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安全工作管理实施方案3篇景区安全工作管理实行方案1第1章总则第1条为贯彻落实《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特制定本细则。
第2章安全管理第2条旅游安全管理工作实行在国家旅游管理部门的统1领导下,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分级管理的体制。
第3条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保护旅游者的人身、财物安全。
第4条国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责是:(1)制定国家旅游安全管理规章,并组织实行;(2)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对旅游安全实行综合治理,调和处理旅游安全事故和其它安全问题;(3)指点、检查和监督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事业单位的旅游安全管理工作;(4)负责全国旅游安全管理的宣扬、教育工作,组织旅游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5)调和重大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工作;(6)负责全国旅游安全管理方面的其他有关事项。
第5条县级以上(含县级)地方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是:(1)贯彻履行国家旅游安全法规;(2)制定本地区旅游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行;(3)协同工商、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对新开业的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管理机构、规定制度及其消防、卫生防疫等安全设施、装备进行检查,参加开业前的验收工作;(4)协同公安、卫生、园林等有关部门,展开对旅游安全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避免向旅游者敲诈、勒索、围堵等不法行动的产生;(5)组织和实行对旅游安全管理人员的宣扬、教育和培训工作;(6)参与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工作;(7)受理本地区触及旅游安全问题的投诉;(8)负责本地区旅游安全管理的其它事项。
第6条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汽车和游船公司、旅游购物商店、旅游文娱场所和其它经营旅游业务的企事业单位是旅游安全管理工作的基层单位,其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责是:(1)设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2)建立安全规章制度,并组织实行;(3)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将安全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每一个职工;(4)接受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旅游安全管理工作的行业管理和检查、监督;(5)把安全教育、职工培训制度化、常常化,培养职工的安全意识,普及安全常识,提高安全技能,对新招聘的职工,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6)新开业的旅游企事业单位,在开业前必须向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对安全设施装备、安全管理机构、安全规章制度的检查验收,检查验收不合格者,不得开业;(7)坚持平常的安全检查工作,重点检查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和安全管理漏洞,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8)对用于接待旅游者的汽车、游船和其它设施,要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使其始终处于良好的安全技术状态,在运营前进行全面的检查,严禁带故障运行;(9)对旅游者的行李要有完备的交接手续,明确责任,避免破坏或丢失;(10)在安排旅游团队的旅游活动时,要认真斟酌可能影响安全的诸项因素,制定周到的行程计划,并注意避免司机处于过分疲劳状态;(101)负责为旅游者投保;(102)直接参与处理触及单位的旅游安全事故,包括事故处理、善后处理及赔偿事项等;(103)展开登山、汽车、狩猎、探险等特殊旅游项目时,要事前制定周到的安全保护预案和急救措施,重要团队需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审批。
第3章事故处理第7条凡触及旅游者人身、财物安全的事故均为旅游安全事故。
第8条旅游安全事故分为轻微、1般、重大和特大事故4个等级:(1)轻微事故是指1次事故造成旅游者轻伤,或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下者;(2)1般事故是指1次事故造成旅游者重伤,或经济损失在1万至10万(含1万)元者;(3)重大事故是指1次事故造成旅游者死亡或旅游者重伤致残,或经济损失在10万至100万(含10万)元者;(4)特大事故是指1次事故造成旅游者死亡多名,或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或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者。
第9条事故产生后,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本单位和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10条地方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接到1般、重大、特大安全事故报告后,要尽快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对重大、特大安全事故,要同时向国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101条 1般、重大、特大安全事故产生后,地方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旅游企事业单位要积极配合有关方面,组织对旅游者进行紧急救济,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第4章嘉奖与惩罚第102条对在旅游安全管理工作中有以下先进业绩之1的单位,由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评比考核,给予表扬和嘉奖;(1)旅游安全管理制度健全,预防措施落实,安全教育普及,安全宣扬和培训工作扎实,在防范旅游安全事故方面成绩突出,1年内未产生1般性事故的;(2)协助事故产生单位进行紧急救助、避免重大损失,成绩突出的;(3)在旅游安全其它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
第103条对在旅游安全管理工作中有以下先进业绩之1的个人,由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评比考核,给予表扬和嘉奖:(1)酷爱旅游安全工作,在防范和杜绝本单位产生安全事故方面成绩突出的;(2)见义勇为,救助旅游者,或保护旅游者财物安全不受重大损失的;(3)及时发现事故隐患,避免重大事故产生的;(4)在旅游安全其它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
