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两大来源1 古希腊-罗马强调“人”神的人性化2 希伯来-基督教上帝-理性神谱:12神神话传说与英雄传奇宙斯赫拉海神波塞东农神、太阳神阿波罗战神阿瑞斯赫耳墨斯、赫菲斯托斯、阿佛洛狄忒、女战神雅典娜、阿尔忒弥斯1希腊神话强调神的人性化2命运永远比神厉害特点:生命意识、人本意识、自由观念西方文学四大里程碑:1荷马史诗英雄的时代2 神曲体现神性3哈姆莱特 4 浮士德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最具代表性作品是戏剧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共十部代表作《第十二夜》悲剧:《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哈姆莱特》四大悲剧《哈姆雷特》人物:哈姆雷特叔叔克劳迪斯母亲乔特鲁德大臣波洛涅斯雷欧提斯奥菲莉娅好友霍拉旭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同学罗生克兰和盖登思邓《红与黑》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
人物于连德·雷纳尔夫人玛蒂尔德小姐瓦列诺先生木匠索莱尔神甫西朗爱丽沙彼拉神父木尔侯爵在艺术上,小说以深刻细腻的笔调,广泛运用独白和自由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法,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的心灵空间,挖掘出了主人公深层意识的活动,从而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司汤达因此被后人称为“现代小说之父小说虽以于连的爱情生活作为主线,但毕竟不是爱情小说,而是一部“政治小说”。
第一次正面描写政治黑暗小说、心理小说(心理描写、心理结构、联想)红:军队黑:教士马尔克斯与《百年孤独》人物:第一代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乌苏拉第二代霍塞·阿卡迪奥奥雷良诺阿马兰塔第三代阿卡迪奥奥雷良诺·霍塞第四代雪梅·苔丝阿卡迪奥第二奥雷良诺第二第五代霍赛·阿卡迪奥梅·雷梅苔丝阿马兰塔·乌苏拉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迪亚第七代出生死亡一、生平与创作•1928年3月6日,加西亚·马尔克斯出生在哥伦比亚的小镇。
文学创作成就•长篇小说:《枯枝败叶》《百年孤独》《家长的没落》《霍乱时期的爱情》《迷宫中的将军》•短篇小说《短篇小说全集》•中篇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此外,有文学谈话录《番石榴飘香》报告文学电影文学剧本、电视剧本文集《没有证件的幸福时刻》等。
二、评价:《百年孤独》“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即围绕着马贡多的世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
聂鲁达:“继塞万提斯之后最伟大的语言大师”。
约翰·巴思:《百年孤独》是“本世纪下半叶给人印象最深的一部小说,而且是任何一个世纪这类杰出作品的杰作”, “引人入胜”《时代》周刊:其作品“有着永恒的魅力”。
(1982年11月1日)三、书名的涵义•“百年”的含义:指拉丁美洲人民漫长的苦难岁月•“孤独”的含义:“拉丁美洲的孤独”,是拉美愚昧落后,•与世隔绝的社会境况和精神状态的象征。
四、孤独主题分析:1、孤独的形成首先,家族人物自身造成的孤独老布恩蒂亚迷恋炼金术奥雷良诺制作金鱼阿玛兰塔编织尸衣奥雷良诺一夜风流雷麦黛丝高洁心灵梅梅幽闭修道院小奥雷良诺乱伦其次,文明落差造成孤独•马孔多与文明的距离•工业文明导致马孔多传统的失落第三、生存环境造成的孤独2、表现孤独的目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揭示人的个体孤独,马尔克斯揭示整个拉丁美洲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孤独。
