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管廊防水施工作业指导书

综合管廊防水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依据及原则1、设计图纸。

2、《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 GB50838-2015)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0666-2011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15 )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208-2008 )6、《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108-2011 )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 )8、《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 52)9、精心组织,合理安排,严格质量,规范施工,优质、高效、低耗的完成施工生产任务。

二、适用范围地下管廊防水工程。

三、防水工程施工内容及工艺(一)混凝土混凝土标准必须符合《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066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 )的要求,混凝土强度为C30 抗渗等级为P8。

1、水泥品种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石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 52)的有关规定。

混凝土中各类材料的氯离子含量不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1%2、防水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控制在120mm〜160mm,施工时应分层连续浇筑,每层厚度不大于50mm。

防水混凝土在运输中出现离析必须二次搅拌,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胶比的水泥浆或掺加同品种的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混凝土的振捣应均匀密实,不应出现露筋、空洞、夹渣等现象。

3、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当留施工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⑴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墙体有预留空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mm。

⑵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

⑶施工缝、变形缝应按照下图进行施工I ;i --卷瞬梶/巻神碣/ \ 私和、fl*H20 3 20变形绅构這大样图二施工缝网道大禅图(二)防水卷材、砂浆、涂料牌殳脱H阶■ fg1! ^I&E标誉断面止水荒同£布置可综合管廊的防水工程施工顺序应按照上图的要求进行施工。

本工程 的结构防水采用聚氨酯涂料和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组合。

1、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执行国家标准 GB18242-2008是用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 橡胶改性沥青做涂层,用玻纤毡、聚酯毡、 玻纤增强聚酯毡为胎基,两面覆以隔离材料所做成的一种性能优异的防 水材料,具有耐热、耐寒、耐腐蚀、抗老化、热塑性好、抗拉力大、延 伸率高、抗撕裂性强等优点。

卷材公称宽度为1000mm 卷材公称厚度为 3mm 4mm 5mm每卷卷材公称面积为7.5平方,10平方,15平方。

本工程选用的卷材公称厚度为4mm ⑴施工方法1 skq/m2 耳2云C15*R*±^ SiScTn热熔法:将卷材按划线展开比齐,先从一头卷2-3 米,用液化气喷枪强火移动烘烤粘接面,待表面发黑发亮出现熔融层,迅速用脚推卷粘接,并用压辊压实,边部挤出少量熔融物;定位后,再卷起另一方,如前述方法粘接。

冷粘法:采用粘接剂或玛蹄酯进行卷材与基面或卷材与卷材的粘接。

防水卷材的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

转角做成50X50mm水泥沙井倒角,阴角做成半径为50mm勺圆弧。

并加一层4mm勺卷材加强层,加强层宽度为从转角处向两侧延1000mm 铺贴双层卷材时,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3〜1/2 幅宽,且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施工注意事项⑵防水基面的质量防水基面(找平层)必须坚硬、平整、干燥、清洁,不应有反砂,清除尖利物。

防水基面如有缺陷,应在做防水前修补好,必须涂刷基层处理剂。

防水基面不应有冰、雪或积水。

⑶卷材施工质量全粘接防止出现褶皱或空鼓;半粘接注意未粘接处要过下火,使卷材紧贴基面;空铺注意四周粘接,并加压载物。

卷材与基面、卷材与卷材间的粘接应紧密、牢固;铺贴完成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产生扭曲和皱折。

热熔粘接,用火要适度,以卷材上表面不变黑为准,切忌慢火烘烤。

冬期施工选择卷材低温柔度比施工时气温低10C产品,并将卷材贮存于0C 以上地方,使用之前搬入现场,搬运中防止扔摔。

铺贴卷材严禁在雨天、雪天、五级及以上大风中施工;冷粘法、自粘法施工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 5 C,热熔法施工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10 C。

施工过程中下雨或下学时应做好已铺卷材的防护工作。

(三)防水砂浆防水砂浆为掺加外加剂或掺合料的砂浆,采用多层抹压法施工。

使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

砂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1%本工程采用的防水砂浆为1:2.5,厚度为2cm。

施工要求:1、基层表面应平整、坚实、清洁,并充分湿润、无明水。

表面的孔洞、缝隙应用防水砂浆堵塞并抹平。

施工期应将预埋件、穿墙管预留凹槽内嵌填密封材料后再施工。

2、水泥砂浆应分层铺抹,铺抹时应压实、抹平,最后一层表面应提浆压光。

防水砂浆拌和后应在规定时间内用完,施工中不得任意加水。

3、水泥砂浆防水层各层应紧密粘合,每层宜连续施工;必须留施工缝时应采用阶梯坡形,但离阴阳角处的距离不得小于20mm水泥砂浆防水层不得在雨天、五级及以上大风中施工。

冬期施工时,气温不应低于5C。

夏季不宜在30C以上或烈日照射下施工。

4、水泥砂浆防水层终凝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温度不宜低于5 C,并应保持砂浆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5、水泥砂浆防水层与基层质检应结合牢固,无空鼓现象。

表面应密实、平整,不得有裂纹、起麻面等缺陷。

施工缝留槎位置正确,接槎应按层次顺序操作,层层搭接紧密。

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的85%,表面凭证弹的允许偏差为5mm。

(四)水泥基渗透晶防水: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是以水泥、石英粉等为主要基材,并掺入多种活性化学物质的粉状材料。

