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随着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逐渐有着良好的政策环境,初步建立了个人信用中介机构,个人资信评估工作也已开始逐步显现一定成效,但离系统化和规范化的目标还很远,个人信用制度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基于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建设和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信用;个人信用制度建设
0.引言
“信用”在拉丁文中翻译为“Credio”,也就是说双方在交易过程中相互的信任和信誉。

它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罗马时代。

在经济学领域,信用是经济主体之间在主观上建立诚实守信的心理承诺和客观上约期实践相统一的意志和能力,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规范和交易规则。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个人信用是个人经营活动中与外界发生的一种经济关系,它包括履约承诺和履约能力。

履约承诺是主观愿望。

它和个人的道德取向有直接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信用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无形资产。

随着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逐渐有着良好的政策环境,初步建立了个人信用中介机构,个人资信评估工作也已开始逐步显现一定成效,但离系统化和规范化的目标还很远,个人信用制度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基于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建设和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建议。

1.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全社会并没有普及信用意识,失信行为十分普遍
目前牵涉到个人不良信用记录的现象已经深入到我国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恶意购房贷款、助学贷款违约不还、信用卡恶意透支、手机恶意欠费等,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

经权威机构调查显示,在中国的求职者中,有45%的个人简历存在实际工作经历、学习、培训,甚至学历造假。

我国有关信用制度的法律规定很少,各行业内的行业惩戒机制也不完备,导致了背信者无法可管、无法能管、任意背信、不计后果的混乱局面。

1.2缺乏专门系统规范个人信用制度的法律法规和相关配套制度
我国已经出台的有关信用制度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国信用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信用管理师师资注册管理暂行办法》以及部分省市出台的地方法规,但我国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调整个人信用制度的专门法律。

我国目前仍不存在个人破产制度,个人财产申报制度也尚未建立,也
没有建立起个人信用信息隐私权保护制度等,缺少这些相关配套制度的有力保障,制约了个人信用制度的发展。

1.3缺乏全国统一、真实、全面、系统的个人信用信息系统
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最大障碍就是个人信用资料封锁,严重制约了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步伐,而个人信用信息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恰恰是个人信用制度建立健全的前提和关键。

依据我国当前的个人信用管理体制机制,长期以来,我国的个人信用信息资料的采集收集工作主要是由各级法院、税务、公安、银行、保险、电信机构和公共行政事业单位等相关部门分别进行,从而使这些个人信用信息的数据来源渠道分散,内容片面单一,难以形成一个覆盖全国、完整的、系统的个人信用信息系统。

1.4个人信用中介机构的运作不够规范
个人信用中介机构的规范化运作,是个人信用制度重要的微观基础。

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个人资信公司在征信业务的运作中,对个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尚未引起重视。

除此之外,对有关部门及资信公司提供的个人资信信息失真等问题也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

信用中介机构对征信产品的研发和创新能力普遍不足。

1.5个人信用评估缺乏统一标准
在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中,个人征信数据源的内容、个人信用报告的格式、个人资质认证、信用等级评估指标以及征信数据库建设、信用管理软件开发等方面都涉及标准化问题。

在我国,个人信用评估虽已渐渐开展起来,但实际工作中仍有不尽人意之处。

一方面,各家商业银行对个人信用的评估自成体系,重复操作,相互之间难以衡量,各评估机构作出的评估结果大相径庭,可比性不强,不利于个人信用体系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也不利于与国际同行业接轨。

另一方面,个人信用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2.基于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以下几点建议
2.1建议建立起全国性的个人信用网络平台
我国应当尽早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个人信用法律体系及相关配套制度,对失信者加大惩戒力度,在全社会范围内宣传信用意识,实现政府与行业协会对信用业的监督管理,建立起全国性的个人信用网络平台。

2.2建议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个人信用法律体系及配套制度,制定严厉的失信惩戒机制
我国应尽快制定一部符合国情、统摄全局的个人信用基本法。

该基本法要对个人数据保护、个人隐私保护、信息公平使用及不良披露、个人破产等制定出具
体的实施方法与细则,以对个人信用行为进行具体的调整和指导,对个人、政府部门和信用中介机构之间的权利义务和法律关系进行明确的界定和规范,对一些严重的违约失信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和制裁,建立信用联防惩戒机制,加强失信惩戒力度。

2.3建议增强政府诚信意识,普及公民信用文化,推进信用学科建设
在现代社会中,信用不仅是一个人能力和德行的综合体现,它还与知识产权一样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具有经济上的巨大现实价值。

政府应当增强诚信意识,依法行政,保障政务信息的公开,赋予广大民众最基本的知情权。

同时,应当在全国高校中重点普及信用理念,加强信用管理的专业学科建设。

我国应当建立起信用管理学科,为信用管理行业提供专业人才。

2.4建议加强政府和专业协会对信用行业的监督和管理
信用行业一般都是由政府和专业协会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

它们对信用管理主要体现在构建本国的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信用管理相关立法的出台及相应细则不断的完善、监督信用管理行业的良性运作、监督征信数据的使用情况等。

2.5建议建立全国性个人信用数据交换中心
随着征信市场商机的不断显露,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在全国一些主要地区和城市必然会出现若干家民营的征信公司或由商业银行共同组建的会员制征信组织,而每家公司或征信组织都会建有自己的信用数据库,提供各有特色的服务产品即信用评估报告。

在此基础上,我国应当成立一个全国性的个人信用数据交换中心,实现全国信用数据的联网服务,使得各地区征信公司之间可以通过数据交换中心互相有偿调用对方所掌握的有关信息,从而达到在低成本条件下实现资源共享。

3.结论与思考
总之,我国的个人信用建设制度就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政策、法律、法规、制度、创新、习惯、信用意识等一系列软硬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还要通过思想、政治、道德等综合教育,来提高公民的信用知识与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诚信观念和信用文化,相信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终将逐步完善。

[科]
【参考文献】
[1]桂詠评.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思考.上海:经济与法,2006:235-237.
[2]胡梅.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江苏淮阴:金融与经济,2006:54-55.
[3]黄文胜.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与完善.乌鲁木齐: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4-36.
[4]钱源.个人信用体系中的隐私权保护比较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报,2007:25-28.
[5]张晓晖.关于进一步完善个人征信体系若干问题的思考.吉林: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