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用户终端接收机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第一部分:透明传输电性能参数(暂行)1.范围本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暂行)规定了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用户终端接收机透明传输的主要性能参数要求和测量方法,对于确保同样测量准确度的任何等效测量方法也可以采用。
本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暂行)是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用户终端接收机入网检测的依据。
2.参考标准和文件:(1)G B/T 《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和有关声音信号的通用编码》(2)G B/T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规范》(3)G B13836-1992《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辐射干扰特性允许值和测量方法》(4)G B 8898-88 《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类似一般用途的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安全要求》(5)E TSI 300468 DVB-C 系统SI 技术规范(6)广发技字[2000]58号文《关于我国现阶段有线电视综合业务用户终端体制的意见》3.性能参数要求:见表1。
表1表1(续)4. 功能检查项目:见表25. 测量方法5.1 最大、最小接收信号电平 5.1.1测试框图如图1所示。
5.1.2测试方法a) MPEG2数字电视测试信号发生器发送活动图像和声音信号。
接收信号电平采用频谱分析仪的带内功率(BAND POWER )测量功能。
b) 将可变衰减器预留一定的衰减量。
调整可变衰减器,使被测接收机输入电平为其标称输入电平。
c) 调整可变衰减器,增大衰减量,减小输入信号,直到接收机将要出现马赛克,此时的接收机输入电平即为接收机最小接收信号电平。
d) 调整可变衰减器,减小衰减量,增大输入信号,直到接收机将要不能正常接收信号,此时的接收机输入电平即为接收机最大接收信号电平。
5.2 C/N 门限5.2.1测试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C/N 门限测试框图5.2.2测试方法a) MPEG2数字电视测试信号发生器发送活动图像和声音信号。
测量C/N 时,以接收中心频率的电平与带内噪声的电平之比作为测量结果。
b) 调整测试发射机的输出电平,使接收机输入信号电平为其标称输入电平; c) 调整噪声发生器的输出,逐渐加大噪声电平,直到接收机将要出现马赛克。
d) 用频谱分析仪测量此时的C/N,即为C/N门限。
5.3 频率捕捉范围5.3.1 测试框图如图3所示。
5.3.2测试方法a)调整可变衰减器,使被测接收机输入电平为其标称输入电平。
b)调整被测接收机的接收频率,使其中心频率与测试发射机的中心频率一致。
c)增加或减小测试发射机的中心频率,使被测接收机处于失锁状态。
d)以1kHz为步进值,逐渐增加或减小被测接收机的接收频率,直至再次锁定频率,记录此时上下频率范围值,即为频率捕捉范围。
注意:每次增加或减小被测接收机的接收频率时,需先将接收频率调整到测试发射机的中心频率。
5.4 输入反射损耗5.4.1测试框图如图4图4 反射损耗测试框图5.4.2测试方法a)按图4所示连接仪器和设备,调整网络分析仪,使其工作在被测频率范围,输出电平调节在适当位置;b)置S到1,调整网络分析仪,校准基准;c)置S到2,调整网络分析仪,再次校准基准,并将校准后的扫描线定标为0dB基准线;d)置S到3,在此状态下的扫描线与基准线之差的最小值,即被测接收机输入反射损耗L。
5.5带外干扰抑制比5.5.1测试框图如图5所示。
图5 带外干扰抑制比寄生输出测试框图5.5.2测试方法a) 按图5所示连接仪器和设备;b) 将仪器和设备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选择被测接收机工作频段内一个频点,发送75%的彩条信号,调节被测接收机使其正常工作;c) 用频谱分析仪测量视频带外干扰抑制比,取其最大值。
5.6 支持符号率范围5.6.1测试框图如图6所示。
图6 支持符号率范围测试框图5.6.2测试方法a) 按图6所示连接仪器和设备;b) 将仪器和设备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选择被测接收机工作频段内一个频点,发送活动图象和声音的测试信号,调整被测接收机使其工作正常;c) 改变发端符号率,相应调整被测接收机符号率,监测其能正确解出图象和声音的符号率范围。
5.7 5.7.1图7 视频幅频特性测试框图5.7.2测试方法a) 按图7 所示连接仪器和设备;b) 将仪器和设备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选择被测接收机工作频段内一个频点,送Sinx/x 测试信号,调节被测接收机使其工作正常;c)用视频分析仪选择Sinx/x 测量项目直接测出结果。
5.8 K 系数,视频输出幅度,视频同步幅度 5.8.1测试框图如图7所示。
5.8.2 测试方法a) 按图7 所示连接仪器和设备;b) 将仪器和设备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选择被测接收机工作频段内一个频点,送CCIR17行测试信号。
c) 调节被测接收机使之正常工作,用视频分析仪选择K 系数测量项目,直接测出K 系数。
注意在测试时,应在行时间波形失真 (Kb)、2T 波幅度失真(Kpb)和2T 波相位失真(Kp)中,读取最大的失真作为K 系数的测量结果。
d) 用视频分析仪选择条幅度测量项目,直接测出视频输出幅度。
e) 用视频分析仪选择同步测量项目,直接测出视频同步幅度。
5.9 色度/亮度增益差(∆K) 5.9.1测试框图如图7所示。
