业文化(精选多篇)

阿里巴巴企业文化(精选多篇)浅谈阿里巴巴企业文化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

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即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就企业的发展而言企业文化正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因。

面对全球企业的内、外变革,企业管理者越来越认识到企业的成功不仅取决于规划、策略、组织结构等“硬件”,而且在于优秀的企业文化的引导。

如今,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大规模发展带来了一场由技术迅猛发展而引发的商业运作模式的变革。

电子商务在使企业内部资源得到重新整合,让企业生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缩短生产周期的同时,也让企业产生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

阿里巴巴的成功,让全世界的人将眼光关注到其企业内在文化上。

全球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invest ab的亚洲代表蔡崇信,雅虎搜索引擎专利发明人吴炯等众多高手放弃高薪,加盟阿里巴巴;马云只要到外国演讲一次,就能带回了一批人马杀回中国,奉献青春热血……这些都足以令外界对这个集团产生浓厚兴趣。

马云曾说过:“外界看我们,是阿里巴巴网站,是淘宝,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的价值观。

”阿里巴巴集团有六个核心价值观: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

那么,马云是如何依靠这简单的十八个大字打下大片大好河山的呢?企业文化建设有五个核心构成因素:企业精神,伦理内涵,核心领导,职工主体和人的战略。

而在我看来,企业精神和核心领导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两环:企业精神是企业活力的源头,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使企业人心得以凝聚且不断进步的基础;而核心领导人则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领导者的个人价值趋向决定了企业文化的性质与发展方向。

因而,我认为,阿里巴巴企业的成功和文化的吸引力都与马云个人的处事风格和人格魅力紧密相关,即:企业文化生命力与领导者风范趋向一致。

马云其人,《福布斯》杂志评价他:一个“颧骨深凹、头发卷曲、露齿欢笑、顽童模样、5英尺高100磅重”的中国男人。

马云在世界各大著名学府进行英文演说时,他的旁征博引和张牙舞爪的个性化身体语言曾一度令国外媒体惊骇。

他被商界称为是“一个骗子”;被业界称为是“一个堂吉诃德似的疯子”,但却被他的员工看做梦想的实现家、布道者。

而我看来,他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的雄才诡辩之术。

他总是能够恰到好处地撩动人心底最隐秘的弦,刺激他们的热情,让众多才识胜他数倍的人心甘情愿为之折服。

马云有一句经典的“咒语”,当你用一只牧羊犬去管理一群羊是,牧羊犬毫无疑问是这个团体的领导;但当你用五只牧羊犬去管理一头羊时,羊才是领导者。

马云本身所具有的感召力、激发力和决断力都是阿里巴巴集团文化的重要构成,是推动阿里巴巴企业不断整合发展的动力,也是阿里巴巴对外影响的一支强大辐射力。

马云曾用过一个比喻来形容自己的团队:“我是捏他们的水泥,我的员工是石头,阿里巴巴也是泥,它将这样一群人融合到了一起”。

马云对现有的团队表示满意:“策划人员比我有创意,市场人员比我懂市场,技术人员比我懂技术。

”马云身上似乎找不到一个称职管理人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技术,财务,法律甚至管理,他都不擅长,但他偏偏就能成就这样一支忠诚尽职、优势互补、共同进退的团队。

或许这该归功于他对当前互联网发展的准确把握:“互联网必须结束个人英雄时代,进入团队发展时代。

”因而,他非常重视他的员工,阿里巴巴新员工进入公司的培训课程便是有马云亲自教授,光这一点,就有多少知名企业拍马都赶不上,更别提阿里巴巴的全员持股制。

然而,阿里巴巴现在也面临一个重大挑战,那便是:若马云个人影响力成为阿里巴巴的重心所在,那对阿里巴巴的传承和继续扩张将造成严重阻碍,那么,该如何将最精华、最传统又最稳定的东西传递下去成为阿里巴巴集团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核心是其企业精神,而它的企业精神由以其领导者的理念与价值观为关键。

而我们也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阿里巴巴如何将其企业文化重心进行转移,并将其稳定地传递下去。

阿里巴巴高管的演讲——关于阿里巴巴企业文化一、创始人 dna我觉得阿里巴巴和别家公司最不一样的,是和创始人的出身、dna 基因有关系的。

创始人的 dna 就应该在公司体现出来,好的基因会体现,坏的基因也一定会体现,谁让他是创始人呢。

我觉得复星和阿里巴巴有一个地方很像,两个公司的创始人都是老师,这是复星和阿里巴巴共同重要的标志,创业团队非常的稳定。

这和老师出身的创始人非常有关系,中国目前民营企业当中,最成功的创始人群体有两个,一种是老师,一种是军人。

老师有个好处,老师的沟通方法,心态非常好,老师是希望学生超过自己。

马云是学英语的,他学英语的好处是眼睛能够直接像外看,马云不懂技术和互联网,但马云学英语,才有机会到美国去当翻译,他不是技术出身,为什么要做互联网,所以我想说,创始人的出身,同时又是英语老师,决定了阿里巴巴的开始。

而老师又非常有理想主义色彩,所以阿里巴巴我感受最深的,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高度结合。

外面媒体上看到的马云,更多的是展现他理想主义的方面,却很难看到马云和整个团队的现实主义——做事的非常现实主义。

但同时做人又非常的理想主义,有信仰有梦想。

这点和当老师有很大关系。

马云当年绝对是愤青,他有的是一种老师所有的理想主义。

二、愿景驱动战略公司的发展与管理一个是战略,一个是执行。

跨国的公司的感受是,靠增长推动战略,先定好增长目标再推动战略。

最典型的是去年去美国,那是美国深陷经济危机的时候,我们喜欢在别人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去看看,在压力之下才能看到他们有没有恐惧,我们去看了美国的七家公司:谷歌、星巴克、ebay、、通用电器、和苹果等。

