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一本书做思维导图
这段时间,一直在外地,不能天天更新,正好在重新阅读<思维导图> 这本经典著作.把里面的内容摘抄一下.
简单归纳起来,对一本书做思维导图的技巧主要分为两类:准备及应用。
在以下各篇中,共有8个阶段。
为方便查找起见,各阶段总结如下,都附有推荐的限制时间。
准备:
1、浏览——制作一个中央图象(10分钟)
2、设定时间和总量目标(5分钟)
3、把对该话题现存的知识用思维导图画下来(10分钟)
4、给目标下个定义并用思维导图画出来(5分钟)
应用:
5、总述——加上主要的思维导图主干
6、预览——第一级及第二级
7、内视——把思维导图的细节加上去
8、复习—完成思维导图准备
l、浏览(10分钟)
详细阅读一本书之前,首先要大致浏览一下全书。
最好的办法是先看看封面和背页,再看看目录,然后翻动全书几次,把握住对全书的“感觉”。
然后取一张大纸,或者用一张思维导图专用纸,画一个中央图,把书的主题或者书名总结上去。
如果书的封面和内页里有特别引人注目的彩色图象,不妨使用这个图象。
如果你对会从中央图象发散出去的主干有非常合理的把握,不妨同时画上主干。
它们经常是与全书的主要篇章或者章节相符合的,也符合你阅读该书的目的。
在开始制作思维导图的早期阶段,你是在给自己的大脑一个中心的焦点和基本的结构,在这个框架里面,它可以把所有从研究这本书得来的全部信息综合起来。
2、设定时间和总量目标(5分钟)
根据你的学习目标,根据该书的内容和困难水平,和你已经具有的知识总量,决定你将花在本书全部任务上的全部时间,以及每个学习期间所包含的内容。
3、把对该话题现存的知识用思维导图画下来(10分钟)
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骨架,作为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
一本书盛装而来: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着肌肉。
你一定要用X 光般的双眼看书,因为这是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本经典之作,爱读书,喜欢从书中汲取知识的象亲都该读一读,如果没时间读,可以从今天这张思维导图中高效梳理、完善自己的读书方法。
阅读分四个层次,下面逐一分解。
初步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这个层次的学习基本在小学完成,也应该是读者都基本具备的层次。
指进行略读、粗读,较短时间掌握书的脉络和大概内容,以决定是否进一步阅读。
1、略读预读
这是一种非常主动的阅读,从书的整体着眼略读,有助于快速把握重点,发现自己最需要的信息,也能节约不少时间。
2、粗浅阅读
遇到不懂的部分就跳过去,完整的读一遍,即使你只掌握了50% 或更少,那样也比因为某个地方停下来要好的多。
我们的教育总是强调关注自己的不会的地方,但在阅读上,这样不可取。
3、阅读速度
不单要提高速度,还要能用不同的速度阅读。
4、逗留与倒退
眼睛移动的逗留会影响速度,而「手」是简单有效的工具。
通过注视移动的手指来提高视线移动的速度,这样,阅读速度也跟着提高了。
第三层次:分析阅读
第四层次:主题阅读
清晰大图在此,点击图片即可详细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