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涪液 按组成元素P 2O 5(V )考点一把握分类标准,理清物质类别知识精讲1 •物质常见的分类情况滉合物L (伺种威两种亠胶体 以上物质}2 •氧化物的常见分类方法金属氧化物:如 K 2O 、CaO 、Fe 2O 3, ----------非金属氧化物:女口 SO 2、CO 2、SO 3、< '酸性氧化物:如CO 2、SO 3 氧化物t成盐氧化物J 碱性氧化物:如Na 2O 、CuO按性质R[两性氧化物:如AI 2O 3 不成盐氧化物:如 CO 、NO•特殊氧化物:如 Fe 3O 4、Na 2O 2、H 2O 23 •正误判断,辨析“一定”与“不一定” (1)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X )(2) 强碱- -定是 离子化合物,盐也- -定是 离子化合物 (X )(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V )(4)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5) 能电离出H*的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一 -定是碱 (X )(6) 在酸中有几个 H 原子就一定是几元酸(X )(7)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V )「金屈单质亍-非金属单庫1-稀有气体的竹:用化合物*-{网种或两种口上元亲)「离:Ht 舍物 •共价化合物 「強电解质「电解质最嵐 颐—L 非电解质「讯化剂-还原剂pm(8)盐中一定含金属元素(X )(9)能导电的一定是电解质,不导电的一定是非电解质(X )(10)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一定大于弱电解质的导电性(X )4.识记常见混合物的成分与俗名(8) 水煤气:CO、H2(9) 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是CH4(10) 液化石油气:以C3H8、C4H10 为主(11) 裂解气:以C2H4 为主(12) 水玻璃:Na2SiO 3的水溶液(13) 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体积比3 : 1)⑺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CuS04和Ca(0H)2(1) 肥皂:主要成分是C17H35COONa(2) 碱石灰:Na0H 、Ca0(3) 铝热剂: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4) 漂白粉:Ca(ClO)2和CaCl2的混合物考点一洞悉陷阱设置,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一、抓“两看”,突破“状态、状况”陷阱一看“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
二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否为“气体”(如CCI4、H2O、Br2、SO3、HF、己烷、苯等在标准状况下不为气体)。
题组一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1)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X”。
(1) 2.24 L CO 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 A(X )(2) 常温下,11.2 L 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 A(X )(3) 标准状况下,22.4 L 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9N A(X)(4) 常温常压下,22.4 L 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X)(2012新课标全国卷,9D)(5) 标准状况下,2.24 L HF 含有的HF 分子数为0.1N A(X)二、 排“干扰”,突破“质量、状况 ”陷阱题组二 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状况(2)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V”,错误的划“ X”。
(1) 常温常压下,3.2 g O 2所含的原子数为 0.2N A ( V ) (2) 标准标况下,18 g H 2O 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 N A (V )⑶常温常压下,92 g NO 2和N 2O 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6N A ( V )三、 记“组成”,突破“物质组成 ”陷阱题组三物质的组成与结构(3)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V”,错误的划“ X”。
(1) 在常温常压下,32 g 18O 2中含有2N A 个氧原子(X ) (2) 17 g — OH 与17 g OH 「所含电子数均为 10N A ( X ) ⑶相同质量的N 2O 4与NO ?中所含原子数目相同 &)⑷m g CO 与N 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目为mN A (V )C. 4.5 g SiO 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的数目为 0.3N A ( V ) CI. 30 g 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 4N A (V )四、 审“要求”,突破“离子数目”判断陷阱一审是否有弱离子的水解; 二审是否指明了溶液的体积;丰一 1三审所给条件是否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如 pH = 1的H 2SO 4溶液c(H )= 0.1 mol L ,与电解质的组成无关;0.05 mol L 一1的Ba(OH )2溶液,c(OH 一)= 0.1 mol L 71,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
题组四 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的判断(4)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V”,错误的划“ X”。
一 1 +C.0.1 L 3.0 mol L 的NH 4NO 3溶液中含有的 NH 4的数目为0.3N A (X )⑵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CI 和KCI 溶液中,阴、阳离子数目之和均为2N A (X )(3) 0.1 mol L 一1的NaHSO 4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0.2N A (X )(4) 25 C 时,pH = 13 的 1.0 L Ba(OH) 2溶液中含有的 OH 一数目为 0.2N A (X )五、 记“隐含反应”,突破“粒子组成、电子转移”判断陷阱在“ N A ”应用中,常涉及到以下可逆反应:催化剂• 2SO 2+ O 2 △2SO 32NO 2N 2O 4高温、高压N 2+ 3H2 催化剂 2NH 3• CI2+ H2O HCl + HClO• NH3+ H2O NH3H2O NH;+ OH 一题组五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与“隐含反应”(5)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V”,错误的划“ X”。
