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计划实施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二、培养目标和任务:
三、培养对象:
全县幼教工作人员,坚持政治上高标准,严要求;业务上压担子、放手使用;生活上热情关怀,为他们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促使他们
上一个台阶。
(一)加强全体教师的思想建设,把师德修养放在首位。
(二)通过以老带新结队子,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
教师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学艺术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基础。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因此,我们把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作为培训重点。
在培训中,将用“以老带新,以优带新,以学促新”等方式,牵动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整体提高。
开展“师徒结对”试点工作,签
定“师徒结对”协议,用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的方式发展教师队伍。
我们将通过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跟踪培训,即指导备课——听课——评课——总结等环节,推进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三)加强教科研培训,提高教科研能力。
(四)狠抓教学常规,在备课与上课、听课与评课等方面着重指导。
(五)做好其他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
月份工作安排(主要安排培训内容)
2月
制定新学期幼儿教师培训活动计划
3月
组织幼儿教师优质课展评,
培训教师如何组织教育活动,备课、上课、评课。
指导青年教师活动(听课、评课)
走出去、请进来教学观摩活动。
4月
幼教校长、园长培训
5月
6月
幼儿教师业务培训
7月
幼儿教师活动设计、论文评比。
8月
参加市暑期教科研培训
9月
保健医生、保育员、厨房工作人员的在岗培训
专家讲座或外出参观学习。
10月
幼儿教师技能技巧比赛
11月
12月
教师教学心得交流。
一、指导思想:
二、培训目标要求:
1.通过培训,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我校教师新课程培训成果,确立利用新技术和网络环境实施教育教学的理念。
2.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我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水平,根据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开
展学习和讨论,把自己在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和参加培训学习的收
获提供给一线教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3、校本培训的内容主要针对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实践需要,努
力提高教师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以课堂教学实践,
网上学习、交流,专题竞赛为主要形式。
三、培训对象:我镇全体在职教师(已参加省、市级及以上骨干
培训的教师可以不再参加本地的集中理论培训,但须参加校本培训,并发挥引领作用。
)
四、培训内容:
1、《信息化、网络学习与现代教育》
2、《个人工作室(BLOG)的建立与应用》
4、《网络学习与研修(实践篇)》
5、《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应用》
五、培训形式和学时安排:
五、培训安排
1、准备阶段(XX年4月-----XX年5月)。
主要工作:
A、针对我镇教师目前对信息技术掌握现状,确定具有本校特色
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制定《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
课程全员培训课程培训计划。
C、根据《镇海区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的
指导意见》和《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课程全员培训计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校培训计划,并在XX年5月20日前报
镇海教师进修学校审核确认。
D、选派《网络学习与研修(实践篇)》校本培训骨干一名(曹益伦),在XX年5月20日前报镇海教师进修学校审核确认。
2、实施阶段(XX年6月--XX年8月)。
主要工作:
A、组织骨干培训(进修学校)。
(XX年5月底)
时间
培训地点
培训对象
主讲
5月30日
教师进修学校
曹益伦
郑国平;张谊
B、组织集中培训(进修学校)。
(XX年6月底至7月初)
时间
培训地点
培训对象
主讲
6月24日上午(8:00-11:00)
我镇全体在职教师
谢敏海;邬卫东;樊耀州
C、组织校本培训。
从XX年6月至8月,认真实施学校《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课程校本培训计划,精心组织两次校本培训活动,重点围
绕《网络学习与研修(实践篇)》,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培训,联系各校实际进行交流研讨,重视本培训的过程管理。
每位教师至少上交三次培训作业,作业内容参考本培训计划中的附件三《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培训指南。
把培训教师的出勤和业情况及时记录在培训考核表上,并按要求上交培训考核表。
具体培训进程、内容:
①、5月份制订专题培训实施计划;
②、5月下旬辅导员(曹益伦)参加区级培训;
③、6月上旬开展第一次校本培训,并做好资料整理归档工作;培训内容:《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培训指南——第一部分“理论篇”;《网络学习与研修(实践篇)》;发放“教师按需培训学习调查表”;建立学困人员专人帮困机制;完成作业1;
④、6月中旬开展第二次校本培训,并做好资料整理归档工作;培训内容:《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培训指南——第二部分“操作篇”(结合“教师按需培训学习调查表”统计情况调整培训内容);《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应用》(分学科培训);完成作业2;
⑤、6月下旬参加区级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信息化、网络学习与现代教育》、《个人工作室(BLOG)的建立与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完成作业3;
⑥、7-8月实践操作,要求建立“个人工作室(BLOG)”;完成作业4;
六、考核、评价
对每位参训教师实行过程考核和书面考试相结合的办法。
过程考核成绩40%记入总分,统一书面考试成绩以60%记入总分,两成绩之和为教师培训实际统考成绩。
3、考评阶段(XX年9月底)。
培训结束后,接受区教师进修学校
对我校《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理论与操作)培
训工作进行考评,对宣传发动、组织管理、集中培训、校本培训、
参训率、合格率、培训效果、档案管理等情况提出恰当的评估意见。
对每位参训教师实行过程考核和书面考试相结合的办法。
过程考核成绩40%记入总分,统一书面考试成绩以60%记入总分,两成绩之
和为教师培训实际统考成绩。
①过程考核。
教师全员培训过程考核由区、校两级组织实施。
以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自训自练为基础,主要通过对其平时学习的
表现、学习态度、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的观察记录,给出恰当的
培训过程综合性评价。
我镇在9月底完成课程培训考核表并及时上
交区教师进修学校。
②书面考试。
9月底全市统考,主要考查教师对课程理论知识的
掌握情况,由省统一命题,区进修学校组织考试、阅卷。
考试不合
格(60分以下)的教师允许有补考机会,但补考前必须重修。
考试作
弊的教师本课程总评不合格,并记录在案。
③学分登记。
过程考核和书面考核合格后,进修学校发给单科合格证书,并在继续教育登记手册中记入相应学分。
如考核不合格,
则不能登记继续教育学分。
④总结评价。
XX年9月底建立《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课程培训档案(包括校本培训计划、考核表、培训总结、每位教师的
学习笔记、3次作业等资料),同时将《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
专题》课程培训总结及时上交区教师进修学校。
七、培训考核激励机制:
1、培训成绩和证书载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晋升、评优、评先
和考核的必备条件。
2、教师培训学习(出勤率、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与学校的月考核、年度考核挂钩。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教师培训计划实施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