经与水拌和调配而成的具有一定渗透功能的无机型防水材料。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是一种含有活性化合物的粉状防水涂料,在有水存在的条件下,活性化合物向混凝土内部渗透,在孔隙和裂缝中形成大量不溶于水的长链状结晶,填表塞毛细孔道,从而使混凝土致密、防水。

适用于需要永久防水的各种混凝土结构的内外表面或本体的防水与修缮。

施工工艺:1 、基层处理:混凝土基层应洁净,油污、灰尘、砂石和污垢等必须清理干净,除去表面疏松层及其它外来物,表面要稍粗糙;若有油迹未清理干净,很容易出现起皮现象。

基面应修凿、清理,进行堵缝、补强、找平处理,再进行大面积防水施工。

因该材料的活性成分是以水为载体,才能向混凝土内部渗透和结晶,2、湿润混凝土:在涂刷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基层,(可用刷子将水刷在混凝土上),但注意不得有明水,保证晶体形成;3、涂层灰浆的配制:将粉料与水按量比1 :0.35 的比例拌制成均匀的料浆,先将水倒入容器中,再将粉料倒入水中,机械搅拌 5 分钟;4、涂刷:用硬毛刷将涂料均匀涂刷在基层表面,应多遍涂刷,一般2—3 遍。

第一遍固化后(指触干)方可涂刷第二遍(如前一遍表面已干燥发白,则需湿润后再涂后一遍)。

涂料用量为1.5kg/m ,涂层厚度应大于0.8mm.。

5、养护:应保证涂层的充分养护,涂刷涂层后应及时用潮湿的粗麻布覆盖,保证涂层湿润。

涂层硬化后,可采用喷雾养护,并用粗麻布覆盖,必须经养护72 小时;试水检验试水检验需等涂层完全干燥后才可进行,通常在湿度小于80%的气候环境中干燥7-10 天,涂层表面产生了一定的疏水效果即可进行蓄水。

注意事项:1。

不能在下雨天及结冰的气候中使用;2。

涂刷料浆拌制后30 分钟内要用完,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搅拌,严禁另外加水;3。

涂层未硬化之前禁止浇水养护(五)聚氨酯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是由异氰酸酯、聚醚等经加成聚合反应而成的含异氰酸酯基的预聚体,配以催化剂、无水助剂、无水填充剂、溶剂等,经混合等工序加工制成的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

该类涂料为反应固化型(湿气固化)涂料、具有强度高、延伸率大、耐水性能好等特点。

对基层变形的适应能力强。

聚氨酯防水涂料是一种液态施工的单组分环保型防水涂料,是以进口聚氨酯预聚体为基本成份,无焦油和沥青等添加剂。

它是空气中的湿气接触后固化,在基层表面形成一层坚固的坚韧的无接缝整体防膜。

施工工艺流程:1.清扫基层:用铲刀将粘在找平层上的灰皮除掉,用扫帚将尘土清扫干净,如有油污时,应用钢丝刷和砂纸刷掉或以中介漆加水泥在油污表层涂刷一道。

表面必须平整,凹陷处要用 1 :2.5水泥砂浆找平。

2.涂刷底胶:将聚氨酯甲、乙两组份和二甲苯按1 : 1.5 :2的比例(重量比)配合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用滚动刷或油漆刷蘸底胶均匀地涂刷在基层表面,不得过薄也不得过厚,涂刷量以0.2kg/m 左右为宜。

涂刷后应干燥4h 以上,才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操作。

3.细部附加层:将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按甲组份:乙组份=1 : 1.5 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用油漆刷蘸涂料在地漏、管道根、阴阳角和出水口等容易漏水的薄弱部位均匀涂刷,不得漏刷(地面与墙面交接处,涂膜防水拐墙上做100mm高)。

4.第一层涂膜:将聚氨酯甲、乙两组份和二甲苯按 1 :1.5 :0.2的比例(重量比)配合后,倒入拌料桶中,用电动搅拌器搅拌均匀(约5min),用橡胶刮板或油漆刷刮涂一层涂料,厚度要均匀一致,刮涂量以0.8〜1.0kg/m 为宜,从内往外退着操作。

5.第二层涂膜:第一层涂膜后,涂膜固化到不粘手时,按第一遍材料配比方法,进行第二遍涂膜操作,为使涂膜厚度均匀,刮涂方向必须与第一遍刮涂方向垂直,刮涂量与第一遍同。

6.第三层涂膜:第二层涂膜固化后,仍按前两遍的材料配比搅拌好涂膜材料,进行第三遍刮涂,刮涂量以0.4 〜0.5kg/m 为宜,涂完之后未固化时,可在涂膜表面稀撒干净的©2〜© 3m粒径的石渣,以增加与水泥砂浆覆盖层的粘结力。

在操作过程中根据当天操作量配料,不得搅拌过多。

如涂料粘度过大不便涂刮时,可加人少量二甲苯进行稀释,加入量不得大于乙料的10%。

如甲、乙料混合后固化过快,影响施工时,可加入少许磷酸或苯磺酚氯化缓凝剂,加入量不得大于甲料的0.5%;如涂膜固化太慢,可加入少许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作促凝剂;但加入量不得大于甲料的0.3%。

涂膜防水做完,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可进行蓄水试验,24h 无渗漏,可进行面层施工。

涂层的总厚度应大于0.2cm。

注意事项:1、施工温度应在5C至35C;2、调配好的浆料要在1 小时内用完;3、寒冷地区或低温条件下请注意产品的防冻贮存,液体组份的贮存温度不低于o c;4、使用时,勿在本产品中掺入水分或其它材料;5、施工时采用合适的防护措施,如手套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