•作家要从国家、民族的愿望出发,改变“孤独”的局面。
•孤独就会不团结,其结果只能是毁灭3、表现孤独的方式•首先,借助魔幻来表现现实。
•其次,运用循环往复手法•第三、运用象征或隐喻。
(爱尔兰)叶芝《当你老了》1.理解诗歌的内涵2.把爱表达得含蓄些,升华对爱情的认识3.学习以内容为基准,从意象入手解读诗歌,从构思、语言、意境方面鉴赏诗歌作者简介威廉·勃特勒·叶芝(1865~1939)爱尔兰诗人、剧作家。
生于都柏林。
叶芝十七岁开始写诗,早期作品带有唯美主义倾向和浪漫主义色彩。
后期作品融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和哲理思考为一体,以洗练的口语和含义丰富的象征手法,表现善恶、生死、美丑、灵肉的矛盾统一。
二十三岁遇见他生命中的重要女子后,即习惯用她来作为诗中一个重要象征。
叶芝为自己写的一首有名的墓志铭亦为上乘诗作,常为后人传述追思。
主要作品有诗作《当你老了》、《丽达与天鹅》、《芦苇中的风》、《责任》等。
1923年作品《丽达与天鹅》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由于他那永远充满着灵感的诗,它们透过高度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
背景简介1889年1月30日,23岁的叶芝遇见了美丽的女演员茅德·冈,诗人对她一见钟情,尽管这段一直纠结在诗人心中的爱情几经曲折,没有什么结果,但诗人对她的强烈爱慕之情却给诗人带来了真切无穷的灵感,此后诗人创作了许多有关这方面的诗歌。
《当你老了》就是那些著名诗歌中的一首。
其时,诗人还是一名穷学生,诗人对爱情还充满着希望,对于感伤还只是一种假设和隐隐的感觉。
福克纳《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人物:艾米丽荷默作者简介:哥特小说1.威廉.福克纳是美国作家,他是南方文学派的创始人,1949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55年获得美国普利策奖《喧哗与骚动》2.他出身在一个南方有名的庄园主家庭,曾祖父是南北战争中一位很有影响力的南方将领,这一切都为他的写作提供了用不完的素材。
3.南北战争中,南方吃尽了败仗,南方的小农自耕农理想和种植园主的贵族理想都瓦解了,随着旧南方的崩溃,新南方的到来,南方贵族们都情不自禁地冷对现实,追思既往。
1.小说讲述了一位没落的南方贵族小姐,作者描述了她生前的几个主要事件:纳税事件、气味事件、恋爱事件。
爱米丽小姐是旧贵族的象征,对于她的纪念是作为南方作家的福克纳对于逝去的旧南方的无限缅怀之情。
但另一方面,爱米丽的最终死亡也喻示了一座纪念碑的倒下,表明了作者对于最终湮没的南方社会既眷念热爱又批判其沉沦罪恶的矛盾心态。
2.这篇小说最大的情节设置特色就是:时序颠倒以爱米丽之死为叙述的起点,站在小镇居民的视角上进行叙事,作者以倒叙的手法描述了爱米丽生前的几个主要事件。
首先叙述的是爱米丽拒绝纳税事件,然后是富有神秘气息的臭味事件,接着出现了父亲之死,再接下来与北方工头荷默的恋爱及爱米丽去购买砒霜,后来荷默的消失与爱米丽小姐长达四十年的隐居生活之谜在小说的最后一部分终于被揭开。
而按照正常的时序则首先应是父亲之死,然后是恋爱冲突与买砒霜,再是荷默的消失,气味事件与纳税事件都于此后发生,最后才是爱米丽的死亡。
1、小说中的环境包含着广泛的内容,他既是人物活动的地域空间,也是时代的缩影。
请同学们通读整篇小说,说说这篇小说中的环境具体是指哪些“空间”、“缩影”。
明确:爱米丽小姐生活的大木屋小镇(正在变化的美国南方的“缩影”)以爱米丽的父亲为中心的家庭环境3.小镇人在主要事件上,对待爱米丽小姐的态度有没有随着时间和事件的推移而变化?这种变或者不变又意味着什么呢?主要事件相关人物对待爱米丽的态度纳税事件沙多里斯上校第二代领导者尊敬;尊重传统和遵从法律间,选择了后者气味事件法官斯蒂芬斯尊敬大于法律恋爱事件小镇的人们一方面,大家不甘心这座传统纪念碑的倒塌。
另一方面,爱米丽终于放下贵族的架子,开始恋爱,更符合人性的行为,也是人们所期待的。
4思考:爱米丽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为这样一个“纪念碑”的。
