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高考作文开头与结尾训练
(最新)高考作文开头与结尾训练
如:我是一片绿,假如我不够参天,那么就让我为你 遮荫挡雨;假如我不够茂密,那么就让我在枝头 缀满千红万缕;假如我不够繁花似锦,那么就让 我为你青草如茵;假如……但,我始终是一片绿, 可以为你光合作用,制造氧气。 (黑龙江考生《一片绿的告白》)
[点评]:本文开篇,柔如清风,美如 清波,荡动心弦;一声声深情呼告,仿佛 久违的朋友浮现纸端,让读者真切感受作 者那炽热而又不失含蓄的情怀,进取而又 不失睿智的灼见。
哲理:具有一种意味深长的韵味,具 有一种深度,一种高度。如马克•吐温说过, “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 了你的脚上。这就是宽容。”《宽容,从 这里开始》
1、开门见山式
即在开头直接点明文章立意,亮出自己的观点, 表明自己的态度,彰显文章的题旨,使读者对自己 的行文意图有所洞彻,以便确定文章是否跑题。
高考作文绝妙 开头与结尾示范
元代乔梦符提出作文的“六字 诀”:“凤头”、“猪肚”、 “豹尾”.
开头要像“凤头”,漂亮、俊秀;
体干要像“猪肚”,饱满、充实;
结尾要像“豹尾”,飞扬、有力.
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曾有诗曰: “文章看落笔,议论驰后先,破石出 至宝,决高泻千川。”意思是说写文 章要特别注重开篇落笔之处,如果下 笔便石破天惊、涌现精华,则全篇就 如高崖泻水,气势如洪。
5、对话引入式
不经过任何铺垫,一开头便展示 人物对话,让读者马上进入你设置的 语言情景之中。因其无任何心理准备, 故会造成巨大的视觉和心理冲击,从 而激起强烈的阅读欲望。这样同时避 免了开头的冗长和拖沓。
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涅磐前对从弟子 说:“你看看我的牙齿,怎么样?”
“都掉光了。”
“那以舌呢,还在吗?”
(2004年高考辽宁卷《为平凡而自豪》)
香远溢清的芙蓉告诉我,气质可以选择; 燃烧自己的红烛告诉我,品格可以选择; 展翅腾空的雄鹰告诉我,信念可以选择; 高大挺拔的青松告诉我,意志可以选择。 我选择,我心无悔。《我选择……》
3、引用名言式
开头名句或警句,点明中心;或引用
人物语言,突出人物性格;或引用诗歌, 唤起读者共鸣;或引用俗语谚语,说明事 理等。作文开头以此来引出话题,常使文 章有一种理直气壮之势,能增强文章的说 服力,从而使文章中闪烁着一种理性的光 芒。
这篇优秀的散文,作者能根据话题提 示,准确、深刻的把握题意,点明主旨。并 且选择“纪念”犹如拾起“沙滩上一颗颗 贝壳”为组织材料的线索,引起下文,很 快勾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
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而 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 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 而要让我们心灵的戈壁荒原开满鲜 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 痛苦。(2004年高考全国卷II 《生命是一朵长开不败的花》)
西施说:“爱情是工 具。……”(《问世间情为何物》)
面对满目疮痍的祖国:屈
原哀婉唱出:“吾不能变心以从俗 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杜甫愤
激指责:“边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 开边意未已”。文天祥舍生取义高 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照汗青。”
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
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
如画,或明丽,或素雅,因为 诚信,它变得美丽。(《因诚 信酿造生活》)
踏着铺满层层石砾的崎岖之路, 我茫然;握着已被雨打日晒得满身疮痍 的雨伞,我哀叹;举目眺望我将踏上的 漫长历程,我祈盼;聆听头上无数伟人 的歌唱,我欣然。”
(2006年全国卷满分作文《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哥,黝黑的皮肤,粗壮的胳膊,
明朝诗人谢榛也说:“起句当如 爆竹,骤响易彻。”同样强调了开篇 应以爆竹骤响之势震彻全文。
开头力求做到“一简二美三哲理”
简:开篇语言简洁,短小精悍,直奔主题,使人一目了 然。如《三国演义》开篇:天下大势,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
美:开头的语言能给人以美感,或文采斐然,或意 境深远,或情趣盎然。“好的开头有如春云初展, 鲜花含露,叫人一见钟情”.