(1)2 mol SO 2和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混合物的分子数为2N A(X )⑵标准状况下,22.4 L NO 2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目为N A( X )(3) 100 g 17%的氨水,溶液中含有的NH3分子数为N A(X )(4) 标准状况下,0.1 mol Cl 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 X )六、“分类”比较,突破“电子转移”判断陷阱1.同一种物质在不同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如:Cl2和Fe、Cu等反应,Cl?只作氧化剂,而Cl?和NaOH反应,CI?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Na?O2与CO?或出0反应,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而Na?O2与SO?反应,Na?。
? 只作氧化剂。
.量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
如:Fe和HNO3反应,Fe不足,生成Fe「Fe过量,生成Fe"。
.氧化剂或还原剂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
如:Cu和CI2反应生成CuCl2,而Cu和S反应生成CU2S。
•注意氧化还原的顺序。
如:向Fel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氧化「,再氧化Fe"。
题组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判断(6)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V”,错误的划“ X”。
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 A( X )0.1 mol Zn与含0.1 mol HCl的盐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 A(X )1 mol Na与足量O?反应,生成Na?。
和Na?O?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N A(2)1 mol Na 2O2与足量CO?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X )⑸向Feb溶液中通入适量Cl2,当有1 mol Fe2+被氧化时,共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N A(X )(6)1 mol Cl 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 A(X )题组七2015年“ N A ”应用高考试题汇编(2015全国卷I,8)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 . 2 L 0.5 mol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离子数为2N A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答案C解析A项,D2O和H2O的质子数相同(均为10),但D2O、H2O的摩尔质量不同,分别为20 g mol和18 g mol ,所以18 g D 2O和H2O的物质的量不同,质子数不同,错误;B项,n(H2SO3)= 2 L X 0.5 mol L- = 1 mol,但H2SO3是弱酸,部分电离,所以H数目小于2N A,错误;C项,发生的反应是2Na?O2 + 2H?O===4NaOH +。
2匸,转移电子数为2e_,所以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正确;D项,发生反应:2NO + O?===2NO2,生成2 molNO2,常温下NO?和N2O4之间存在平衡2NO? N2O4,所以分子数小于2N A,错误。
(2015全国卷II,10)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60 g 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 A-1-2-B . 1 L 0.1 mol 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的离子数之和为O.IN AC .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 g 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 A235 235 1 裂变90 136 1 1D. 235 g核素92U发生裂变反应:92U + o n——> 38Sr+ 54Xe + 10o n,净产生的中子(o n)数为10N A答案C解析A项,68 g丙醇的物质的量是1 mol,根据其结构式可知,1 mol丙醇分子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1N A,错误;B项,根据电解质溶液中物料守恒可知, 1 L 8.1 mol L71的NaHCO3溶液中HCO3、CO2「和H2CO3粒子数之和为8.1N A,错误;C项,在氧化物中,钠元素的化合价只有+ 1价,因此23 g Na即1 mol Na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 A,正确;D项,235 g核素292U即1 mol 292U,发生裂变反应时净产生的中子数为9N A,错误。
(2815 广东理综,18)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23 g Na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 A个H2分子B . 1 mol Cu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n A个SO3分子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H2混合气中含n A个原子3 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门人个电子答案D解析A项,23 g Na即1 mol Na可失去1 mol e ,与足量的出0反应生成8.5n A个出分子,错误;B 项,1 mol Cu与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应生成n A个SO2分子,错误;C项,N2和出都是双原子分子,标准状况下22.4 L N 2和H2混合气的物质的量为 1 mol,含有2门人个原子,错误;D项,3 mol Fe生成1 mol Fe3O4,根据F Q O4中3个Fe原子的化合价共为+ 8价,可知反应中 3 mol 单质铁失去8n A 个e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