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是孰非—对与错的审判
《杀戮时刻》观后感
人类的意识总是喜欢用对错去看待任何一些事情,然而世上很多事情不是对错就能衡量的。
当法律遇到了对错不分明的案例时也会束手无策,于是伦理、道德成了一个无形的天平,将是非题向人性最脆弱的地方倾斜。
《杀戮时刻》讲述的是密西西比州的黑人卡尔.李.黑利(Samuel Jackson饰)年仅十岁的女儿被两名白人青年强奸造成重伤,当他了解到强暴犯最多也就是被判十年监禁时,流露出要自己惩罚罪犯的想法。
他的律师杰克本该把这事报告警方,但他没有这样做。
法院提审罪犯时,卡尔开枪将两人击毙。
此事立刻成为轰动全国的案子。
审讯中,检察官弗鲁夫斯引导陪审团注意两名白人青年被杀的事实,而律师杰克则详细叙述小女孩被强奸、殴打的惨状以及今后再不能生育的恶果,博得了在场陪审团的同情而打赢了这场案件。
其实,看完这部电影,我们心中有一种如释重负之感,毕竟卡尔还是赢了,赢得那么沉重!在影片的开始,我们内心就为卡尔愤愤不平,为什么黑人就可以随便受人欺负,白人就可以横行霸道?假如那两个白人痛打了自己一顿或是抢了自己的钱财,我想卡尔也不会冒着那么大的危险拿着枪去刺杀他们的。
其实,在我们心里都有那么一道底线,只要你不去触发它,事情表面或许依然很平静。
但换做是任何人,白人的无耻行径都无疑点燃我们内心的导火线,平静后的暴风雨必将来临。
所以,卡尔枪杀白人是我或者说是很多
人都可以谅解的。
影片的杀戮事件的导火线有两条,其一,白人强奸了不满十岁的天真少年,轮奸更是可恶,这种视他人的生命和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童真于不顾的行为,我认为他们死上一百次也不为过;其二,白人犯了错就应该为自己犯下的错受到惩罚,否则,就没任何公平可言,当卡尔知道他们会因各种原因而无罪释放时,内心怎不会冲动,换做是你,你能接受吗?
当我们的思维已经倾向于卡尔这边时,我们是不是应该从更理性的角度去挖掘整件事情?白人强奸小女孩是属于刑事案件,应该受到法律的惩罚,难道黑人以暴制暴就合法吗?罪犯的命就该那么贱吗?犯人的家属又该做何种考虑?我们已经看到,当上访各执一词时,法律就不能很合理地解决这件事情。
其实,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无所谓对错了。
剩下的也就看陪审团更容易接受谁了,法律的局限性也就在这。
在这场律师争辩过程中,并引发了一系列的恐怖事件,正方为了打赢这场“官司”,不惜对反方律师疯狂的迫害,杀人、放火、恐吓,达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
甚至,主张废除死刑的漂亮法学院实习生Ellen Roark(Sandra Bullock饰)也遭到了当地3K党残余分子的攻击险些丧命。
而这些3K党残余分子所坚持的理念就是白人至上主义,他们反对由联邦军队在南方强制实行的改善旧有黑人奴隶待遇的政策,并且通过不断发动暴力活动来实现自己的意图。
而卡尔正是黑人阶层的代表,于是便引发了一起黑人与白人之间的斗争。
反方律师Jake Tyler Brigance也正是以白人种族歧
视为由打赢了这起民事诉讼案件。
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套维权主义,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当我们的利益严重受损,当我们的权力得不到保障,当法律不能给予我们公正的裁决,我们就有可能随时爆发动乱。
杀戮虽然解决不了最根本的问题,但何尝不是一种维权行为呢?如果黑人任由白人践踏,忍气偷生,那么,黑人所希望的平等自由何时才能到来。
《杀戮时刻》影片中的男主角的杀戮行为其实就是在维权,维护的不仅仅是自己,更是黑人的权力,即不受白人欺负的权力。
世上的许多事不是对错就能衡量的,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得去用对错去衡量的。
没有感情的理性不是有灵性的人类所为,我们没有必要为任何不合理的事情独自承担一切后果。
如果杀戮能解决,那就杀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