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物质的导电性》表格式教案附教学反思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物质的导电性》表格式教案附教学反思



上课时间

日 (星期

本学期累计教案

课 教 学 目 标

4.3 物质的导电性
课 时
1 课时
1、能用正确的方法探测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2、能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方案检测物质的导电性。

3、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4、了解导体的导电能力与外界条件有关。

5、知道半导体材料及其应用。

6、知道金属导电的原因是有自由电子。

7、知道电阻概念,知道电阻的单位。

重点:常见导体和绝缘体的辨析;电阻概念,知道电阻的单位
重 点 难 点 分 析
难点:设计实验方案检测物质的导电性
课程 资源 的准 实验,课件 备与 开发 教 、学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引入】 为什么我们一般都用金属铜或铝做导线?而用橡胶或塑料做 出示开关、导线等 金属导线的外套?--因为物质的导电能力不同。

一、检测物质的导电能力 【实验】给你金属片、塑料直尺、玻璃棒、铅笔芯(碳棒) 、食盐水、 粉笔、硬币等物品,哪些物质容易导电?哪些物质不容易导电?你用 什么方法辨别呢? 【启发】所谓导电能力就是要检测某种物质能否通过电流,要设计这 样的电路,除了检测物质外,还要哪些器材呢? --电源、导线、开关、电流表等。

检测能否让电流通过,就是显示电路里有无电流,而显示电流的方法 又有哪些呢? --小灯泡检测法、电流表检测法等 根据以上的设想能否画出一个检测电路图呢?--图略(见教参) 。

如果在电路中只接电流表而不接小灯泡是否可以呢?--讨论:不可 以。

当待测物体的导电性能良好时,电路中会出现大电流而导致电流 表的毁坏。

实验结果:容易导电的物品: 不容易导电的物品: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

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和食


盐的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

如橡胶、玻璃、瓷、塑料、 干木头、油、干燥的空气都是绝缘体。

【讨论】纯净水不导电而普通的水却导电的原因。

--普通水中溶有大量其它的物质。

2、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有些绝缘体在条件改变的时候会变成 导体。

【实验】烧红的玻璃能导电 --玻璃在通常情况下是绝缘体,当它烧红时,玻璃能导电了, 使发光二极管发光。

3、当导体的表面发生氧化会腐蚀时,导体的导电性也会改变,导电 能力下降甚至不容易导电。

--对策:在某些电路的关键部位采取防 腐措施。

如在人造卫星电路的接触点表面一般镀上金。

【观察并思考】生活中家庭电路中的导线为什么包裹塑料或橡胶? --为了导线腐蚀、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4、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类物质叫半导体。

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是硅和锗;主要应用于电子工业。

二、金属导电的微观解释 【复习】物质的构成知识:物质 分子 原子 原子核、电子 金属内部原子核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电子能自由移动,所以金 属能导电。

当有外加电压的时候, 自由电子发生定向移动, 形成电流。

【提问】⑴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移动方向一致吗?--相反 ⑵非金属不导电的原因是什么呢?--其中没有自由移动 的电子。

【拓展】⑶食盐溶液也能导电,导电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其中有 自由移动的离子 三、电阻 1、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电阻就越大。

2、绝缘体就是电阻非常大。

而导电能力非常小的物质。

3、电阻的表示:用字母 R 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 Ω 。

比欧大的单位有千欧、 兆欧。

换算关系是: 3 6 1 兆欧=10 千欧=10 欧 烧红的玻璃能导电,这个实验非常成功。

用 220V 的交流电虽然有一定的威胁性。

但学生肯定记忆犹深。


轶 事 记 录
课 后 反 思
本节内容 1 课时。

对于检测物质导电性的电路图的设计学生基本是一步到位。

所以 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快可以在进行实验。

整节课进行非常顺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