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1矿山安全救护仪器应用实验

11.1矿山安全救护仪器应用实验

11-4所示。
图11-4 隔绝式正压氧气呼吸器外观及结构示意图
© 安全工程实验教程
二、仪器设备
(1)氧气瓶:由复合材料(缠玻璃纤维的铝合金)制成,贮存一定的高 压氧气供佩带者使用,压力表直接显示瓶中氧气压力。 (2)减压阀:氧气瓶装在减压阀紧固器座内,出厂时调好的减压阀可以 把高压氧气降至1.7MPa。 (3)手动补给(应急旁通阀):手动补给阀是在应急情况下使用,当供 气系统发生故障或使用者感到定量供气不足时,可按手动补给按钮,使氧气 绕过定量供氧装置和自动补给阀,直接流入呼吸舱。过多的使用手动补给阀 将明显减少有效防护时间,这个手动补给阀只用于应急使用,决不能用以清
© 安全工程实验教程
三、实验原理
(2 )呼吸。使用时,佩戴者咬住口具,夹上鼻夹,人体就和自救器 组成了"人—机"呼吸系统。呼气时,气流通过呼气阀经内气囊进入清净 罐,其中的二氧化碳与清净罐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剂发生化学反应而被吸 收,余下的氧气进入外气囊,吸气时,通过吸气阀进入人体,就完成了 整个呼吸循环过程。在整个佩戴过程中,人的鼻孔被鼻夹夹住,通过“
压升高,排气阀自动开启,向大气排出多余气体。其工作流程如图
11-6所示。
© 安全工程实验教程
三、实验原理
图11-6 隔绝式正压氧气呼吸器工作流程图
© 安全工程实验教程
三、实验原理
5、自动苏生器
ASZ-30型自动苏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外观如图11-7所示。
1-氧气瓶;2-氧气管;3-压力表;4-减压器;5-配气阀;6-引射器;7-吸气器;8-自动肺;9-面罩; 10-储气囊;11-呼吸阀;12、13、14-开关;15-逆止阀;16-安全阀
二、仪器设备
其工作原理如图11-5所示。
1-面罩, 2-吸气阀, 3-吸气管, 4-连接管, 5-膜片, 6-弹簧, 7-排气阀,8-自动补给阀, 9-手动补给阀, 10-压力表, 11-氧 气瓶, 12-减压器, 13-报警器,14-定量孔, 15-呼吸舱, 16-呼气管, 17-呼气阀, 18-冷却罐, 19-清净罐
,氧化成无毒的二氧化碳,净比的空气经吸气阀、口具吸入人体内,至此
完成了吸氧过程。人呼出的气体经呼气阀排出。
2、隔绝式化学氧化自救器化学氧自救器
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是采用循环式闭路呼吸系统,使用时呼吸系统与外
界空气隔绝,不受外界环境有害气体的影响。其利用生氧剂与人体呼出的 CO2与水汽结合,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氧气来供给人呼吸。这些富氧气体 通过气囊、降温网、孔板、口具形成闭路循环系统,供人呼吸。
到排气阀排气压力时,排气阀的阀门自动打开,排出多余气体。
当气囊内压力小于排气压力时,排气阀自动关闭。保证呼吸正常进行。
© 安全工程实验教程
三、实验原理
3、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
采用了循环呼吸方式,人呼出的气体通过CO2吸收剂,把CO2吸
收,而余下的气体和减压器输出的氧气进入气囊,通过口具吸入人 体。 工作原理: (1 )供气。转动开关把手,打开气瓶阀氧气瓶中的高压氧气就 通过开关流入减压器和手动供气阀,这时减压器将以≥1.2L/min的 流量向气囊供气,如果定量供气量不能满足人体需要时,可短时间 按压补气压板,以>60L/min 的流量向气囊供气。