第104条对在旅游安全管理工作中有以下情形之1者,由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检查落实,对当事人或当事单位负责人给予批评或处罚:(1)严重违背旅游安全法规,产生1般、重大、特大安全事故者;(2)对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隐患,长时间不能发现和消除,致使重大、特大安全事故产生者;(3)旅游安全设施、装备不符合标准和技术要求,长时间无人负责,不予整改者;(4)旅游安全管理工作混乱,造成卑劣影响者。
第5章附则第105条本实行细则由国家旅游局负责解释。
第106条本实行细则自1994年3月1日起实施。
景区安全工作管理实行方案2根据上级部门文件精神,为切实组织好旅游行业20xx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本着贴近实际、创新情势、丰富内容,广泛参与、重视实效的原则,制定旅游行业20xx 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实行方案。
1、活动时间和主题活动时间:6月1日至6月30日。
主题:安全发展、预防为主。
2、活动目的通过展开“安全生产月”活动,在全县旅游行业营建“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浓厚舆论氛围,普及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强化各旅游企业干部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推动各项旅游安全工作措施的落实,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3、活动安排㈠营建“安全生产月”活动氛围1、从6月1日至6月30日,各旅游企业要悬挂宣扬贯彻《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省安全生产条例》和“安全生产月”主题宣扬口号的横幅、竖幅,张贴标语和主题宣扬画,设置宣扬栏、黑板报、企业文化宣扬板报等,营建“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浓厚氛围。
旅游局机关大门口悬挂横幅,各旅游景点大门口等人员密集场所悬挂以“安全发展、预防为主”为主题内容的标语牌,营建“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浓厚氛围。
机关大门口悬挂横幅由办公室具体负责,各旅游景区入口摆放标语牌由景点管理科负责。
各旅游企业横幅、宣扬板由各企业负责。
㈡协助安监局办好安全生产宣扬咨询日活动6月1日在步行街参与县安监局举行的安全生产宣扬咨询日活动,旅游局设置咨询台、发放安全宣扬品。
由质量管理科牵头,办公室协助,在现场设置拱门1个,并双面书写“安全发展、预防为主”和“深入展开‘安全生产月’活动”字样。
㈢展开安全生产知识普及活动及教育培训配合“旅游质量服务提升年”工作进度,组织旅游及景区、企业从业人员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及安全常识、应急救济及防范知识,掀起安全科普知识宣扬和学习的高潮。
在单位展开“职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应急知识答题活动和组织旅游景区、企业管理人员参加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知识比赛活动和全省答题活动。
由质量管理科牵头,办公室、景点管理科配合,在局机关、景点、旅行社、酒店广泛宣扬发动,组织答题,答卷汇总后报县安监局。
㈣组织应急救济预案演练6月份第3周为全国应急预案演练周,各旅游企业要修订完善安全事故应急救济预案,检验、补充救济设备,充实救济队伍,展开1次事故预防、逃生、自救技能演练活动,锻炼有关方面协同作战能力,提高企业应急处置能力和职工自我保护意识。
旅游局拟定6月20日左右在景区展开游客游泳救护应急救济演练活动。
㈤定期展开安全生产排查和执法检查活动根据责任分工,分别由各分管领导组织成立检查小组,结合行将到来的汛期和正在展开的“基石工程年”活动,定期展开旅游安全和市场秩序大检查,消除和解决1些旅游安全隐患和困扰安全生产的问题。
各旅游景区和企业发动全部干部职工,排查事故隐患,消除安全盲区和死角,完善安全隐患监控措施,集中治理1批安全隐患。
突出星级饭店、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食品安全管理;旅行社责任保险及租用车辆管理;旅游区安全管理;旅游车船的安全管理等重点环节的安全生产专项执法检查,与消防、卫生、交通、安监等部门配合,重点查处违背安全生产法的经营行动。
在全县旅游企业展开“反背章操作、反背章指挥、反违背劳动纪律”活动和事故隐患集中治理活动,集中消除旅游安全盲区、死角和隐患。
参与科室:县旅游稽查大队、质量管理科、景点管理科。
4、活动要求㈠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依照县安委会要求,旅游局成立“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质量管理科,负责活动的组织、调和工作(联系电话:)。
㈡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各经营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本单位的活动方案,1级抓1级,层层落实责任制,依照县安监局文件要求,突出重点,紧密配合,为全面完成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任务,稳定旅游安全情势,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景区安全工作管理实行方案3第1章总则第1条为了加强旅游安全管理,提高应对旅游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旅游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增进旅游业延续健康发展,根据《x旅游法》、《x安全生产法》、《x突发事件应对法》、《旅行社条例》和《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2条旅游经营者的安全生产、旅游主管部门的安全监督管理,和旅游突发事件的应对,应当遵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
本办法所称旅游经营者,是指旅行社及地方性法规规定旅游主管部门负有行业监管职责的景区和饭店等单位。
第3条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当在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上级旅游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的指点下,在职责范围内,依法对旅游安全工作进行指点、防范、监管、培训、统计分析和应急处理。
第4条旅游经营者应当承当旅游安全的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关注安全风险预警和提示,妥善应对旅游突发事件。
旅游从业人员应当严格遵照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增强旅游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5条旅游主管部门、旅游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应当依法实行旅游突发事件报告义务。
第2章经营安全第6条旅游经营者应当遵照以下要求:(1)服务场所、服务项目和设施装备符合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和强迫性标准的要求;(2)配备必要的安全和救济人员、设施装备;(3)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4)保证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