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 作物品种试验、审定和推广
第二章 作物品种试验、审定和推广
第二章
第一节 区域试验
2.1.3 试验地的规划
小区面积和形状——应根据试验要求和作物种类及小区多 应根据试验要求和作物种类及小区多 小区面积和形状 少而定, 玉米玉米区试面积20m2,稻麦等作物的小区 少而定,如:玉米玉米区试面积 面积10~20m2。 面积 ~ 重复的确定——在一次试验中同一品种(处理)播种的次 在一次试验中同一品种( 重复的确定 在一次试验中同一品种 处理) 一般重复次数不少于3次 数,一般重复次数不少于 次。 设置标准区——作为参试品种比较和分析标准的的小区。 作为参试品种比较和分析标准的的小区。 设置标准区 作为参试品种比较和分析标准的的小区 设置保护区——消除边际效应和保护小区作物。 消除边际效应和保护小区作物。 设置保护区 消除边际效应和保护小区作物 小区排列——小区在去组内的排列问题,消除环境因素的 小区在去组内的排列问题, 小区排列 小区在去组内的排列问题 影响。 影响。
第二章
第二节 作物品种审定
4.3、品种审定与命名 、 4.3.1国家级品种的审定与命名 国家级品种的审定与命名 初审——办公室对申报材料进行整理,提交专业委员会初 办公室对申报材料进行整理, 初审 办公室对申报材料进行整理 专业委员会在2个月内完成初审工作 个月内完成初审工作, 审。专业委员会在 个月内完成初审工作,初审实行回避 制度。 制度。 初审通过的品种,有专业委员会推荐给主任委员会审核, 初审通过的品种,有专业委员会推荐给主任委员会审核,审 核同意,通过审定。 核同意,通过审定。 审定通过的品种,由品审委编号、命名、登记、 审定通过的品种,由品审委编号、命名、登记、颁发审定合 格证,农业部签发公告。编号方法为:国审、作物种类简称、 格证,农业部签发公告。编号方法为:国审、作物种类简称、 年号、审定序号,其中序号为3位数 位数, 国审小麦03001。 年号、审定序号,其中序号为 位数,如:国审小麦 。
第二章
第二节 作物品种审定
4.1.1、申报省级品种审定的条件 、 报审品种需在本省经过连续2~ 年的区域试验和 年的区域试验和1~ 年的 报审品种需在本省经过连续 ~3年的区域试验和 ~2年的 生产试验,两项试验可交叉进行,但必须要有3年的试验 生产试验,两项试验可交叉进行,但必须要有 年的试验 结果和1~ 年的抗性鉴定 品质测定材料。 年的抗性鉴定、 结果和 ~2年的抗性鉴定、品质测定材料。 报审产量水平达到审定机构的审定标准, 报审产量水平达到审定机构的审定标准,或者产量与同类 型的主要推广品种相当,但是品质、熟期。 型的主要推广品种相当,但是品质、熟期。抗病虫性等有 一项或多项形状表现突出。 一项或多项形状表现突出。 报审品种要有足够数量的原种(含杂交种亲本)种子, 报审品种要有足够数量的原种(含杂交种亲本)种子,质 量达到国家规定的原种标准,不带有检疫性病、 量达到国家规定的原种标准,不带有检疫性病、虫、杂草 种子。 种子。 报审杂交种要有成熟的配套制种技术。 报审杂交种要有成熟的配套制种技术。
第二章
第一节 区域试验
2.2、品种区域试验的田间试验操作技术 、 试验地的准备和播种 试验 实施 计划 的制 定 试验地的管理 观察记载 室内考种 试 验 总 结 试 验 结 果 的 整 理 统 计 与 分 析
第二章
第一节 区域试验
3、生产试验和栽培试验 、 3.1生产试验 生产试验——在生产单位的生产条件下进行的品种数较少 生产试验 在生产单位的生产条件下进行的品种数较少 的产量比较试验。 的产量比较试验。 在接近大田的生产条件下,对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 在接近大田的生产条件下,对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 丰产性 栽培技术, 逆性等进一步验证,同时总结配套的栽培技术 逆性等进一步验证,同时总结配套的栽培技术,每个品种 播种面积不少于300m 不大于3000m 播种面积不少于300m2,不大于3000m2。 3.2栽培试验 栽培试验——在生产试验的同时或在优良品种决定推广后, 在生产试验的同时或在优良品种决定推广后, 栽培试验 在生产试验的同时或在优良品种决定推广后 就几项关键性的技术进行试验。 就几项关键性的技术进行试验。 其目的在于进一步了解适合新品种特点的栽培技术, 其目的在于进一步了解适合新品种特点的栽培技术,为大 田生产制定栽培措施提供依据。主要试验内容有密度 密度、 田生产制定栽培措施提供依据。主要试验内容有密度、肥 播期、播量等 水、播期、播量等。
第二章
第一节 区域试验
1、区域试验的任务 、
1.1、鉴定参试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丰产性、稳产 、鉴定参试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 丰产性 丰产性、 应性、抗逆性等。 性、适 应性、抗逆性等。 1.2确定各地适宜推广的当家品种和搭配品种。 确定各地适宜推广的当家品种和搭配品种。 确定各地适宜推广的当家品种和搭配品种 1.3为优良的品种划定最适宜的推广区域。 为优良的品种划定最适宜的推广区域。 为优良的品种划定最适宜的推广区域 1.4了解优良品种的栽培技术。 了解优良品种的栽培技术。 了解优良品种的栽培技术 1.5向品种审定委员会推荐符合审定条件的新品种。 向品种审定委员会推荐符合审定条件的新品种。 向品种审定委员会推荐符合审定条件的新品种
第二章
第一节 区域试验
2、区域试验的程序和方法 、
2.1区域试验的规划设计 区域试验的规划设计 2.1.1区域试验的基本要求 区域试验的基本要求 代表性——区试地点和试验安排有代表性。 区试地点和试验安排有代表性。 代表性 区试地点和试验安排有代表性 准确性——试验设计和操作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误差。 试验设计和操作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误差。 准确性 试验设计和操作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误差 重复性——试验条件相似,得到相同的结果。 试验条件相似,得到相同的结果。 重复性 试验条件相似
