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小升初语文升学考试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30分) (共13题;共30分)1. (2分)下列词语书写与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木扳偶(òu)尔凑(cóu)近B . 墙壁孵(fú)出暴(bào)雨C . 抓住发愁(chòu)晾(niàng)晒D . 撞上近视(shì)饿(è)坏2. (2分)下列词语不是互为近义词的是()A . 弹奏---演奏B . 美妙---奇妙C . 雄伟---渺小3. (2分)选词搭配()宣告A . 开始B . 成立C . 好事D . 公告4.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秀丽迷人的清明上河园,近年来因旅游业的兴盛而________鹊起。
②现代化城市需要高雅艺术,而高雅艺术更需要现代化城市的扶持,这已是无可________的事实。
③大王庄的王小三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因此家里一直不________。
A . 名声质疑富余B . 名声置疑富裕C . 声名置疑富裕D . 声名质疑富余5. (2分)俗语精练形象,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
若在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分别填上一句俗语,选择正确的一组是()俗语中的“一”字具有特殊的韵味。
“__△__”,是生活的哲理;“__△___”,告诫人们做比说好;“__△___”,形象地说明了团结的力量;而“__△__”,则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无论物质文明发展到如何繁荣的地步,勤劳、节俭,永远都应该是我们要保持和发扬的优良传统。
①一千个嘴把式,顶不上一个手把式②一个巴掌拍不响③一根红线两支花,勤劳节俭不分家④一根稻草抛不过墙,一根木头竖不起梁A . ④①②③B . ②①④③C . ③②①④D . ①②④③6. (2分) (2020六上·期末) [易错]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旅游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认识。
B . “稻、麦、黍、菽、稷”统称“五谷”。
C . 没有烧开的开水,喝了容易生病。
D . 无论干部还是群众,都要随时改掉自己身上的坏毛病。
7. (2分)下列句子中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A .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B .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C .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D .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8. (2分)古时候,出门在外的游子看到树叶簌簌落下,他的孤独感更加强烈,正如()。
A .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B .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C .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D .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9. (2分)(2016·西安) 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可怜的人呀,难道能叫他不悲伤吗?(反问)B . 一个红领巾蹦蹦跳跳地从小路拐角走过来。
(比拟)C . 一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的灰色的瓦瓴上。
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比喻)D . 黑龙江人常说这里的土地插根筷子都会发芽。
(夸张)10. (2分)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 在茫茫人海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B . 园子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旋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C . 林中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
D . 远远地还听到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
11. (2分)以下四句,()是疑问句。
A . 危险!快走开!B . 这儿的花真美啊!C . 我已做完了第一题。
D . 你第一题做得怎样?12. (2分)下列句子中与“《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 . 《清明上河图》难道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吗?B .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吗?是的。
C . 不得不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D . 《清明上河图》怎么不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呢?13. (6分)古诗默写。
(1) ________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2) 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3)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
(苏轼《题西林壁》)(4) ________,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5)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阅读和理解(共40分) (共3题;共40分)14. (10.0分)课内阅读。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
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
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选文最主要运用了()描写的方法。
A . 语言B . 动作C . 心理(2)用文中下划线的词语造句。
(3)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4)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人,他们像“花生”那样,默默无闻地做着贡献。
请你代表大家表达对他们的赞美之情吧。
15. (10.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出雕刻得古朴美观。
唐朝的张蒋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1)“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这句话所表现的石拱桥的特点是()A . 结构坚固B . 形式多样C . 历史悠久(2)说出下面句子用的说明方法。
①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________②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________(3)根据你对第二段中划线句的理解。
画一幅简单的赵州桥示意图。
(4)“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一句中画线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5)选文在遣词炼字方面颇具功夫。
用“________”一词突出赵州桥在世界石拱桥史上的地位与成就;用“________”一词表明赵州桥造成后使用至今的悠久历史;用“________”一词来介绍赵州桥施工技术的独具匠心;用“________”一词赞颂设计者的不凡智慧,无一字不自然贴切,简明朴实而又妙趣横生。
16.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果子沟天山公路像一条银色的飘带,飘过了陡峭的山峰,飘过了幽深的峡谷,飘过了茫茫的戈壁,飘过了牛羊成群的大草原,飘进了霍城县境内天山丛林中的一条峡谷。
这条峡谷长28公里,它有个美丽的名字叫果子沟。
果子沟是个险要的地方,自古就是我国中原人民通往中亚、欧洲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地,现在还是新疆各地通往伊犁地区和霍尔果斯边境口岸的要道。
据说当年成吉思汗西征时走过这里,见山势峥嵘,怪石拦路,于是命令二太子察合台领人劈山开路,架桥48座,保证了大军顺利通过,也为后人在天山丛中开辟了一条坦途。
现在,光滑平坦的柏油路上,奔驰着各种车辆,果子沟已成为名扬中外的旅游风景区。
那漫山遍野密密层层高大的塔松.用它青色的大伞拨开白云,覆盖着青山;山谷中,无数小溪缓缓地流淌;英俊矫健的伊犁马,高大沉稳的骆驼,洁白的新疆细毛羊,安详地在谷底吃草,到小溪喝水,在山坡上晒着太阳;有三五个哈萨克牧人的毡房,散落在绿草中,小溪旁,像碧海上飘落着几朵洁白的雪莲。
在沟的深处,春天开满了万紫千红的山花,秋天结满了金黄、殷红的果实。
无人采摘,任它飘落在地,成熟的种子孕育着第二代幼苗。
这里,彩蝶纷飞,蜜蜂欢唱,连风也是香甜的。
美丽的果子沟,风景如画的果子沟!你是镶嵌在天山公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1)这篇短文是从哪几方而米介绍果子沟的?其中重点介绍了什么?(2)在果子沟的风景中,作者写到的事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写出这篇短文的中心句。
(4)用“________”画出文中的比喻句,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三、作文(30分) (共1题;共30分)17. (30分)童年的生活五彩斑斓,记录着成长的点点滴滴。
有敢于实践,取得意外收获的经历;有通过不懈努力,饱尝艰辛的快乐;有坚信“一切皆有可能”而获得成功的喜悦……请你选择一件享受成长快乐的事,以“成长的快乐”为题,写一篇450字左右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30分) (共13题;共30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考点:解析:答案:5-1、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析:答案:7-1、考点:解析:答案:8-1、考点:解析:答案:9-1、考点:解析:答案:10-1、考点:解析:答案:11-1、考点:解析:答案:12-1、考点:解析:答案:13-1、答案:13-2、答案:13-3、答案:13-4、答案:13-5、考点:解析:二、阅读和理解(共40分) (共3题;共40分)答案:14-1、答案:14-2、答案:14-3、答案:14-4、考点:解析:答案:15-1、答案:15-2、答案:15-3、答案:15-4、答案:15-5、考点:解析:答案:16-1、答案:16-2、答案:16-3、答案:16-4、考点:解析:三、作文(30分) (共1题;共30分)答案:17-1、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