1-挂钩;2-清净罐;3-支架;4-氧气瓶;5-减压器;6-手轮;7-安全帽;8-开关;9-上盖;10-补气压板; 11-压力表;12-排气阀;13-气囊;14-呼气管;15-呼吸阀;16-口具;17-鼻夹;18-压帽;19-底盖
图11-3 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结构示意图及外观
© 安全工程实验教程
二、仪器设备
图11-7 自动苏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及外观
© 安全工程实验教程
三、实验原理
氧气瓶 1 的高压氧气经氧气管 2 ,压力表 3 ,再经减压器 4 将压力减至 0.5MPa以下,进入配气阀5。在配气阀5上有3个气路开关,即12、13、 及14。开关12通过引射器6和导管相连,其功能是在苏生前,借引射器造 成的高气流,先将伤员口中的泥、粘液、水等污物抽到吸气瓶7内。开关 13利用导气管和自动肺8连接,自动肺通过其中的引射器喷出氧气时吸入 外界一定量的空气,二者混合后经面罩 9压入受伤者肺部。然后,引射器 又自动操纵阀门,将肺部气体抽出,呈现人工呼吸的动作。当伤员恢复自 主呼吸能力后,可停止自动人工呼吸而改为自主呼吸下的供氧,即将面罩 9通过呼吸阀11与储气囊10相接,储气囊通过导管和开关14连接。储气囊 10中的氧气经呼吸阀供伤员呼吸用,呼出的气体由呼吸阀排出。 为保证苏生抢救工作不致中断,应在氧气瓶内的氧气力接近3MPa时, 改用备用氧气瓶或工业用大氧气瓶供氧,备用氧气瓶使用两端带有螺旋的 导管接到逆止阀 15 上。此外,配气阀还备有安全阀 16 ,它能在减压后氧 气压力超过规定数值时排出一部分氧气,以降低压力,以使苏生工作可靠 地进行。
图11-5 Biopak240正压氧气呼吸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 安全工程实验教程
二、仪器设备
5、自动苏生器
自动苏生器是一种自动进行负压人工呼吸的急救装置。自动苏生器
能连续把新鲜空气自动地输入伤员的肺内,并将肺内的CO2自动抽出, 还可供呼吸机能并未麻痹的伤员吸氧,并能清除伤员呼吸道内的分泌物
或异物,用来抢救呼吸麻痹或呼吸抑制的伤员。
© 安全工程实验教程
三、实验原理
1、过滤式自救器
过滤式自救器的工作原理是:当人吸气时,由于肺吸气形成的负压,使
呼气阀关闭,外界环境中含有一氧化碳的空气,首先经过过滤器中的滤尘
层,清除粉尘及烟粒,再经过过滤器中的干燥剂层,去除水汽,干燥后的 空气进入催化剂层,由于催化剂层的催化作用,将空气中剧毒的一氧化碳
图11-2 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外观、外部结构图和内部特征
© 安全工程实验教程
二、仪器设备
3、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
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主要用于煤矿井下或环境空气发生有毒气体污染 及缺氧窒息性灾害时,现场人员迅速佩戴,保护佩戴人员正常呼吸迅速 逃离灾区实现自救。如图11-3 所示 ,自救器主要由高压系统、呼吸系统 及CO2过滤系统组成。
在环境温度为23.9℃的条件下存放4小时,效果良好。
© 安全工程实验教程
二、仪器设备
(11)面罩:包括口鼻罩(又称阻水罩)和单向阀两部件,它能使面
罩有害空间压缩到最少。防止了在浅呼吸期间CO2 的积聚,面罩配有一
