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2015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样题)生物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考生领到试卷后,必须按规定在试卷上填写姓名、考籍号、座位号,并在答题卡上涂黑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3.所有答案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内作答。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又是一个生命系统的基本层次。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所有细胞均具有明显的核仁B .病毒是一类细胞结构最简单的生物C .同一个体内不同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均相同D .细胞学说从一个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环境中都可以找到,且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一定的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因此作用微小B .无机盐离子主要参与生物体内代谢废物的运输C .用32P 标记可示踪蛋白质分子合成、加工的过程D .碳链是构成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基本骨架3、下列关于动植物体内糖类、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二糖和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均是葡萄糖B .还原糖可以用斐林试剂(班氏试剂)检测C .等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低于糖原D .固醇包括性激素、磷脂、维生素 D4、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分子的侧链基团( R 基)不同B . 2 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二肽过程中脱去 2 分子水C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都具有催化功能D .细胞内 DNA 分子和 RNA 分子的空间结构相同5、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构成,与细胞的代谢和通讯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蛋白质分子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磷脂分子镶嵌在两侧B .葡萄糖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人红细胞C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 .突触小泡通过主动运输方式释放神经递质6、细胞代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代谢过程中离不开酶和直接能源物质 ATP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酶和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速率都有影响B . ATP 分子中的“ A ”表示腺嘌呤C . ATP 的分子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 A 一 P 一 P ~ PD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使酶永久失活7、右图为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模式图,依图判断A .该细胞一极的 4 条染色体均来自父方B .该细胞内含有 4 个染色体组C .该细胞的前一时期染色单体数为0D .该细胞内 DNA 数目为 8 ,无同源染色体8、生物体的生长主要体现在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对正常生长个体而言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是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之一。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全能性B .癌细胞无限增殖,细胞周期延长C .细胞的衰老就是个体的衰老D .细胞凋亡是细胞编程性死亡与基因无关9、下列生物学实验中,均需要借助染色剂染色和显微镜观察的是①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③观察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④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⑤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⑦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⑧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A .①③⑥B .③④⑧C .②⑤⑦D .①④⑧10、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兼性厌氧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正常生存,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和反应完全相同B .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C .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乳酸D .消耗等量葡萄糖时有氧与无氧呼吸释放 CO :的比为 3 , 111、下图是生物的有性生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过程ⅠB .由过程Ⅱ可知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精子C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过程 I 和ⅡD .仅有过程Ⅰ即可维持亲子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豌豆的种皮白色和种子圆粒是一对相对性状B .杂合体的亲本一定是杂合体C .同源染色体是指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两条染色体D .染色体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13、右图为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示意图,①表示过程,甲、乙、丙表示不同的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过程①表示转录,此过程的产物只能是 mRNAB .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 .丙段中的 10 个氨基酸,对应甲中碱基是 60 个D 一种乙可以转运多种氨基酸14、右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在表现型正常的人群中携带者的概率为 1/100,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 . 3 号与正常女性结婚,孩子一定不会患该病C . 5号与正常男子结婚,孩子患该病的概率是1/200D . 1 号和 2 号再生一个女孩,患该病的概率是 115、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利用偶然发现的一只白眼雄果蝇完成如下的杂交实验。
以下对此实验过程及现象的分析、总结正确的是A .果蝇红眼与白眼的遗传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B .亲代红眼与 F :雌性个体的基因型相同C .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D.F2雄性红眼与雌性红眼出现的概率相等16、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类遗传病的种类多样,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我们的健康。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人类遗传病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B .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患者家族中进行C .遗传咨询、禁止近亲结婚等对遗传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D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对人类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没有意义17、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所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B .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细胞融合C .紫外线处理青霉菌获得高产菌株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D .转基因生物是重组 DNA 技术的成果,其原理是基因重组18、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10 000 个个体,其中基因型为 AA 、 Aa 、 aa 的个体数量分别是 2 400 、 7 200 、400 ,那么,基因 A 和 a 的频率分别是A . 28 %、 72 %B . 36 %、 64 %C . 57 %、 43 %D . 60 %、 40 %19、在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中,科学家研究分析了大量的资料。
比如:大肠杆菌拟核 DNA 分子的长度约为 4 700 000 个碱基对,而其上分布着约 4 400 个基因,每个基因的平均长度为 1 000 个碱基对;因基因突变而具有 HMGIC 基因缺陷的实验鼠与对照鼠比,吃同样多的高脂肪食物一段时间后,对照组鼠变得十分肥胖,而具有 HMGIC 基因缺陷的实验鼠体重却正常。
由以上资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与 DNA 的碱基总数相同B .基因可以是 DNA 分子上任意大小和位置的片段C . HMGIC 基因可以间接控制脂肪的合成D .基因突变必定导致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改变20、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上,现代进化理论更合理的揭示了生物进化、物种形成等客观规律,有助于人们合理的认识到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个体和种群均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C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自然选择无关D .通过地理隔离就能形成新物种2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内环境就是人体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B .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特性保持不变C .人体维持稳态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D .内环境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组织液淋巴22、右图为人体某反射弧结构的模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突触包括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B . d 点受刺激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C . c 结构决定了神经冲动只能从 a 处传导到 b 处D .该反射弧的传递方式只有电信号23、某患者去医院就医,医生对其进行检查,若该病人A .为艾滋病患者则体内 T 细胞数量较少B .浆细胞(效应 B 细胞)数量减少则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下降C .为病毒性感冒则细胞免疫对该病不起作用D .头部重伤则其言语功能一定受损24、下列有关生长素发现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达尔文通过向光性实验发现了吲哚乙酸B .园艺工人运用顶端优势原理修剪行道树C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只能极性运输D .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下部2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较低,但催化效率较高B .赤霉素可促进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C .用乙烯处理番茄幼果可促使幼果的生长D .脱落酸在成熟果实和衰老叶片中含量较高26、在一块方圆2hm2的农田中,放置 100 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 42 只田鼠,将捕获的田鼠进行标记后原地释放;几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再次捕获了 38 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 12 只。
两次捕获的田鼠年龄组成都属于增长型,雌雄个体数量比合理。
下列各项中对该田鼠种群的分析及估算正确的是A .该农田中田鼠的总数量约为 42 只B .第二次捕获之前有田鼠迁出则导致估算出现偏差C .预测未来该田鼠种群数量基本稳定不变D .该种群中雌鼠繁殖能力降低对未来数量的变化无影响27、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自然状况下种群数量不可能永远呈“ J ”型增长B .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只受天敌的限制C .种群数量达到 K 值时出生率等于零D . K 值的大小与环境污染等人为因素无关28、1988 年,美国黄石国家森林公园发生了一场大火,使森林中的许多地方成为一片焦土。
几个月后,青青的绿芽、小树苗、多种昆虫、鸟类先后出现在黑色的焦土上,渐渐地,森林也奇迹般地恢复了。
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A .资料描述了一个从焦土到森林的群落演替过程B .森林中不存在同时有捕食和竞争关系的两种动物C .森林恢复后,不同高度上鸟类的分布只受光照影响D .资料说明群落演替的结果必然使树木越来越高大29、生态系统中的某一种生物在摄取食物的同时也就获得了能量。
各营养级的生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B .能量流动包含能量的输人、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C .碳元素主要以 C 唤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D .信息传递虽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但不属于生态系统的功能30、生态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