去的人一致将这七家公司分成三类:一类是快死亡的公司,一类是好公司,一类是伟大的公司。

快死亡的公司是 ebay 和雅虎,他们给我们很大的警示,我们再不小心,有可能也会成为这样的公司,为什么叫死亡的公司?他们地位也很高,利润也很大,还有增长,但公司所有的人看的是下一个季度。

你和他谈合作,他们都是说下个季度会赚钱吗,明天就赚钱吗,连工程师都来和我们谈论怎么赚钱,这个公司每个人都不快乐,那个时候金融危机写在这两个公司的脸上。

而好公司是微软和通用电器,为什么是好公司?他们也有的增长,但看的不是一个季度或一个年度,谈的是未来三五年的增长,如何保证这么大的公司每年有 30%的增长,这才是好公司。

伟大的公司是谷歌、苹果、星巴克,他们都是有梦想的公司,星巴克甚至根本不觉得自己是卖咖啡的,谷歌觉得根本没把微软的竞争放在眼里,它们不是为了竞争而存在的,为赚钱而存在的。

这三家公司让我们感受到,只有梦想驱动,使命驱动,或者叫愿景驱动战略,才是真正可持续的,对公司来说才是可持续的,对团队来说才是很开心有梦想的。

当时我们去星巴克的时候,星巴克的财务状况一团糟,但在他们员工的脸上看不出来,他的梦想没变,按财务来看,星巴克是惨的不得了,但是靠创始人的回归把梦想带了回来。

这三个企业的共同点是,谷歌的创始人从来没有离开过,星巴克和苹果都是创始人离开公司跌下去,创始人回来就又拉回来。

我们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创始人对公司那么的重要,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去年九月集体告别创始人的身份,是一个形式,但是我们一直在问,公司怎么往下发展,离开创始人怎么办?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我们需要做的是“愿景驱动战略”,对我们来说,和增长驱动战略有什么区别?什么是愿景驱动战略?就是十年、二十年我们会做成什么样,然后以这个来制定今天的战略,这个是我最大的感受愿景驱动战略。

三、价值观驱动管理第二是价值观,管理是由价值观驱动,这是最不一样的,刚刚说的是一个大梦想,一个大梦想带来了问题,带来了价值观。

你如果觉得很空的话,当然我也觉得很空,但这个是我们看家的本领,这不仅是我们阿里巴巴的看家本领,更是我前面说的那三个伟大公司的看家本领,这是我美国之行的最大收获,否则我们会沦为一家好公司,但不是一家伟大的公司。

价值观驱动的管理,那么公司不是价值观驱动会是什么驱动呢——流程驱动,流程管理驱动比原来的人治好,其实流程驱动就是法制。

确实,法制比人治好,能有没有比法制好,如果以德治会更好,因为中国可能就缺这个。

为什么呢,流程一定是发生之后相对滞后,尤其是出于这么高速增长的变化中,如果我们流程多了,我们的管理一定会复杂,阿里巴巴如果概括之所以厉害,原因就是一万八千名员工,但我们做人做事非常简单。

其实个体户夫妻老婆店的,调度好的原因也是快速简单,但公司一大就会慢下来,就会复杂起来,所以我们觉得阿里巴巴唯一最厉害的,犯错也不怕,我们也犯过很多错,但为什么犯了错很快调整过来,就是简单,简单如何做到呢?因为信任所以简单。

所以我们的价值观得到了结果,第一个结果是信任,因为信任得到了结果,是简单。

一万八千人很不简单就会很恐怖,这里面造成不信任不简单的罪魁祸首,就是跨国公司最推崇的靠流程管理,不断的完善流程管理,我们和复星的做法不一样,但没办法,我们这样做了,但我们也不是说这个方法适合任何行业、任何企业,但各位来了阿里巴巴,我要把最真实的感受告诉大家,我看过那么多行业,做过那么的公司,最不一样最厉害的就是价值观驱动管理。

我们还要总结了一下,叫六脉神剑,加了三条叫九阳真经,为什么武侠那么精彩,因为武侠是愤青,说到功夫要请教武侠,这是当真的。

我们唯一的制度,价值观倒是要制度来保证,价值观要考核的,考核的时候是很严的,一条条的过,业绩只占 50%,价值观考核也要占 50%。

业绩再好顶多只拿百分之五十的奖金,价值观要怎么考,员工互评打分?这种做法很小儿科,但是很管用,我们用什么呢——举例子——上下级互相举例子,举例说明是非常难的事,你要对上级非常的了解,否则是举不出例子的,下级要证明我的得分高,要举个正面例子,但你也要自评,举个反面例子,我们是用举例子一个个来过当有了这套价值观的考核体系以后,我们在正常的业务流程中不断检查,而不是去完善补充增加法制,法制越强,德治就越弱,因为法制是基于对别人不信任。

曾经有一次,从最早一个提出申请的人到我审批,我发现到我是第 12 个人,那我说,这就没人肯承担责任了,除了第一个人和我,剩下每个人都会说他报给我的,你批了,我向下一层再往上一层就没责任了,这就是流程造成的,所以我们现在基本上,只要超过三个人审批的,都要问一句为什么,有必要吗?三个人还可以,一二三,到第四个人就要问一句,为什么?所以我们的流程是要简单,任何只要超过第三层就要问必要吗,尽可能没有第四层,如果有,一定要问一大堆理由,尽可能避免,减少流程。

每年我们都在看哪些流程可以去掉,否则公司越大,每年就会不断的加流程,有什么用?我们国家颁布那么多法律,会每天把民事诉讼法拿来看一看?但为什么我们绝大多数不会做错事呢?因为我们人有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如果是这样,我们是不会犯错误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