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如何更好的与老师沟通》主题班会
《如何更好的与老师沟通》主题班会
本次班会到此结束。 XX班
注意: 同理心不等于了解 同理心不等于认同和赞同对方的行为和看法 同理心不等于同情
“这样的做法合适吗”
见到老师不问候, 进办公室不敲门, 打听老师的隐私,
从背后突然拍打老师……
你的意见是……
谈一谈,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做?
对于经常迟到的学生,你会…… 对于经常不交作业的学生,你会…… 对于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你会…… 对于无心学习的学生,你会…… ……
请老师谈一谈
老师心目中的学生形象
可使用的语言 学生应该是…… 学生要尽量要…… 希望学生能够…… 学生应努力成为……
传统上 家长、教师眼中的“好学生”形象:
无条件尊重教师,从不反驳教师的命令和要求 好学不倦,能够长时间不分心地读书学习 八面玲珑,与同学关系融洽,不得罪人 上课时始终保持安静 保持形象,为学校增光 学习好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
新时代学生形象
我们的真心话是“新时代的学生尽量 要……希望能够……可以……”
多才多艺,尽量发展各自所长
动静得宜,有问有答 关于安排时间,计划任务,珍惜青春 触角敏锐,创新求变 尊重人,乐于与他人合作 幽默乐观,坦诚真挚
破窗理论
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 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 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维修,别 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 那么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 蔓延。
在师生交往过程中要注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严厉的和有可能体罚学生的老师往往 最招学生狠。但有哪一个老师希望学 生见了就怕,愿意体罚学生呢? 一个对学生从不发脾气的老师,要么 是伟大的教育家,要么是不负责。 大多数的教师不是教育家,却具有极 强的责任感,冲动的时候难免做出一 些过激的事。万一发生此类的事情, 请同学们多想想老师发怒的原因,多 沟通。
如何更好的与老 师沟通
——XX班主题班会
百科名片——学生
学生一般指正在学校、学堂或其他学习地方(如家 中、军队等等)受教育的人,而在研究机构或工作 单位(如医院)学习的人也自称学生,以前与学生 的性质相似的还有徒弟、弟子等等。学生,当然需 要学习知识,但是学生并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学习 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要想真正学会生 活,必须学习一定的知识。所以,学生最基本的涵 义是学会生活,这个基本涵义中本来就包括学习知 识的涵义
新时代教师形象
能够视角敏锐,重视与学生的沟通 能够积极进取,创新求变 懂得忙里偷闲,清除自己的压力,掌 握放松技巧 对学生要求合理,循序渐进地推进工 作 处事公正,重情重理 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注意学生激发团队精神,互谅互助 幽默乐观,坦诚真挚 容易宽容、接纳学生的过错
怎样才能更好的与老师交流
三、在老师方面,我们认为要热情些。
在必要时,老师是否能而多抽出点时间
来给我们学生,因为我们学生是需要跟 老师交流的!
怎样才能更好的与老师交流
四、在交流内容方面。
师生交流的内容太过单一,常只局限于学习, 因此,建议我们和老师交流的内容可以多种 多样。
怎样才能更好的与老师交流
教师的其他称谓
老师——最广泛流行的敬称; 先生——最历史悠久的尊称; 夫子——最古老的尊称; 教员——港台等地最流行称呼; 园丁——最质朴无华的褒称; 慈母——最真情感人的爱称; 蜡烛——最温馨动人的称谓;
教师的其他称谓
春蚕——最纯挚的称谓; 春雨——最生动形象的默称; 人梯——最高评价的专称; 孺子牛——最具中国特色的喻称; 人类灵魂工程师——最富哲理的称谓(作为 教师应该以爱心和知识触摸、改变人的内 心)。
五、在交流方式上。
面谈比打电话、发短信等更能解决问题,收 到更好的效果。因此,老师和学生之间如有 可能多进行面对面交流。 当然我们还应该尽量利用现代化的交流手段, 拓展交流平台,如发邮件等。
架起沟通的桥梁,让彼此的心更加温暖。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我们一样有着千变万化 的情绪。 架起沟通的桥梁,让彼此的距离更近,更远。 学会与老师交流,会让我们终身受益。
在师生交往过程中要注意
