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浮力计算专题训练1.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的烧杯的底面积是200cm2,里面装有一定量水(如图甲),水面在A处,用弹簧测力计吊着一实心物体,先将物体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水位升高到B处,示数是18N;再将物体缓慢提出,使水位下降到AB的中点C处,示数是23N(不计物体带出的水),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①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5N;②物体的密度为2.8×103kg/m3;③从乙到丙,水面下降了2.5cm;④从甲到乙,烧杯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大了250Pa。
A.只有④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②、③、④正确D.只有①、④正确2.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浸没在水中(未触碰容器底),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为13N。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1为3NB.物体的密度为1.2×103kg/m3C.正方体上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1=6.25cmD.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后投入水中静止时受到容器底的支持力为2N.3.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重物A,缓缓浸入水与盐水中观察到测力计数如图所示。
已知盐水的密度为1.2g/cm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B中的物体A有一半的体积浸没在水中B.图C中的物体A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为2NC.图D中的物体A密度为3×103kg/m3D.图E中的物体A排开盐水的重力为2.4N4.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水,将密度为2.5g/cm3,体积为40cm3的物体M用一细绳提起,使物体M的体积刚好有一半露出液面且保持静止时,磅砰示数为70g,如图甲所示。
接下来将物体M放入水中,如图乙所示,磅秤的示数将发生变化。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两次台秤示数的变化等于物体M两次所受浮力的变化B.图甲中物体M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为0.2NC.图乙中物体M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0.6ND.图乙中磅秤的示数为150g5.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已给出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实验图象,已知ρ水=1.0×103kg/m3,g取10N/kg。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圆柱体所受的最大浮力为8NB.圆柱体的密度为2.5×103kg/m3C.圆柱体的重力为9ND.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是400Pa6.取一根长为15cm、内部横截面积为1cm2的直筒塑料管,在底部扎上橡皮膜后,称得它们的总质量为2g。
向管内倒入10g酒精,将它放入水中静置后,如图所示,观察到橡皮膜恰好变平。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装有酒精的塑料管受到的浮力大小为0.1NB.水对塑料管底部橡皮膜产生的压强大小为800PaC.管内液面比管外水面高2.5cmD.将放入水中的塑料管继续向下压时,橡皮膜会向外凸7.如图所示,将重2.2N的物块浸没在水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块受到的浮力为N。
(2)物体的密度为g/cm3。
(3)让该物块浸没在密度不同的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不同,此时可以将弹簧测力计改装为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计。
该密度计刻度线分布(均匀/不均匀)。
8.水平升降台面上有一个足够深,底面积为40cm2的柱形容器,容器中水深20cm,现将底面积为l0cm2,高20cm的圆柱体A悬挂在固定的弹簧测力计下端,使A浸入水中,稳定后,A的下表面距水面4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8N,如图所示,则A的重力为N,然后又使升降台上升7cm,再次稳定后,A所受的浮力为N(已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减小1N,弹簧的长度就缩短1cm)9.将一个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
则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N;质量为kg;体积为cm3;密度为kg/m3.(g=10N/kg)10.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150cm2足够高的柱形容器内装有深15cm的液体,现把质量为m=480g,底面积为50cm2一圆柱体放入其中,处于漂浮状态,浸在液体中的深度为h=12cm,则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N,用外力将圆柱体向下压2cm,则其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增大了Pa。
11.宋朝的怀丙和尚利用船的浮力打捞起几万斤的铁牛,如图甲所示。
受此启发,小李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利用浮力打捞物品的装置。
乙图所示为一个足够高的柱形容器,待打捞物体A质量为1.5kg,底面积为100cm2,高10cm;浮体B质量为1kg,底面积为200cm2,高10cm;A、B正中央用一个不计质量和体积的弹簧相连。
已知弹簧原长为10cm,弹簧每受到1N的拉力会伸长0.5cm。
求:(1)浮体B的重力;(2)当往容器里面加水,直到弹簧处于原长时,B物体排开水的体积;(3)继续加水直到A物体刚好离开容器底部时停止,这时求:①A受到的拉力;②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弹簧处于原长时增加多少?12.学习浮力、压强知识后,小明回家做了如下操作:如图所示,将薄壁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60cm2,高度为40cm)放在水平桌面上。
用根细绳吊着一实心、均匀、硬质工件AB(不吸水)浸入水中。