5.9.2测试方法a) 按图7 所示连接仪器和设备;b) 将仪器和设备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选择被测接收机工作频段内一个频点,送副载波调制的20T 脉冲测试信号。
c) 调节被测接收机使之正常工作,用视频分析仪选色度/亮度增益差测量项目直接测出结果。
5.10 色度/亮度时延差(∆τ)5.10.1测试框图如图7所示。
5.10.2测试方法a) 按图7 所示连接仪器和设备;b) 将仪器和设备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选择被测接收机工作频段内一个频点,送副载波调制的20T 脉冲测试信号。
c) 调节被测接收机使之正常工作,用视频分析仪选色度/亮度时延差测量项目直接测出结果。
5.11亮度非线性失真5.11.1测试框图如图7所示。
5.11.2测试方法a) 按图7 所示连接仪器和设备;b)将仪器和设备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选择被测接收机工作频段内一个频点,送五阶梯波测试信号。
c) 调节被测接收机使之正常工作,用视频分析仪选亮度非线性测量项目,在三种不同平均图象电平(12.5%、50%、87.5%)上进行测量,并取三种状态中的最大值为结果。
5.12 微分增益失真5.12.1测试框图如图7所示。
5.12.2测试方法a) 按图7 所示连接仪器和设备;b) 将仪器和设备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选择被测接收机工作频段内一个频点,送副载波调制的五阶梯波测试信号。
c) 调节被测接收机使之正常工作,用视频分析仪选微分增益测量项目,在三种不同平均图象电平(12.5%、50%、87.5%)上进行测量,并取三种状态中的最大值为结果。
5.13微分相位失真5.13.1测试框图如图7所示。
5.13.2测试方法a) 按图7 所示连接仪器和设备;b)将仪器和设备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选择被测接收机工作频段内一个频点,送副载波调制的五五阶梯波测试信号。
c) 调节被测接收机使之正常工作,用视频分析仪选微分增益测量项目,在三种不同平均图象电平(12.5%、50%、87.5%)上进行测量,并取三种状态中的最大值为结果。
5.14 视频信杂比(加权)5.14.1测试框图如图7所示。
5.14.2测试方法a) 按图7 所示连接仪器和设备;b) 将仪器和设备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选择被测接收机工作频段内一个频点,送50%的平场信号。
c) 调节被测接收机使其工作正常,调节其输出亮度电平幅度,使其保证达到700mV p-p;d)用视频分析仪在100kHz~5MHz带宽内选择加权杂波测量项目,测得结果即为加权视频信杂比。
5.15音频幅频特性5.15.1测试框图如图7所示。
5.15.2测试方法a) 按图7 所示连接仪器和设备;b) 将仪器和设备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选择被测接收机工作频段内一个频点,送两路同频、同相、同电平的20Hz 20kHz之间若干单频测试信号;c) 调节被测接收机使之正常工作;d) 在被测接收机音频输出端,用音频分析仪测量对应各频点的输出信号电平;e) 以1kHz为参考点,计算出音频幅频特性。
5.16音频信噪比5.16.1测试框图如图7所示。
5.16.2测试方法a) 按图7所示连接仪器和设备;b)将仪器和设备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选择被测接收机工作频段内一个频点,送+9dBm、1kHz电平的测试音信号;c) 调节被测接收机使之正常工作;d) 在被测接收机音频输出端,用音频分析仪测量输出信号电平P S (单位为dBm) ;e) 在被测接收机音频输出端,用音频分析仪测出额定带宽内的噪声电平P N(单位为dBm) ;f)根据公式S/N =(P S– P N)进行计算,即得音频信噪比。
5.17音频失真度5.17.1测试框图如图7所示。
5.17.2测试方法a) 按图7 所示连接仪器和设备;b) 将仪器和设备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选择被测接收机工作频段内一个频点,送+9dBm电平的频率在60Hz~18kHz之间若干单频测试信号;c) 调节被测接收机使之正常工作;d) 在被测接收机音频输出端,用音频分析仪测量各频点输出信号失真值,取其最大值。
5.18音频左右声道串扰5.18.1测试框图如图7所示。
5.18.2测试方法a) 按图7所示连接仪器和设备;b) 将仪器和设备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选择被测接收机工作频段内一个频点,, 送左(右)路单点音频额定电平的信号到被测接收机;c)用音频分析仪测量对应左(右)路输出的电平L A和串扰信号电平L A'(L B和L B');d)左右声道串扰L A→B(L B→A)由下面的公式给出:L A→B = L A'-L A (dB)L B→A = L B'-L B (dB)5.19音频左右声道电平差5.19.1测试框图如图7所示。
5.19.2测试方法a) 按图7 所示连接仪器和设备;b) 将仪器和设备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选择被测接收机工作频段内一个频点,送两路同频、同相、同电平的60Hz~18kHz之间若干单频测试信号;c) 调节被测接收机使其工作正常;d) 在被测接收机音频输出端,用音频分析仪测量对应各频点左、右两通道的输出信号电平;e) 计算出各频点左、右两通道电平差值,取其最大值。
5.20音频左右声道相位差5.20.1测试框图如图7所示。
5.20.2测试方法a) 按图7 所示连接仪器和设备;b) 将仪器和设备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选择被测接收机工作频段内一个频点,送两路同频、同相、同电平的60Hz~18kHz 之间若干单频测试信号;c) 调节被测接收机使之工作正常;d) 在被测接收机音频输出端,用音频分析仪测量对应于各频点,左、右两通道输出信号的相位;e) 计算出各频点左、右两通道相位差值,取其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