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院首届科研工作会议讲话稿

学院首届科研工作会议讲话稿

学院首届科研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从重庆科技学院新班子到位至今,在短短的三个多月时间内,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我们已顺利完成了学校机关处室和二级院(系)的机构设置及其干部选聘工作。

下一步就是要在“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办学宗旨的指导下建立学校新的运行机制,紧紧围绕5年使学校达到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合格标准、10年达到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的科技大学的目标,全面展开各项工作。

今天,重庆科技学院首届科技工作会议及时召开了,这也是重庆科技学院成立以后召开的第一个全校工作大会,表明了学校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

市科委、市教委和市社科院领导亲临会议指导工作,更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和支持,使我们的决心更大,信心更足。

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和全校师生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围绕科研工作如何起好步、开好局、顺利实现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讲几点意见。

一、站在学科建设的高度,认识科技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性
我们科技学院过去是专科学校,专科学校注重教学和专业建设,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是薄弱环节,去年我们的科研经费不足500万元,而同样只有500多名教师的石油大学(北京)则有1.3亿元的科研经费,人均25倍的差距。

现在我们是本科院校了,本
科院校讲的是学科建设,而科研水平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标志之一,所以我们要重视科研工作。

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科研项目不仅数量及经费少,水平也还不高,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必须要提高对以下两方面的认识:一方面是充分认识到科技工作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学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迎接教学水平评估、发展研究生教育、建设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实现创立科技大学的梦想,都需要有科研水平作支撑;另一方面是充分认识到搞好教学从事科学研究两者都是教师的职责,要转变过去重教学轻科研的认识,我们应把教学科研有机结合,使其相互促进,使之都成为学校工作的中心。

我们要从岗位职责上把教师从事科研的职责确定下来,改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既要有激励政策,又要与人事分配政策和职称评定等挂钩,给真正有才能并取得成就的教师应有待遇和相应的地位。

为了与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相适应,科研工作也要实现跨越式发展,2005年要力争使到校科研经费达到1000万元,2006年要力争达到1800万元,2007年达到2500万元。

我们要通过几年的努力使我校的整体科研水平赶上甚至超过重庆市高校的平均
水平。

各个二级学院(系)要根据这个目标确定出自己的子目标,制定规划,认真组织落实。

对于学科建设,我们还要通过专门的讨论和论证,制定出我们的学科发展建设规划,确定出我们的重点发展学科。

二、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技术工作
政策是导向,好的政策更是推动科技工作向前发展的重要保障。

科研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起草了《重庆科技学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急需出台的4个管理文件,今天提交给大家讨论,大家通过讨论可以提出修改意见,同时通过讨论也达到学习交流的目的。

我们将推出的科研管理办法应该是一个有激励作用的文件,是一个暂行办法,不合理的地方今后还可以修改,只要国家政策允许,无论是科研管理费的提取、经费的管理及使用、成果的申报及奖励等任何方面,都要尽可能地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提供最有利的条件和最优良的服务。

为了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促进教师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尽快出成绩,成大师,学校要提供专门的资金,资助有潜力的教师开展科研启动工作,对教师的项目申报与立项、科研成果及论文等进行奖励,并为此制定了科研启动基金管理办法。

总之,我们的政策重在鼓励与扶持,目的就是要使我们的科研工作尽快启动,科研水平迅速提高,把学科建设尽快搞上去。

三、培育研究方向,培养科研团队,建好人才梯队
我们学校现在的科研工作基础虽然比较薄弱,但也还是有一定的基础,我们已经形成了几个像朱新才、范军那样的科研团队,搭建起了像“现代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中心”那样较先进的科研平台,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国家、省(部)级奖我们都有,能在专科学校取得这些成绩是非常了不起的。

今后,我们要将一部分
精力放到培育研究方向、培养科研团队、建好人才梯队上来,要扶持我们的博士及有潜力的青年教师,给他们科研启动支持,创造条件让他们组成学术团队尽快出成果,上水平。

学校已经批准吴英博士成立MEMS应用技术研究所,我们还应该成立十个甚至几十个这样的研究所,通过这样的研究所形成一个个的科研团队,培育出一些有前景的研究方向。

我们要构建起一支支合理的学科建设人才梯队,今年计划新进100名以上的硕士,这就是学校发展人才梯队建设的一种战略考虑。

我们要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使我们的科研尽快上规模,教师通过应用技术研究积聚丰富的科研资源。

在开展应用技术研究的同时,为了提升学术科研水平,为将来开展研究生教育以及参与国家和地方重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竞争打好基础,学校应有侧重点地扶持应用基础的研究,可以培植一些应用基础研究方向,给予重点扶持,力争取得局部突破。

四、搭建高水平的科研平台,构筑创新型的科研体系
搭建科研平台是构建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构设置中,我们成立了一些研究中心,目的就是要解决科研平台问题。

当然,我们现有的研究中心条件还比较差,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建设,学校要集中有限的资金投入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培植新兴学科。

要尽快完善“现代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中心”的配套建设,并使其尽快发挥作用。

要提升“石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层次,争取通过与中石油共建,使之成为重庆市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