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政府公共关系考试试卷及答案
考试科目:《政府公共关系》考核方式:
姓名:学号:
(注: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论述题(每道题15分,共75分)
1、什么是政府公共关系?请结合自己的工作情况谈谈为什么需要开
展政府公共关系工作?
2、请结合自己的认知,分析政府公共关系有哪些特征?
3、协调政府机构和公职人员之间的关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何
培养他们对政府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或者说需要把握哪些原则。
)
4、简述政府公共关系沟通传播的基本原则
5、如何使舆论在政府公共关系活动中发挥作用呢?
二、案例分析题(25分)
2007 年 6 月 1 日 A32 版 5 月 30 日下午 2 点多,贵阳市延
安西路段至紫林庵路段发生了将进 3 个小时的大堵车,而这个时间
贵阳极少发生堵车现象。
堵车是因为有盲人在盲道上被政府牌照汽
车撞倒,处理此事的派出所民警处理不当,殴打盲人,所以讨要说法
的盲人们堵住了这条贵阳主干道。
当地残联向记者确认了网友说法的
基本事实。
据现场盲人描述,大约 14 点左右,一辆挂政府牌的小车在客车
站门口盲道上撞倒几位盲人,然后几位盲人遭延安西路派出所人员
暴打,后被带走,小车亦离开。
盲人家属及附近的盲人在短时间内汇
集到客车站门口,将延安西路阻断,造成贵阳市区大塞车。
在现场的盲人、家属及路人表示,此举仅仅是希望能够讨回一个公道。
”从现场盲人的口中获悉,受害盲人被小车撞了以后,要讨个公道,却被附近派出所的人暴打并关起来,盲人家属到场要求释放,被拒绝,甚至连见面也不被允许。
当地的盲人虽然没有正式的组织,但都是有联系的,他们很快就聚集起来。
由于盲人是在客车站门口被撞倒的,而延安西路派出所的位置就在客车站里面一栋楼里,所以盲人都停留在客车站门口,围堵起来。
派出所的人没有再出现,现场只剩下交警,但对此事束手无策,只能站在盲人身后不远处。
后来又有群众自发加入到盲人的队伍中。
被批评的延安西路派出所拒绝接受采访。
事件发生地点所属的贵阳市交警支队一大队工作人员在电话里向记者肯定确有堵车事件,并翻查了当时的交通记录,显示了 30 日下午 2 时 40 分在延安西路段发生大堵车,而且当时交警支队的领导都到了现场调解事件,贵阳市残联和维稳办也同去了。
贵阳市残联办公室的负责人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确有此事,当时残联一位领导到场参与调解。
不过因为“领导在开会”,不能接受采访。
贵阳市客车站一位负责人表示知道堵车的事,起因是派出所处理不当。
他说,塞车是从车站门口的东侧开始的,一直延伸至紫林庵路段。
事件持续到下午 5 点多才结束。
问题: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府管理已经成为社会公众关注度最高的领域之一,请结合该案例,请谈谈如何妥善处理此次事件。
一、论述题
1、什么是政府公共关系?请结合自己的工作情况谈谈为什么需要开展政府公共关系工作?
答:
(1)即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从动态上看,政府公共关系即政府机构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沟通活动;从静态上看,政府公共关系是发生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一种信息交流、沟通与传播的行为和状态;从管理学角度看,政府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职能,政府公共关系管理即对政府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行为与状态进行管理。
对于政府公共关系的含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和认识。
第一,它明确了构成政府公共关系的三个基本要素,即政府、公众和传播沟通。
第二,它揭示了政府公共关系的基本任务是处理和协调政府与公众的关系。
第三,它明确了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总目标是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2)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公共关系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各类社会组织都需要借助公共关系来树立自已的良好形象,从而创造更有利于自身运行发展的内外环境。
公共关系作为一门新兴的管理科学,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对于国家之间、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交往、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民族和谐、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等方面日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发展,巳经成为政府、企业、社团组织促进自身健康发展的重要学科。
政府公共关系是指以政府为主体,通过发挥决策咨询、舆论引导、信息交流、协调沟通、公众服务、形象塑造、危机管理等职能,与社会公众建立良好关系,以维护政府良好形象,体现政府管理思想的一种科学活动。
其中包含这样几层意思:1、政府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有社会公益性和政府行为权威性;2、有传播沟通、行为规范的职能,有政策导向性和传播垄断性;
3、要与社会公众建立良好关系,有全民参与性;
4、体现政府科学管理思想,有切实维护政府良好形象的功能。
地方政府,是指管理国家一个行政区事务的政府组织的总称,它是应对于中央政府而言。
中国的地方政府除特别行政区外,共分为四级。
用公共关系学来说,地方政府是中央和地方沟通的媒介,承担传播和反馈的角色。
所以,地方政府开展公共关系主要体现为:一、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
二、加快实现政府科学决策的需要。
三、加快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需要。
四、加快适应对外扩大开放的需要。
五、加快实施公共危机管理的需要。
六、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2、请结合自己的认知,分析政府公共关系有哪些特征?