省市评 审委
各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9~ 名 各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 ~13名, 设主任1名 副主任1~ 名 设主任 名,副主任 ~2名
第二章第二节 作物品Fra bibliotek审定2、品种委员会的任务 、 贯彻执行《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和有关规章制度。 贯彻执行《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和有关规章制度。 领导和组织品种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委托品种审定委 领导和组织品种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 员会办公室确定审定的新品种、检查和监督试验工作。 员会办公室确定审定的新品种、检查和监督试验工作。 对报审品种进行全面审查, 对报审品种进行全面审查,审定新育成和引进的主要农作 物品种,对已通过审定的新品种颁发品种审定合格证书, 物品种,对已通过审定的新品种颁发品种审定合格证书, 保证通过审定的新品种在生产上能起到较大作用。 保证通过审定的新品种在生产上能起到较大作用。 对已推广的品种以及种子生产等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对已推广的品种以及种子生产等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国家评审委审定跨省的国家级新品种, 国家评审委审定跨省的国家级新品种,省市级负责本省的 品种审定工作。 品种审定工作。
第二章
第一节 区域试验
区域试验(简称区试) 区域试验 简称区试)是在品种审定机 简称区试 构统一组织下, 构统一组织下,将各单位新选育或新引 进的的优良品种,有计划的送到有代表 进的的优良品种,有计划的送到有代表 的不同生态地区进行多点多年 多点多年联合比 性的不同生态地区进行多点多年联合比 较试验,对品种的利用价值 利用价值、 较试验,对品种的利用价值、适应范围 和推广地区、适宜的栽培技术作出全面 和推广地区、适宜的栽培技术作出全面 评价的过程。 评价的过程。
第二章 作物品种试验、审定和推广 作物品种试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三十四号) (第三十四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已由中华 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00 2000年 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00年7月8 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0年12月 日通过,现予公布, 2000年12月 日起施行。 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江泽民 2000年 2000年7月8日
第二章
第二节 作物品种审定
4.2申报程序 申报程序 种者提出申请并签名盖章; (1)有育(引)种者提出申请并签名盖章; )有育( (2)育(引)种者所在单位审查、加盖公章; 种者所在单位审查、加盖公章; ) (3)主持区试试验、生产试验的单位推荐并盖章后报送 )主持区试试验、 品种审定委员会; 品种审定委员会; (4)向国家申报的品种须有育种者所在省市或该品种 ) 最适宜种植的省级品审委员会签署意见。 最适宜种植的省级品审委员会签署意见。
第二章
第二节 作物品种审定
4.1.2、申报国家级品种审定的条件 、 凡是参加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凡是参加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在多数试验 点连续两年表现优异,经全国区试主持单位推荐, 点连续两年表现优异,经全国区试主持单位推荐,或经过两 个以上(包含两个)省级评审部门审定通过的品种 均可申报。 省级评审部门审定通过的品种, 个以上(包含两个 省级评审部门审定通过的品种,均可申报。 4.1.3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 (1)每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年终总结报告(复印件)。 )每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年终总结报告(复印件)。 (2)指定专业单位的抗病(虫)鉴定报告(复印件)。 )指定专业单位的抗病( 鉴定报告(复印件)。 (3)制定单位的品质分析报告(复印件)。 )制定单位的品质分析报告(复印件)。 (4)品种特征标准图谱,如植物的茎、根、叶、花、穗、 )品种特征标准图谱,如植物的茎、 果实等的照片及简要的文字说明。 果实等的照片及简要的文字说明。 种技术要点。 (5)栽培技术及繁 制)种技术要点。 )栽培技术及繁(制 种技术要点 (6)报国家评审的品种要附有省级品审委的品种合格证书。 )报国家评审的品种要附有省级品审委的品种合格证书。
第二章
第一节 区域试验
2.1.2、试验地的选择 、 试验地要有代表性——气候、地势、土质、肥力、耕作水 气候、地势、土质、肥力、 试验地要有代表性 气候 平等方面有代表性。 平等方面有代表性。 试验地肥力均匀一致——土质、土壤肥力必须相对一致。 土质、土壤肥力必须相对一致。 试验地肥力均匀一致 土质 试验地平坦整齐。 试验地平坦整齐。 确保试验地安全。 确保试验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