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金属工艺学试卷B

2014年金属工艺学试卷B

广西科技大学2013 —2014 学年第下学期课程考核试题
考核课程金属工艺学( B 卷)考核班级汽服121、物流121 学生数74 印数80 考核方式闭卷考核时间120 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固溶强化;2.热加工;3.铸造;4.焊接;5.过冷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性能和性能。

2.金属晶格的基本类型有、与三种。

3.碳的质量分数为的铁碳合金称为共析钢,当加热后冷却到S点(727℃)时会发生转变,从奥氏体中同时析出和的混合物,称为。

4.热处理工艺过程由、和三个阶段组成。

5.贝氏体分为和两种。

6.特种铸造包括铸造、铸造、铸造、铸造等。

7.锻造温度范围是指由温度到温度之间的温度间隔。

8.矫正焊接变形的方法有矫正法和矫正法两大类。

9.切削运动包括和两个基本运动。

10.车床主要用于加工表面。

11.常用的特种加工方法有、、、等。

12.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和。

13. 对于高硬度材料来讲,几乎是唯一的切削加工方法。

14.冲最小孔时应注意孔径与板料厚度的关系,做到孔径不应板料厚度。

三、选择题:(每项选择1分,共20分)
1.金属的越好,则其锻造
A.强度; B.塑性; C
2.为了改善高碳钢(W(C)>0.6%)的切削加工性能,一般选择作为预备热处理。

A.正火; B. 淬火; C.退火; D.回火
3.化学热处理与其它热处理方法的基本区别是。

A.加热温度; B.组织变化; C
4.调质处理就是
A.淬火+低温回火; B.淬火+中温回火; C.淬火+高温回头。

5.为下列零件正确选材:机床床身;汽车后桥外壳;柴油机曲
轴;排气管
A.RuT300; B.QT700-2; C.KTH350-10; D.HT300
6.铁碳合金状态图上的共析线是,共晶线是
A.ECF线; B.ACD线; C.PSK线。

7.为了提高孔的表面质量和精度,一般选择。

A.铰孔;B.车孔;C.磨孔;D.铣孔。

8.焊接一般结构件时用,焊接重要结构件时用,当焊缝处有铁锈、油脂等物时用,要求焊缝抗裂性能高时用。

A.酸性焊条;B.碱性焊条。

9.切削塑性材料时易形成,切削脆性材料时易形成。

A.崩碎切屑;B.带状切屑;C.节状切屑。

10.3A21按工艺特点分,是铝合金,属于热处理
A.铸造; B.变形; C.能强化; D.不能强化。

11.下列焊接方法中属于熔焊的有。

A.焊条电弧焊;B.电阻焊;C.软钎焊。

四、判断题(请用“Χ”或“√”判断,每题1分,共10分)
1.塑性变形能随载荷的去除而消失。

( )
2.在小能量多次冲击条件下,金属材料抗多次冲击的能力,主要取决于金属材料强度的高低。

()
3.由于金属材料在锻造前进行了加热,所以,任何金属材料均可进行锻造。

()
4.淬火后的钢,随回火温度的增高,其强度和硬度也增高。

( )
5.Cr12MoVA钢是不锈钢。

( )
6.可锻铸铁比灰铸铁的塑性好,因此,可以进行锻压加工。

( )
7.变形铝合金都不能用热处理强化。

( )
8.冲压件材料应具有良好塑性。

()
9.电焊钳的作用只是夹持焊条。

()
10.在切削过程中,切削刀具前角越小,切削越轻快。

()
五、简答题:(共16分)
1.焊条的焊芯与药皮各起什么作用?
2.铸造生产有哪些优缺点?
3.金属铸锭呈现几个不同的晶粒区?各区有何特点?
4.为什么要将零件的切削加工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
六、计算题(共5分)
某单位购置了一批15钢,检验员随即抽取了一根棒料,并制作了标准短圆柱形试样,其原始尺寸是L0=50mm,d0=10mm。

试样经拉断后,测得F b=33810N,F s=20680N,l1=65mm,d1=6mm。

试分析这批15钢的力学性能是否合格?合格的15钢应该是σs≥225Mpa,σb≥375Mpa,δ5≥27%和ψ≥55%。

七、分析题(共4分)
判断图1中锻压结构设计是否合理,提出不合理的地方,为什么?
a)b)c)
图1 自由锻件的锻压结构合理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