1)文中以小镇人的口吻叙述了爱米丽和她父亲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从这些叙述中,你能猜测出其父亲的性格特征吗?他父亲的性格和对待她的方式对爱米丽一生有什么影响?明确:小镇人把格尔里森一家看做一幅画中的人物:“身段苗条……嵌住了他们俩的身影”也许人们认为:她父亲的性格仿佛太恶毒、太狂暴,使她一生都平添波折。
父亲的专横庇护使年轻的爱米丽失去了正常的情感生活,逐渐成长为孤傲专制的南方贵族传统的标准继承者。
(2)文中两次提到爱米丽父亲的炭笔画像,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明确:两次写道她父亲的画像,让我们感觉到,父亲死之后,爱米丽依然在父亲的目光下活着,以父亲传承给她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活着,直至生命的尽头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静静的顿河》作者简介[苏联]米・肖洛霍夫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是苏联时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以描写顿河哥萨克的生活和命运而闻名于世。
他的创作构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是贯穿从孕育诞生到解体前不久整个苏维埃时代百年世事的宏伟篇章。
他在苏联叙事文学中开创了悲剧史诗的艺术先河。
1965年他获得瑞典皇家学院授予的诺贝尔文学奖金。
1.早期(1923—1926)《顿河故事》、《浅蓝色的草原》2.成熟期(1927—1940)《被开垦的处女地》3.卫国战争和战后时期(1941—1960)《一个人的遭遇》(1956)《学会仇恨》《一个人的遭遇》主人公:索科洛夫小孩凡尼亚妻子伊林娜索科洛夫的情感变化第一人称。
好处:真实感,现实感,还给读者亲切感揣摩索科洛夫的形象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细节描写索科洛夫是一名普通的俄罗斯退伍军人,他忠厚朴实,受尽摧残却心地善良,历尽磨难而坚忍不拔,执着地追求生活的幸福。
他是千千万万具有不屈不挠的意志的俄罗斯人的写照。
小说的主题:这篇小说通过一个人—索科洛夫在战争中的不幸遭遇,表现了苏联人民在卫国战争中的坚强,揭露了战争给人的生活、心灵造成的巨大的创伤,控诉了战争的罪恶。
《静静的顿河》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作是哥萨克社会历史上的一面镜子。
人物父亲潘苔莱·普罗珂菲耶维奇葛利高里·麦列霍夫情人阿克西妮娅妻子娜塔莉亚李斯特尼斯基儿子米夏洛彭楚克司契潘妹妹杜妮亚希珈珂赛伏依哥哥彼德罗妲丽亚通过20世纪头20年的社会巨变,最广泛、最深刻、最感人地表现了哥萨克的历史命运。
构思与内容在旧政权和新政权、红军和白军、新世界和旧世界斗争过程中,以葛利高里·麦列霍夫为代表的劳动哥萨克走向新生活的艰难曲折的历史道路和他们中许多人充满迷误和痛苦的悲剧命运,以及在两个时代急剧转变中的整个哥萨克世界。
人物形象♦葛利高里:顿河哥萨克中农的一个独特象征。
♦在动荡的年代真诚地寻求正确的哥萨克道路而同时陷入不正确的选择的悲剧。
艺术成就♦肖洛霍夫笔下的哥萨克农民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有感受爱情、友谊、欢乐和痛苦的丰富情感。
♦肖洛霍夫不仅描写人物感情,而且描绘其复杂而细微的心理变化。
♦肖洛霍夫描写人物,始终把他们置于社会生活之中,置于大自然的背景之中。
在他的作品中,人、社会、自然和谐地构成一个统一体。
联系《简.爱》与《呼啸山庄》分析哥特文学的特点简·爱夏洛蒂·勃朗特人物简·爱罗切斯特阿黛拉·瓦朗圣·约翰里德太太海伦谭波尔儿小姐布洛克尔赫斯特《呼啸山庄》艾米丽·勃朗特人物希斯克利夫亨德雷凯瑟琳埃德加伊莎贝拉小林顿哈里顿小凯瑟琳哥特小说是浪漫主义运动中的一个特殊流派,评论家们称之为“ 黑色浪漫主义”( d a r k r o m a n t i c i s m ) 。