师生交往中学生尊重老师既要尊重老师的劳 动,又要尊重老师的人格。 有些同学只尊重班级的老师,对别班的老师 全无敬意,例如有同学随地扔纸屑,被别班 的老师发现认为是多管闲事等等;有些同学 上课不认真反而怪老师不会教等等。
在师生交往过程中要注意
4、要理智,懂得透过现象看实质。
同理心——将心比心
站在对方的角度、立场去感知对方的感受、信念和 态度,并能有效地将这些感知传递给对方,使对方 感到得到理解和尊重,从而产生温暖感和舒畅的满 足感。 同理心的三个条件; 1、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 2、了解导致这种结果的因素; 3、让对方了解你能设身处地的了解对方;
同理心
怎样才能更好的与老师交流
一、学生要提高自身的主动性,积极与老师 交流。 这一点很重要。据调查发现,当学生主动找 老师交流时老师都是热情接待的。
怎样才能更好的与老师交流
二、学生要找适合的时间和地点和老师
进行交流。
老师的工作,尤其是工作日的任务都比
较繁重。他们在校的时间也比较短。这 一方面也限制了师生间交流的机会,也 告诉学生要将时间找准,以提高效率。
多用“如果我是你……”这样的语句
分组讨论
作为学生,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怎样才能更好的与老师交流
在师生交往过程中要注意
1、要自觉,不要拿老师的宽容当 作软弱。
在师生交往过程中要注意
老师往往会故意给同学们留一些机会, 比如有同学抄作业,老师只说希望下次 独立完成作业,有些同学作业马虎,老 师只说“希望下次认真”,某些同学犯 了小错误,老师装作不知道等等很多小 事,实际上老师是故意给我们自我更正 的机会。 如果同学们能体会到老师的苦心,自觉 改正,则师生间一定能形成一种默契。 遗憾的是,很多同学把这些看作老师无 可奈何,甚至是软弱的表现。
传统上,流行的“好教师”形象要具 备:
沉着,不易激动,心情稳定,永远不 失“冷静”,不流露强烈的情绪 不偏不倚,对学生没有成见,都能一 视同仁 能够也应该对学生掩饰自己真实的感 情 常常超时工作,为公忘私 对学生应该怀有无条件的慈悲心肠, 对学生的要求有求必应 有高度智慧,他们的智慧远远高于所 有学生,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 是完美的化身,永远不犯错误
百科名片——教师
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 一角色的承担者。 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传授知识、经 验的人,狭义的教师系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 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狭义 方面来理解,即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 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 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 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 人才的专业人员。
在学习过程中,你对老师最大的要求是( )
A、老师有丰富的知识。
B、老师帅气、漂亮。
C、希望和老师之间有个良好师生关系。
同学们希望和老师之间建立和谐、 融洽的师生关系。同学们喜欢这种新型 关系?那么传统的师生关系是怎样?
传统教师角色素描
学生角色: 知识的接受者,被管理者,被领 导者,求教的蒙恩者。 我们与老师的交往行为: 钦佩、服从、被动,教多少学多 少,怎么教怎么学,单调、单薄, 你讲我听,你问我答。
在师生交往过程中要注意
2、要主动,让老师感觉到你在积极改善彼此 间的关系。
在师生交往过程中要注意
一个老师要面对八九十人,不可能对每个学 生都很了解,有时可能会误解你们。此时, 同学们要主动与老师沟通,让老师了解你, 了解你正在做的事或是你内心的想法。
在师生交往过程中要注意
3、要文明,懂得尊重他人。
传统的师生关系: 权威——遵从 管理——被管理 输出——接收
主动沟通是师生交往的前提
化解与老师的误解、矛盾,增进与老师的感 情,一切从主动沟通开始。 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
谈一谈
我们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
可使用的语言 老师应该是…… 老师要尽量要…… 希望老师能够…… 老师应努力成为……
讲课时,课堂气氛沉闷,没有人回答你的问 题,你该怎么办? 自习课纪律不好,学校批评,你该怎么办? 因为你的批评学生故意顶撞你,和你作对, 你该怎么办? 过度的严厉会造成恐惧; 过分的温和会有失威严…
请平常尽可能这样做:
尽可能站在对方的立场理解对方 多表达出对对方的理解
冲突发生之后尽快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