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语文,17课课件
学习古诗的方法
A 解诗题。 B 知诗人。 C 明诗意。 D 悟诗情。
瀑
布
叶圣陶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山路。 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飞流直下三千尺
速度:
飞
方向: 直下
高度: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银河:晴天夜晚,天空中呈现 出的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 闪烁的小星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 色的大河。
疑: 怀疑、猜测
在阳光照耀下,香炉峰紫色的 云烟缭绕。 瀑布远看犹如一条长长的白练, 高高的悬挂于山间。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 / 遥看瀑布挂前川。 / / liú 飞流直下三千尺, / / 疑是银河落九天。 / /
yí yí n lú yān
lú
pù
香炉峰:峰的形状像香
炉,峰头常有云雾缭绕, 因此而得名。
日照香炉生紫烟
紫烟:紫色的云雾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门外江里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的诗被人称为“有声 有色,有动有静”,你能 体会到吗 ?
听朗读,想一想,你好 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 什么?
•
面对这样的美景,此时此刻,诗 人的心情如何呢?
•
绝 句
绝 句
庐 山 瀑 布
请你把《望庐山瀑布》改写成一篇 小故事。
学习古诗的方法
A 解诗题。 B 知诗人。 C 明诗意。 D 悟诗情。
绝
句
唐 杜甫
绝
句
古诗的体裁主要有两种:绝句 和律诗。在古代,一首诗中有 四句的被称为绝句,八句的被 称为律诗。绝句每句五个字的 叫五言绝句,简称五绝;每句 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简称七 绝。
•
杜甫:字子 美,唐代伟大的 现实主义诗人, 被誉于“诗圣”。 本诗是作者晚年 的作品。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
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两 新绿的柳树上有一对 个 黄 黄鹂在欢唱。 鹂 鸣 翠 柳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3望庐山瀑布 ---李白
lú
pù
李白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少年时博览群 书,20岁起在四川漫游,25岁出川东游。42 岁做了翰林院学士,但不受重视,抱负不能 实现,离开长安,安史之乱后,因受牵连被 流放夜郎,《望庐山瀑布》就是在这次流放 途中经过庐山时写的。他的诗风格雄奇豪放, 想像丰富,是屈原之后我国又一位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现存李白的 诗有九百多首,有《李太白集》存世。
那激越的水柱从峭壁上一泻千 尺。 恍惚间好像银河从云端坠落。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目的:
诗人赞颂庐山瀑布的美景, 实际是抒发作者热爱祖国河 山的感情。
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呢?
听朗读,想一想,你好像看到 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一 行 白 鹭 上 青 天
一行白鹭向着万里晴空 自由自在地飞翔。
窗 含 西 岭 千 秋 雪
西岭上覆盖着千年 不化的积雪,这样的景 色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 一幅画。
门 门外停泊着要到千 泊 东 里之外东吴去的船只。 吴 万 里 船
绝 句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的歌唱 , 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的飞翔 。 透过窗户看得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