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分类
A型骨折
内侧复合体损伤
a、注意胫距关节面顶部内侧关节面有无压缩 b、关节面复位后植骨支撑 c、内踝的垂直骨折以拉力螺钉垂直骨折线固定 注意:若内踝骨折线近端为粉碎,需要用内侧的支撑钢板来固定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B型或C型骨折——外踝的固定
外踝的固定 – 应首先复位固定腓骨,纠正其旋转并恢复其长度 – 固定方式: 拉力螺钉 中和钢板 防滑钢板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临床检查——体格检查
– 肿胀、淤血、压痛的部位提示有损伤 – 仔细检查足部的血运和感觉变化 – 评估踝关节的稳定性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
常规摄片
– 踝关节正侧位
– Mortis位:踝关节内旋15°,以显示下胫腓联合
分型
– Lauge-Hansen 分型 – Danis-Weber 分型 – AO/OTA 分型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Lauge-Hansen 分型
– 根据损伤机制分型 旋后内收(supination-adduction) 旋后外旋(supination-external rotation) 旋前外展(pronation abduction) 旋前外旋( pronation-external rotation )
前内侧切口
后内侧切口
– 后外侧切口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外侧入路及体位
注意: 避免损伤腓浅神经 对于位于皮下的腓骨,不能 在其表面做切口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体位:仰卧位,患侧臀下 垫沙垫,使患足位于中立 位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影像学检查——外侧复合体
– 在Mortis位和侧位片上观察腓骨的移位和短缩 – 在Mortis位注意有无胫腓线的断裂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影像学检查——距骨
– 距骨倾斜 – 距骨半脱位
– 距骨顶骨折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术前处理
– 抬高患肢、冰覆、足泵促进软组织肿胀消退 – 待皮服皱褶征(wrinkle sign) 出现后再行手术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手术入路
– 外侧切口
前外侧切口 后外侧切口
– 内侧切口
距骨倾斜、半脱位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影像学检查——后踝
– 在侧位片上可以估计后踝骨折的大小和位置 – 最好通过CT扫描来明确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影像学检查——内侧复合体
– 注意内踝骨折骨折线的方向 – 骨折块的大小 – 关节面是否有粉碎
– 内收、外展、外旋指暴力的方向,即距骨在踝穴内的运动趋势
内收
外旋
外展
外旋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旋后-内收型(SA)
I 度:距腓韧带的撕裂或垂直于暴力的外踝横行骨折 II度:内踝的垂直骨折,胫距关节面顶部压缩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内侧入路及体位
注意: 避免损伤大隐静脉和 隐神经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体位:仰卧位
后外侧入路及体位
注意: 适用于合并后踝骨折的病例 与腓骨短肌和拇长屈肌之间分离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体位:俯卧位,患侧骨盆下垫 一沙袋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B型或C型骨折——外踝的固定
– 后侧防滑板的优点
远端螺钉穿透两层皮质不会进入关节 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固定强度高 后侧软组织厚,避免了“皮包钢板” 方便后踝骨折的固定
后侧防滑板的缺点
影响腓骨长短肌腱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内侧稳定结构
三角韧带由深浅两层组成,具有限制距骨在踝穴内内 外旋的作用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外侧稳定结构
•距腓前韧带—— 限制距骨向前移位 •跟腓韧带——限 制踝关节内翻 •距腓后韧带—— 限制距骨向后移位 和旋转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踝关节活动的实际轴
实际情况下,由于距骨穹窿并非平滑的直线,所以踝关节实际的活 动轴在经验轴的基础上不停地变化
– 背屈时——活动轴稍偏向下外侧 – 跖屈时——活动轴稍偏向下内侧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生物力学——踝关节的稳定
重视外踝的作用
– 外踝长度对于维持下胫腓的稳定性很重要 – 外踝的旋转和短缩都会显著影响踝穴的接触特性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旋前-外旋型(PER)
I度:单纯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撕脱 II度:下胫腓前韧带损伤或撕脱骨折 III度:高位腓骨骨折 IV度:下胫腓后联合损伤或后踝骨折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Danis-Weber 分型
下胫腓联合
下胫腓联合包括下胫腓前韧带和后韧带,其间有牢固的骨间 韧带。连接下胫腓,是维持踝穴稳定的重要解剖结构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生物力学——踝关节的活动
距骨前宽后窄,踝关节跖屈时踝关节不稳定?
NO!!
踝关节在正常活动时距骨始终与踝穴完全匹配 距骨就像截头去尾的一个圆锥体 当踝关节活动时,距骨顶沿其外侧基底发生旋
B型或C型骨折——外踝的固定
总结: – 骨量正常的患者选择外侧中和钢板或后侧防滑钢板都可以 – 合并后踝骨折需作后侧切口者或老年骨质疏松的患者最好选择防滑 板固定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B型或C型骨折——外踝的固定
拉力螺钉或中和钢板固定外踝斜形骨折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B型或C型骨折——外踝的固定
后侧防滑钢板固定外踝斜形骨折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转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踝关节滑车的结构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踝关节活动的经验轴
– 踝关节活动的经验轴——位于内踝尖下方5mm;外踝尖前侧8mm, 下方3mm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B型或C型骨折——外踝的固定
外侧钢板和后侧防滑板的比较
Jean Lamontagne 等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两种固定方式的结果没有显 著差异 Minihane KP 等的生物力学研究显示后侧防滑板的生物力学强度要优 于外侧的锁定钢板
Jean Lamontagne, et al. Surgical Treatment of a Displaced Lateral Malleolus Fracture: The Antiglide Technique Versus Lateral Plate Fixation.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l.2002, 16:498–502. Minihane KP ,et al. Comparison of lateral locking plate and antiglide plate for fixation of distal fibular fractures in osteoporotic bone: a biomechanical study. J Orthop Trauma. 2006 Sep;20(8):562-6
– 根据腓骨骨折分型
A:腓骨骨折位于胫距关节顶部远 端,下胫腓关节稳定
B:腓骨骨折位于胫距关节顶部平 面,下胫腓关节可能稳定
C:腓骨骨折位于胫距关节近端, 下胫腓关节不稳定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Lauge-Hansen VS Danis-Weber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踝关节骨折
红星医院 孙海彪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1
应用解剖
– 踝关节的稳定性来源于骨性结构和复杂的韧带结构
内侧复合体
三角韧带
内踝 距腓前韧带 跟腓韧带 距腓后韧带 外踝
外侧复合体 下胫腓联合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手术指征
– 单纯一处损伤,踝关节仍稳定,可以保守治疗(如A1、B1型骨折) – 若累及多处稳定结构,踝关节不稳定,需手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