答:
政府公共关系是一种特殊组织类型的公共关系。
这就决定了它一方面具有一般公共关系的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型公共关系的特点。
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公共关系的主体具体惟一性和权威性;
第二,政府公共关系的公众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
第三,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具有社会性和非非赢利性;
第四,政府公共关系与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
3、协调政府机构和公职人员之间的关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何培养他们对政府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或者说需要把握哪些原则。
)答:
(1)教育公职人员树立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自觉建立和维护征服形象
(2)加强政府机构背部的双向信息交流,保证公职人员共享足够的组织信息
(3)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使公职人员在公平竞争的群体气氛中愉快工作
(4)协调好团体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满足公职人员的正当需求
(5)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
4、简述政府公共关系沟通传播的基本原则
答:
政府公共关系部门和公共关系人员,面对复杂多变的公众对象要确保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
二,目的性原则
三,双向沟通原则
四,政务公开原则
五,全员公关原则
六,有效沟通原则
5、如何使舆论在政府公共关系活动中发挥作用呢?
这就要在舆论界和政府内部的管理决策机构之间建立起反馈通道,通过这条通道,把公众对政府所推行的各项政策的态度和反映,以及社会中各种或隐或现的和即将出现的矛盾的征兆等,统统反馈回来。
政府决策机构就可以及时采取对应措施,从容对待,消除隐患。
公共关系部门的任务是通过不同形式,多种渠道,如定期举行舆论调查,了解社会各阶层、团体及广大公众的不同层次的利益和要求,作出判断,从而作出科学的决策。
政府公共关系部门应充分利用舆论这一强有力的工具,了解公众的意愿,倾听他们的呼声。
只有做出符合公众利益的事情,才能获得他们的支持和信赖,才能使政府本身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二、案例分析题
答:1,从新闻报道来看,整个事件的起因是汽车在车站门口的盲道上撞倒盲人,双方引起纠纷,后事件升级,发展到城市道路受堵,众多人员参与的群体事件。
此次群体事件根源,是因为盲人(弱势群体)在自身人身受到侵害和政府执法机关的不公正对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和公正的答复后的,群体行为的极端化表达。
“希望能够讨回一个公道”,这是此次群体事件中,弱势群体的朴素、自
然和本能的意愿诉求表达,与国家的政治制度没有根本冲突。
但本次事件造成贵阳市区主要道路堵塞3个多小时,不仅扰乱道路运输、破坏社会秩序而且影响国家政治形象,是不理智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违法行为,不利于事件解决。
2,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府管理已经成为一个各方面问题、矛盾最为集中,也是社会公众关注度最高的领域之一。
中国改革发展的情况十分复杂,各级各地政府管理所遇到的问题和处理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在复杂纷纭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既能看到许多政府管理的成功经验、创新办法、独到思路,也能看到一些政府管理失效、失误、失败的教训,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深入思考的政府管理难题。
对策:一是必须正确认识群体性拦车断道事件的根本性质;二是必须充分运用各种有效方法积极主动地预防拦丰断道事件的发生;三是必须始终遵循正确的处置工作原则;四是必须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工作机制,让公民在受到不公正待遇时有地方可以申诉。
尤其要做好以下工作: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在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要建立和完善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督政的工作机制,搭建、畅通人民群众发表个人意见的平台和渠道,政府对公民的申诉也应有个公正的判决,杜绝官官相护的现象;要着力引导主流新闻媒体的导向,增加政府工作和群体性事件处理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