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骨科病人体位和功能锻炼 ppt课件
骨科病人体位和功能锻炼 ppt课件
平卧位
• 颈椎骨折、高位截瘫的病人,在搬运时,整个身 体应保持平卧姿态,有专人固定并稍加牵引头部, 或颈两侧用软枕固定,或用颌枕带牵引。胸、腰 椎骨折的病人,为防止脊髓受伤,在搬运过程中, 病人应绝对保持平卧位姿势,防止身体屈曲。运 送时卧硬板床,治疗过程中在伤口愈合后,应在 伤椎下垫枕平卧,这样有利于椎体骨折的复位, 防止脊髓受压。平卧位时间过长时,可变为侧卧 位,交替进行。
ppt课件
15
肩关节的功能位
• 上臂外展40°,前屈30°,内旋15°。当 肩部受伤后,在卧位时,要将肩部或伤侧 上臂适当垫高,屈肘90°,前臂中立位, 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坐、立位时上臂略 前屈外展,腋下垫以大棉垫,悬吊于胸前。
ppt课件
10
头高脚低位
• 头高脚低位用于颅骨牵引时,作为一种反牵引力。 也用于预防或减轻脑水肿,特别是颅脑损伤和开 颅术后。床面与地面呈15°角。作平衡牵引者, 以维持平衡牵引力为度。此卧位常致病人下滑而 足部受压不适。除在床尾处放软枕以垫足外,应 及时移动病人,以保持舒适。
ppt课件
11
颈椎受伤时的体位
ppt课件
5
俯卧位
• 俯卧位用于运送可能发生窒息的病人和背、腰骶部创伤或 脊椎骨折患者。该卧式为使患者俯卧,两臂屈曲放于头旁, 两腿放平,头转向一侧,头下、盆腔部及足踝部适当垫以 软枕。此卧位时间久后病人不适,应常给病人移动枕头, 或与侧卧位交替使用。注意勿使胸腹部受压,以免妨碍呼 吸。这种体位进食、排便、输液等操作均较困难,对观察 呼吸、神志等也不方便,因此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采 用。如皮瓣转移术后,为了能便于观察皮瓣情况以及防止 皮瓣受压常采取此种卧位。
ppt课件
13
头低脚高位
• 常用于下肢骨折牵引时作反牵引及体位引流。但 头低脚高位易使颅内静脉回流受阻,颅内压增高。 此外还会使膈肌上升,造成呼吸困难及缺氧,伤 员很不舒适,很难适应。下肢骨折牵引常有骨科 牵引床,摇起臀部抵板,或用重量作平衡牵引即 可。
ppt课件
14
肢体、关节功能位
• 四肢伤和长期卧床的重病人,无论是运送 过程,还是在确定性治疗中,都要注意将 肢体摆放在功能位置上。
在乳突间线上,左右对称。
ppt课件
12
颈椎受伤时的体位
• 护理上应注意病人的呼吸是否平稳,有无呼吸困难。颈椎 骨折病人,常因瘫痪平面上升,突然呼吸停止,应特别注 意观察。头发应定时剪短,伤口应无菌包扎,经常更换敷 料并滴以安尔碘,防止感染。行颅骨牵引时,床头抬高 15°~20°,保持一定的反牵引力。病人翻身时,躯干和 头部要同时向一个方向、用一样的速度翻转,翻身后用枕 头和沙袋等将肩部、头部固定好。经常检查牵引功能,保 持牵引锤悬空,不可着地或靠于床架上,滑车应灵活,牵 引绳不能扭曲、受压。做好生活护理,定时擦洗头面部, 喂饭、喂水时防止呛咳,防止汤和开水流于颈部,进食后 及时漱口和用毛巾擦嘴等。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ppt课件
6
侧卧位
• 与仰卧位结合,比较舒适,此外,用于灌肠、体 位引流,预防肠粘连或预防褥疮及一侧肢体负伤 等。在一般情况下如向一侧自然侧卧,上面的腿 向前屈曲,下面的腿向后微屈,手臂屈曲放在身 前。须长时间侧卧时,髋部应向后移,胸前及两 腿间各放一枕垫。如病员昏迷或瘫痪,背及腰后 置枕以作支持。
• 颈部伤的搬运和固定,应有2~4人同时进行,有 1人稳定头部并以牵引,而其他人以协调的力量将 病人平直抬到担架上,颈下应放置小枕、头部左 右两侧用软枕或沙袋固定,要避免作摇头动作。 颈椎骨折病人在运送或治疗中,常需作颅骨牵引 术。颅骨牵引时,患者枕后垫以海绵或棉垫,使 之身躯平在同一轴线,将牵引钩固定于颅骨外板 上,牵引弓的轴应对准颅骨中线,两弓的尖端应
ppt课件
7
半坐位
• 半坐位:又称斜坡卧位。这种体位最适用于肩部、上肢、胸腹部 伤。一般在纠正休克、伤情稳定后就可以采取半坐位,其作用 如下:
1. 体位引流及防止感染上行。创伤病人并发胸腹腔感染时,采用 半坐位可保证引流通畅。可使液体流至最低位置,使感染局限 化,易于处理。
2. 便于呼吸。老年患者常伴有呼吸系统功能减退,半坐位时,内 脏可较下垂,不致压迫膈肌。而胃肠道气胀时,常致膈肌上升 而影响呼吸。胸腔积血或积液,胸部手术后采用半坐位,使液 体集中在肋膈角,能减轻对肺的压迫,有利于呼吸和便于穿刺 抽吸。
ppt课件
9
俯、侧中间位
• 俯、侧中间位多用于昏迷病人的运送,可保持呼吸道通畅。 面部稍俯向下,一侧上肢置于身后,另一侧上肢屈曲于胸 前。腋部以枕头或衣卷垫起,减少胸部受压。每隔2小时 更换到另一侧。病人口腔的分泌物和呕吐物容易排出,可 防止误吸入气管内引起呼吸道梗阻或产生窒息,并能及时 清除口腔或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昏迷病人,当其舌后坠阻 塞呼吸道时,应首先将病人体位改变为俯、侧中间位,常 能纠正舌后坠而使呼吸道恢复通畅。
骨科病人体位和功能锻炼
ppt课件
1
平卧位
• 这是一种最普通,最习惯的基本卧位。一般情况 下为自然平卧,头下垫枕,臂腿自然放置。许多 其他卧位往往从平卧位转变而成。如昏迷、休克、 全麻未醒的伤员采用去枕平卧,头尽量后仰并偏 向一侧。此体位对气道最通畅,便于呕吐并能防 止口腔分泌物进入气管,防止脑部贫血等。椎管 麻醉后也应采用去枕平卧位,能防止术后头痛等 并发症。
ppt课件
8
Hale Waihona Puke 半坐位3. 便于翻身、擦背、更换床单及病人进食及大小便等,病 人感到舒适,防止褥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4. 头面部伤、肩部、上肢手术后采用半坐位,有利于静脉 回流,也可减轻术后出血和组织肿胀。正确的半卧位是 将床上半部支起。与水平面呈45°~60°;膝部隆起与 水平面呈30°~45°,双膝下各垫一枕。使病人呈半卧 姿势斜躺在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