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堂食物中毒现场处置方案

食堂食物中毒现场处置方案

3.食堂食物中毒现场处置方案
3.1.事故风险分析
3.1.1.事故类型
事故类型主要为中毒事故。

3.1.2.事故发生区域、地点或装置
事故发生的区域主要在餐厅。

3.1.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3.1.3.1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应在工作时间,基本上在白天,夜间休息不工作。

3.1.3.2事故的危害程度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3.1.3.3事故影响范围为餐厅就餐人员。

3.1.
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3.1.
4.1人体有不舒适感,如头痛、闷热、四肢无力等。

3.1.
4.2严重的有昏迷等现象。

3.1.5.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的事故是中毒死亡或传染病。

3.2.应急工作职责
3.2.1.应急自救组织机构
基层工队应急自救组织以班组为单位,由全班组人员组成。

应急自救组织组长由班组长担任,成员为全体班组人员组成。

同本预案第二部分3.2.2。

3.2.2.人员的具体职责
3.2.2.1应急自救组织组长负责察看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并快速报告工队值班负责人。

3.2.2.2应急自救组织组长带领全班组人员,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3.2.2.3应急自救组织成员在班组长的带领下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3.2.2.4应急自救组织成员尽可能采取措施减少事故扩大,减小人
员伤亡。

3.3.应急处置
3.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发现可疑食物中毒事件或中毒病人时都应及时向公司值班领导报告,根据事态情况,经领导同意后报告地方和上级卫生防疫部门。

不得隐瞒、缓报、谎报的现象,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3.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3.2.1积极救治病人。

当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积极组织对中毒者进行救治。

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且密切配合当地卫生部门进行相应的调查、取样、控制工作。

3.3.2.2现场调查。

调查人员赶赴现场听取病情介绍后,首先应积极参与、组织抢救病人。

根据食物中毒患者进餐情况分析结果,应追踪可疑食品的供应及对制售单位进行溯源调查。

3.3.2.3现场控制。

在经过初步调查怀疑为食物中毒时,应采取控制措施,以防续发。

控制范围包括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毒品及其原料,封存被污染的食品工(用)具,并责令进行清洗消毒。

必要时由卫生部门及时通知中毒食品的来源地和流淌地的卫生部门。

3.3.2.4中毒场所的控制。

对接触细菌性、真菌性中毒食物的餐具、工(用)具、容器设备等物品,用1%-2%碱水沸煮或用有效氯含为
250ppm的氯制剂溶液浸泡、擦拭消毒,对接触化学性食物的工(用)具、容器设备等物品,要用碱液进行彻底消毒,消除污染或销毁。

3.3.2.5响应结束。

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响应,在完成对被污染食物封存、销毁等控制措施、对被污染场所及食品用工(用)具等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并经消毒效果监测合格,没有续发中毒患者,经公司食物中毒事件领导小组批准,可以结束应急响应。

3.4.注意事项
3.4.1稳定人员情绪,要求各类人员不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3.4.2事故发生后,要注意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组织人员做好食
物中毒人员的思想工作。

3.4.3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有关领导同意,未经同意,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3.4.4发现员工有类似食物疑似中毒症状时,应迅速送医院诊治。

3.4.5迅速向各级食品药品监督局报告。

3.4.6做好所食用食物取样工作,以备卫生部门检验,若是餐厅外食物所致,也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取样。

3.4.7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人员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

3.4.8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