工件重为12N,A、B部分均为圆柱形,A、B部分的高度均为10cm,A部分的横截面积为40cm2,B部分的横截面积为20cm2,A下表面与容器底面距离10cm。
现向容器中加入700g水。
已知ρ水=1.0×103kg/m3,g=10N/kg。
求:(1)容器底部所受压强为多少Pa?(2)此时细绳对工件AB的拉力是多少N?(3)若小明用细线吊着工件缓慢竖直向下移动。
当细线的拉力为7.6N时,工件向下移动的距离为多少cm?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浮力计算专题训练答案1.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的烧杯的底面积是200cm2,里面装有一定量水(如图甲),水面在A处,用弹簧测力计吊着一实心物体,先将物体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水位升高到B处,示数是18N;再将物体缓慢提出,使水位下降到AB的中点C处,示数是23N(不计物体带出的水),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①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5N;②物体的密度为2.8×103kg/m3;③从乙到丙,水面下降了2.5cm;④从甲到乙,烧杯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大了250Pa。
A.只有④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②、③、④正确D.只有①、④正确答案:B2.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浸没在水中(未触碰容器底),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为13N。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1为3NB.物体的密度为1.2×103kg/m3C.正方体上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1=6.25cmD.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后投入水中静止时受到容器底的支持力为2N.答案:C3.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重物A,缓缓浸入水与盐水中观察到测力计数如图所示。
已知盐水的密度为1.2g/cm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B中的物体A有一半的体积浸没在水中B.图C中的物体A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为2NC.图D中的物体A密度为3×103kg/m3D.图E中的物体A排开盐水的重力为2.4N答案:C4.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水,将密度为2.5g/cm3,体积为40cm3的物体M用一细绳提起,使物体M的体积刚好有一半露出液面且保持静止时,磅砰示数为70g,如图甲所示。
接下来将物体M放入水中,如图乙所示,磅秤的示数将发生变化。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两次台秤示数的变化等于物体M两次所受浮力的变化B.图甲中物体M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为0.2NC.图乙中物体M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0.6ND.图乙中磅秤的示数为150g答案:A5.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已给出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实验图象,已知ρ水=1.0×103kg/m3,g取10N/kg。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圆柱体所受的最大浮力为8NB.圆柱体的密度为2.5×103kg/m3C.圆柱体的重力为9ND.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是400Pa答案:ABD6.取一根长为15cm、内部横截面积为1cm2的直筒塑料管,在底部扎上橡皮膜后,称得它们的总质量为2g。
向管内倒入10g酒精,将它放入水中静置后,如图所示,观察到橡皮膜恰好变平。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装有酒精的塑料管受到的浮力大小为0.1NB.水对塑料管底部橡皮膜产生的压强大小为800PaC.管内液面比管外水面高2.5cmD.将放入水中的塑料管继续向下压时,橡皮膜会向外凸答案:C7.如图所示,将重2.2N的物块浸没在水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块受到的浮力为N。
(2)物体的密度为g/cm3。
(3)让该物块浸没在密度不同的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不同,此时可以将弹簧测力计改装为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计。
该密度计刻度线分布(均匀/不均匀)。
答案:(1)1(2)2.2 (3)不均匀8.水平升降台面上有一个足够深,底面积为40cm2的柱形容器,容器中水深20cm,现将底面积为l0cm2,高20cm的圆柱体A悬挂在固定的弹簧测力计下端,使A浸入水中,稳定后,A的下表面距水面4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8N,如图所示,则A的重力为N,然后又使升降台上升7cm,再次稳定后,A所受的浮力为N(已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减小1N,弹簧的长度就缩短1cm)答案:1.2 1.29.将一个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
则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N;质量为kg;体积为cm3;密度为kg/m3.(g=10N/kg)答案:1 0.3 100 3×10310.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150cm2足够高的柱形容器内装有深15cm的液体,现把质量为m=480g,底面积为50cm2一圆柱体放入其中,处于漂浮状态,浸在液体中的深度为h=12cm,则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N,用外力将圆柱体向下压2cm,则其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增大了Pa。
答案:4.8 24011.宋朝的怀丙和尚利用船的浮力打捞起几万斤的铁牛,如图甲所示。
受此启发,小李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利用浮力打捞物品的装置。
乙图所示为一个足够高的柱形容器,待打捞物体A质量为1.5kg,底面积为100cm2,高10cm;浮体B质量为1kg,底面积为200cm2,高10cm;A、B正中央用一个不计质量和体积的弹簧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