个发音膜,以帮助通话;硅橡胶面罩胶体带有宽边密封唇,使它适配大 多数脸型。在使用之前,必须做好面罩适佩试验并要调整好佩戴位置, 使用必须要小心,要保证呼气阀和吸气阀干净、无污染、无损坏。 注:为获得保明片的最佳防雾特性,在使用保明片前,必须涂上防雾 剂,以最大限度地增加保明片的防雾特性。 (12)清净罐:人体呼出的气体由面罩通过呼气阀、呼气软管返回呼
(6)定量供氧装置:氧气以1.78±0.13L/min的流量从定量供氧装置流
入呼吸舱,该装置1.78L/min供给的氧气为人休息时耗氧量的4~6倍。 (7)膜片:由于吸气和呼气所引起的呼吸舱容积变化是通过挠性膜片
的运动来实现的。这样的膜片结构使Biopak240与其它闭路呼吸器有显著
的差异。气室膜片调节呼吸用混合气体,必要时,它又是自动补气和自动 排气的机械控制结构。 Biopak240膜片有3种功能: ①在重体力劳动时自动启动自动补给阀。 ②呼吸舱内气体消耗不了时,为防止呼吸循环过压,它启动排气阀。 ③由膜片上的弹簧负载,使整个呼吸循环过程中始终保持“正压”。
××学院
© 安全工程实验教程
一、实验目的
熟悉并掌握呼吸器、自救器等救护设备的工作原理 及使用方法。通过实验,巩固和加深对矿井工作中安 全自救技术知识的理解及应用。
© 安全工程实验教程
二、仪器设备
1、过滤式自救器
在井下工作,当发现有火灾或瓦斯爆炸时,必须立即佩用自救器,撤 离现场。灾区空气中氧浓度不低于 18% 和一氧化碳浓度不高于 1.5% , 环境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90%,呼吸量为30升/分钟时使用时长为 40分钟。其外观示意图如图11-1所示。
当氧气瓶开关被打开时,氧气连续输入呼吸舱,当使用者吸气时
,气体从呼吸舱流入冷却罐,被冷却后通过吸气软管、吸气阀进入 面罩而被吸入人体肺部。呼气时,气体经过面罩、呼气阀、呼气软 管、经清净罐吸收二氧化碳后进入呼吸舱。 呼吸舱通过压缩弹簧给膜片加载,保持舱内压力比外界环境气压 稍高的正压。气体驱动膜片往复运动,改变舱内容积,若舱容减少 ,舱内气压降低,自动补给阀开启补充氧气,若舱容增大,舱内气
理面罩和视窗雾气。
(4)报警器:当氧气瓶压力降到4~6MPa时,报警器发出声响,提醒佩 用者最多还有1h使用时间。报警器只报警一次,大约报警1分钟,所有作业
人员听到报警声便要做好结束工作的准备,以便有足够的氧气撤离灾区。
© 安全工程实验教程
二、仪器设备
(5)呼吸舱:呼吸舱为呼吸气体贮存容器,也是呼吸器的心脏,它由 定量供氧装置、膜片、自动补给阀、排气阀和清净罐等组成。
人口—口具”的呼吸连接,完全用嘴进行呼吸。“人—机”呼吸系统与
外界完全隔绝.有效 的防止了甲烷瓦斯等有害气体进入人体。 (3)减压器安全保护。当减压器出现故障压力升高到0.7-0.8Mpa 时
,安全阀开启,向外泄气泄压,保护减压器不发生爆炸。
© 安全工程实验教程
三、实验原理
4、隔绝式正压氧气呼吸器
© 安全工程实验教程
二、仪器设备
(8)自动补给阀:在重体力劳动下,人的需氧量随之增大,当需求
量超过1.78L/min时,自动补给阀便可按耗氧量需要补充氧气。当膜片
被推到呼吸舱顶部时,它启动自动补给阀进行快速加氧。如果定量供氧 孔堵塞,它也是备用供氧的一种方式。 ( 9 ) 排 气 阀 : 轻 体 力 劳 动 时 , 人 体 代 谢 氧 用 量 只 消 耗 0.2 ~ 0.5L/min 的情况下,为防止产生加压,单向排气阀把过多的呼吸气体 排掉。 (10)冷却罐:冷却介质为无毒“兰冰”,冷却吸入气体的温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