短短的几句话,便勾勒出一幅清幽婉
丽的画面,使作文开篇即笼上了一层幽美 的面纱,为下文的“古道情缘”造势,从 而凸显“包容”主题。
我曾用水的眼睛审视生活,生活 也曾如秋水般阴郁、遥远。阳光透过 枫林洒下来,我顺着光束向上望,却 似乎又看到一望无际的蒹葭,雾雪般 的白色,水草般的柔软。在一片渺渺 中我看到了妈妈的眼睛,看到了当年 妈妈做出选择的那一刹那。 (《让睫 毛载来爱,载来幸福叹:“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 更宽广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 的胸怀。”古老的东方,人们也世代传承 着一句浅白的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 法国人的浪漫和中国人的实在碰撞在一起, 于是人们发现,包容超越了国家、语言、 民族和文明的界限;包容是这个美丽星球 的子民所共同拥有和赞美的品德。 (2004年高考北京卷《包容》)
排比,能先声夺人,增加文章气 势,朗朗上口,使文章结构整齐匀称, 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语言畅达华丽。
用来状物,能景象纷呈;用来叙 事,能酣畅淋漓;用来说理,能气势 磅礴;用来辩论,能排山倒海;用来 抒情,能汪洋恣肆。
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
烈,因为诚实,它变得醇厚; 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 因为守信,它变得悦耳; 生活
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生命
就是苏东坡“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 烟雨任平生 ”的超脱与豁达,生命就 是杜甫“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 酒杯 ”的无奈与感伤。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
作舟。”在人生的求知路上孜孜不殆, 踽踽独行是美的。“榆柳荫后檐,桃 李罗堂前”,“策扶老以流憩,时矫 首而遐观”,初夏的午后在骄阳里聆 听蝉鸣,入夜于茵茵芳草中遥望碧天 里的星星,也是美的。(2006年浙江 满分作文《且息且行》)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与死, 除了那几声欢呼,几阵痛哭外,便再 没了别的。那么,生与死之间的—— 生命呢? (《生命是什么》)
警句式的开篇令人注目。“生是 偶然,死是必然,生死之间是生命”。 凝练、平易、深刻、精辟。
面对人生的挫折,勾践忍辱卧薪
尝胆终于“三千越甲可吞吴”,面对 丧妻流放,东坡高唱“归去,也无风 雨也无晴”,于是文传千古,流芳百 世。……古人告诉我:遭遇挫折是必 然,而放大痛苦就会造成下一次失败, 有时调整心态,痛苦也会烟消云散, 一切本可云淡风轻。《云淡风轻》
清代张潮《出梦影》中有言:
“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 竹以子猷(yǒu)为知己。”当面对大 海;面对着这片蔚蓝;我不禁想到: 海以何人为知己呢? (《面对大海》)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 许。元好问的确好问,也很会问。他 这一问可谓一问问千古。多少年来, 有多少人在这个问题上徘徊,又有多 少人在付出巨大代价后作出了人生最 终的答案。但各家之言却如每个人的
像一头健壮的牛;哥,粗声粗气,蓬 乱的头发,像一匹任劳任怨的马;哥, 沉默寡言,起早摸黑,像一只拉磨的 驴。都说哥是捡来的,因为哥像一个 只要有饭吃就像牲畜一样拼命干活的 家中惟一的劳力。(2003年全国卷 《哥是捡来的吗?》)
无穷的大自然如此瑰丽,是因为五彩 缤纷、争奇斗艳的鲜花,也是因为一岁一 枯、默默无闻的小草;无垠的大海如此壮 美,是因为它的惊涛骇浪,也是因为它的 风平浪静;无际的天空如此美丽,是因为 翱翔在其中的雄鹰,也是因为飘游于其中 的朵朵白云;缤纷的人生如此自豪,是因 为伟大,也是因为平凡。
秋”,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 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 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
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 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我问月亮,广寒宫 的嫦娥告诉我,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
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底 是什么?我无法回答。(《寂寞的意韵》)
7、诗词显底蕴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 番滋味在心头”,这是李后主的感悟;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是李清照的感受;“轻轻地我走了,正 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挥手,作别西天 的云彩”,这是徐志摩的不舍;“人有悲 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又是苏东坡的坦荡…… (《美丽的离 别》)
记叙文,一般都是直接进入事件的记叙,表明 主旨;对于一般性的议论文或者散文,在开头就应 该摆明观点。即使在第一段用一则小故事或者用一 组排比句来导入,第二段一定要把你表达的中心摆 出来。如果阅卷老师读完前两段(字数大约一百多 字),仍不能捕捉到你的观点,他就会有一定的阅 读急躁情绪,所以此处点题非常必要!
皓月当空,树影斑驳。我眼前仿佛浮现一位 身着白衣,须发飘然的诗人,他手举酒杯,仰天 长叹:“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仕 途的失落,没有带走他的抱负和自信,他依然狂 傲,依旧洒脱,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他,就是李白!
月光皎洁,清风吹过,我仿佛又看到一位长者, 他手执长剑,昂首高呼:“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人生的坎坷,没有带 走他的豪情壮志,他依然旷达豪放。在失意的人 生中,找到人生的诗意。
唐时的风,吹动了多少公子的飘飘白衣; 宋时的雨,打湿了多少女子乌黑鬓发?那 是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是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还是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他们正痴仰着那张张沧桑的脸、期待祝福 的脸、渴望热切的脸。
这篇文章构思十分精巧,开头引用了三 句古诗,写尽了诗人的沧桑,写尽了诗人 对生活的热望,也写尽了诗人脸上所代表 的名族文化的精髓。作者把三人的诗句巧 妙的组合到自己的语言中,增加了哲理意 味,又巧妙的引出下文,点明主题。
“还在。”
“所以说,坚韧的东西总是比坚 硬的东西强”。
格》)
(《坚韧——我追求的品
6、对称整齐法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 予她生命的甘露
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 予她生命的延续。 (《学会历史般的旁 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